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少江:高教“大跃进”是社会的定时炸弹
--------------------------------------------------------------------------------
中国思维网 www.chinathink.net 2003年9月10日 阅读数: 14 摘自:网络
夏天的中国,除了非典型肺炎过去后的余悸和淮河流域水患的威胁外,中国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恐怕是又一条令政府十分不安的消息了。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今年共有大学毕业生二百一十二万人,截至目前,本科生尚未和用人单位签就业合同的还有百分之四十,而专科生则高达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今年至少将有一百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失业大军。如果考虑到各级政府官员向来报喜不报忧这一中国"特色",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形势恐怕比报章所报道的更为严重。
当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始于今年。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在中国政府不再包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分配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趋势是每况愈下。从最初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到九十年代中期的百分之九十,再跌至九十年代末的百分之八十。但是,同去年相比,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人数一下子增长了一倍以上,确是一九九九年中国大学招生"大跃进"的直接结果。由于那次"大跃进",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与去年相比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六,更是一九九八年的两倍以上。
中国的官方报刊尽量缩小这个危机的严重性,有的将责任推给了几个月前肆虐中国的非典,有的则是指责大学生们放不下架子和能力过差。其实连政府官员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自欺欺人的说词。非典顶多影响了几个本来就效果不彰的招聘集市而已;而指责大学生能力过差更是没有道理,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国办,如果政府明知没有培养合格大学生的能力,为什么要在四年前大力扩大招生规模呢?说大学生们放不下架子也言过其实,不错,确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希望得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个要求不仅合理,而且也正是他们上大学的目的所在。更何况,一项社会调查表示,大学毕业生中有百分之四十七的被访者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学教育的大跃进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的浪费。中国的官方媒体在谈到大学生人数时常常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攀比,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到,虽然这些国家的大学入学比率大大高于中国,但是他们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比率却大大低于当今中国的水平。不仅如此,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这些国家的大学教育的相对费用也大大低于中国。中国培养一个大学生全年所需的费用至少是三万元,大约是一个普通工人工资的八至十倍。而这些费用的三分之二为学生的家庭承担。美国的一般州立大学对本州居民所收的学费不到一个普通工人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英国大学对本国学生所收的学费则不到一个普通工人年收入的百分之十;而德国不仅对本国大学生免收学费,反而为他们支付生活费用。显然,中国政府的盲目攀比,既不经济,又不理性。当然,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会随著而零零三年的过去而消散;相反,随著时间的推移,情况会日益严峻。除了多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以外,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是二百六十万,后年更达到三百二十万。无疑,大量受过高等教育而又找不到工作的青年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威力无比的定时炸弹,他们有著比较强的信息吸收和传递能力,也有著比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如果他们一旦与数以千万的城镇失业大军和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在一起,中国社会的震荡将难以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