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同学聚会的别样期待与主题变迁

[复制链接] 4
回复
124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9-5 19: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很少参加饭局活动,甚至多少有些抵触。其原因,一是我的饮食习惯就是粗茶淡饭,饭局中的饮食内容与我的习惯反差较大,因而我本能上排斥。二是在许多饭局中的陈规陋习太多,比如相互劝酒、吸烟不断,我从心理上比较反感,又不愿勉为其难地和自己过不去,因此基本是能闪就闪、高挂免战牌了。而也有例外的时候,这就是大学同学圈子的饭局,我不仅积极参加,而且经常主动召集,始终很有热情。原因很简单,我们这些在三十年前的同窗,聚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在这类饭局上,大家根本不会像其他社会性及功利性的场合,承受任何负担和压力,没有任何的不遂意,喝酒从来不用劝,想喝就喝,不想喝就绝不会有人勉强你。在这样的饭局中,大家会感受到一种格外的轻松。同时,大家的心理感觉会非常好,比如今天中午的聚会吧,桌面上十几位老同学中,两位建国前的大哥大姐端坐首席,其他同学均为50后,彼此的眼中似乎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大家都是由衷地感叹:在单位我们都已经退居二线或是被人尊为长者了,惟有到了这个场合,我们才又重新找回年轻的感觉,没有了老年将至的紧迫和沮丧。这种感觉是大家参加同学聚会的独有体验,大概也是我们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同学们对此类饭局情有独钟的潜在因素吧。谁都渴望年轻,谁都希望重拾年轻时的心气,这样的愿望在家里找不到,因为我们早已为人父母,甚至已经或即将升格祖父母的级别;在单位更找不到了,因为我们似乎都被轨道了德高望重的级别了,要端着架子的。这样的心理期望只有在同龄的同学圈子聚会时,才会得以满足。

我们这些毕业已经27年的老同学,每次聚会并不难召集,除了班级的重大纪念活动外,即便是某个同学出于某种缘由举办的小型聚会,保证有十几位同学出席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业这些年来,我们同学各种名目的聚会不计其数,几乎每年都会搞上几次,从未间断过。别的班同学对此很是羡慕和服气,对我们辽大工经七八·三班的凝聚力都很佩服。在学校的时候,由于同学们各自不同的出身背景,年龄的差别似乎也很大,大的是建国前的40后,小的则是红旗下的60后,年龄最大相差十几岁,彼此的隔阂是明摆着的。然而,毕业后的这些年,我们这些曾经反差很大的同学们,却同时具有了一样的出身背景,有了相近的职业经历和社会阅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很大的差别反而逐渐缩小了。在上学的时候,年龄差个五六岁,彼此就有了很大的阅历鸿沟,小的连学校门都没出过,中学毕业就成为大学生了。而我们这些长其五六岁的人,却已经是下过乡、进过厂、饱经沧桑的社会精英了。这样的两类人坐在了一个教室里,反差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了。如今却完全不同了,共同的大学生活,弥合了我们之间的巨大反差。如今在一起的时候,似乎年龄上曾经的较大反差也变得微乎其微了。仿佛这些年我们这些年长一些的同学在有意识地原地踏步,等着那些学弟学妹们赶上来,我们这个当年组合复杂的班级毕业这么多年,能够始终保持很强的凝聚力,这一点是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我想,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大概会有这样的因素蕴含其中吧。

在我们每次同学聚会中,承担召集责任的东道主都是很尽心竭力的,无论是就餐地点,还是菜式品种,总是力求别致而又丰盛。然而,每次这些老同学到一起,往往都忽视了那些价格不菲的美味佳肴,大家在一起聊了好半天,都吃了什么,哪道菜品更加地道考究,很少有人能注意得到、说得上来。这可能也是同学聚会这样性质的饭局的又一特点了,那就是大家是来叙旧、交流的,物质的享受其实就是一个衬托而已。当然,在我们班这27年的聚会历史上,我们每一时期聚会的主题却总是具有很强的年代特征的。比如刚毕业的那几年,大家的工作尚未完全稳定下来,一些同学处于职业生涯的二次选择关头。因此,每次聚会的重点话题当然就是互相交流各自单位的情况,为有需求和想法的同学工作的调转提供内线接应。而在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兴起的时候,同学聚会时的中心话题自然又集中到了下海赚钱、经商办公司这样的内容中。而当大家纷纷进入了知天命的年龄段后,大家聚会时的话题就经常围绕着孩子的升学、出国、择业、婚恋问题展开了。可以说,这些聚会话题中心的转换就是我们这些老同学每一人生阶段价值取向的生动写照啊。

如今,我们这些同学已经陆续面对结束职业生涯、开始退休新生活的人生新阶段了。因此在今天的这次同学聚会上,我们关注的一个中心话题是,如何转换自己今后的生活方式。比如,如何让自己后职业阶段的生活丰富多彩?大家有很多的关注点,除了重新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安顿好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之外,如何适应没有工作职责的压力?如何让突然多起来的空闲时间合理地安排?如何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实、快乐?这些都是必须理性面对、认真思考、合理安排的问题,不可回避。顺应大家的这些关注新焦点,同学中有人介绍起自己的旅游经历、摄影爱好的培养,有人则讲起了如何与网络结缘,通过开博客、进行自己对生活、过往经历、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思考,进行自己独特视角的审视与写作,既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另一种形式体现自己的社会存在和人生价值。而将大家的实践、体验与感悟归结起来,我的看法是:后职业阶段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怎样的选择,当然要因人而异,但根本的原则却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新生活方式,适合与否的标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你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何,是否快乐而充实。

沙发
发表于 2009-9-7 18:24:08 | 只看该作者
同学亲,辈辈亲
板凳
发表于 2009-9-8 09:21:47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同学基本是一辈子的朋友,处的好,一辈子都用的上!~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16:09:47 | 只看该作者
哈,说的过于功利了吧,我更愿意说:大学同学的友谊可以让我们一辈子都能互相帮衬。
5
发表于 2009-9-11 17:37:18 | 只看该作者

同学友谊万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