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和饭否等迷你博客服务商在中国境内封的封,停的停,仿佛已经证明了这一服务模式的危险性。但是不久,仿佛为了填补暂时的市场空白,免去大众纷纷翻墙之苦。主流的新浪微博内测上线了,背负了中移动太多希望的139社区也变脸成了“说客”。这绝不是一种拼死吃河豚的市场吞噬行为,而是“一句话”迷博这种工具,其即时的点对多传播毒性和用户粘性结合起来,除了传播不和谐言论外,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玩法。
著名时评家连岳想把新浪当饭否,在新浪微博上刚唠叨了半个小时,就被删除,这说明新浪决心用人海战术避免饭否曾经的错误。从灭连岳这点出发,按照新浪的运营习惯和资源优势,估计开始要抢的是开心网的市场。
比如,许茹芸的新浪博客挂了三年,也不过百多万的点击,可是许茹芸在开心网上挂了一个月,也不种菜养恐龙,就有百多万的粉丝。她随便抱怨一句话,就马上刷新了百万个页面,这就是迷博的魅力。对此,那只大眼睛的新浪能不眼红吗?当年,博客中国每天给思想加油五分钟,就叫嚣着要挑战新浪。而后来者新浪端出的菜,是每天让名人八卦五分钟,于是新浪赢了。
现在开心网每天让我们偷菜五分钟,玩着玩着,也许就不小心为新浪贡献了一条“名人粉丝圈”或者“组织布道馆”的“微博”之路。
博客太难写,广告帖也不招人待见,还得劳动粉丝们大驾记得网址颠颠跑过来看,天天跑来看,却不是天天都有更新,于是慢慢的也都不来了。所以名人博客虽好,商业模式却一直比较模糊,传播效果也未达上佳。现在的SNS社区,由于人际交互行为习惯也好,因为运营方的商业模式探索也罢,总之正纷纷走向迷博化。
正当国内一班SNS都全民种菜的时候,一帮从新浪出走的人在开心网里替迷博实验出了一个绝佳的商业模式。真是造化弄人,经营菜园子的本来不做迷博,却为迷博趟雷。名人们需要经营粉丝,那么不交地盘费,也得交认证费吧。划个地盘插上通过认证的标签,名人们就可以开始尽情忽悠自己的粉丝了。平时写博客,写得再怎么烂,粉丝们都认为是助理写的,而一句话的迷博,粉丝们就都愿意认为那是自己的偶像在发言,多么亲切,多么贴身。
网站,明星,粉丝,在迷博的组织下就是幸福的一家,这个市场需求对接起来很完美。调查显示,就连最草根,最多人自言自语的Twitter上面,也有30%的比例是专门来当粉丝的。可见,经营好名人和粉丝,就可以活得很滋润。
迷博在表现上属于订阅式的即时消息显示,具有很强的时效媒体属性,其跟随话语也有借助迷博主人的影响路径进行辐射的机会,最可怕的一点,就是迷博内容通过人际关系进行病毒式传播时的效率如此之高,不封不足以平民愤。所以,这种民间自发的舆论载体在国内被严格控制是理所当然的,能自由生长才是咄咄怪事。在此大国情,小背景之下,也许可以发明一个新的挣钱方式:准入门槛模式。
比如可以这样设计,首先说话的人必须是名人,最好是娱乐圈和体育圈的,哪怕是个小名人。因为他们已经是既得利益者,有自己的忌讳,危险性很低。然后还必须交钱才能购买“被追随”的权利,不交钱的,只能跟,不能被跟,这意味着一般人不能说话,说了也白说,除自己外没人能看到。那些导致饭否关闭的迷博主们,大概很少愿意交钱发言的吧。而大多数的名人是需要宣传的,他们从推广费里随手抠一个硬币出来,就可以永远都站在台上讲话了。这种具备了准入门槛模式的迷博既能挣钱又够安全,实在是门户媒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必备工具。
至于类似139社区改版的说客,解决这个危险的传播毒性的办法是限制一对多的那个“多”字,用上下线数量限制的方式来规避问题,确实是降低了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传播效果和互动乐趣,最终的均衡结果是不会有人愿意来玩。如果限制数量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么干脆不开,就更加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当然,名人也并非都是因为爱惜既得利益而显得安全的,比如韩寒,这个著名的“司机”有可能因为需要卖书而买个讲台位去吆喝几嗓子,但说着说着没准儿嘴里就开始冒敏感词。这也不怕,除了准入门槛限制,我们还有独家技术,就是“CCAV”们一贯采用的伪直播。既然电视直播都可以有延时,某些敏感人物的直播出现延时太正常了,哪怕苦主找上门来,也可以把责任推给中国电信的网络。有人说,既然收了钱,为什么还删除迷博,这方面缺乏足够的法律文本可以支持,怎么办?其实简单,退款让他走人。这种人,也无法代表最广泛劳动人民的娱乐趣味,留着用处不大。
到最后,在国内最成功的迷博服务,就是一个PUSH“推送”版本的名人一句话博客。他们航班延误,他们新碟发布,他们鸡毛蒜皮……以后名人之间也不需要相互不服气了,相互PK只要看下自己的跟随者数量就解决问题。这种行为,也许可以提前命名为晒粉丝。如果要玩一句话说明模式的电梯融资游戏,那么,迷博在中国,将只是娱乐名星们的小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