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用《思维导图》营销“基督教”这一产品

[复制链接] 5
回复
25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6 19:2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用《思维导图》营销“基督教”这一产品

曲老师在上海培训《思维导图》时,我们小组有位上海奥美的同事,是一位基督教徒。根据她的建议,我开始阅读《圣经》-当然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我开始到基督教堂。上周六,我去了南京的保罗堂。

本次在教堂的最大收获,我感受到“信仰过程”其实是一个“营销过程”,有人在做客户服务,有人在做市场推广,有人做销售劝说(buy-in)。这是基督教的营销机构的设置。

与快速消费品不一样,信仰过程是一种“大宗消费品”的销售过程。这时的销售劝说(buy-in)一定要采用“过程管理”,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草草了事。如果采用TOC的六层抗拒模型,就能清除地知道这个人现在究竟到了销售“漏斗”的在什么阶段。这是销售的过程管理。

口碑流传是非常重要的,将有潜质的人带来,让他(她)们听,感受“爱的”氛围,这是leads(潜在客户)。有限的“市场费用”应该放在这里。请口才一流的“大家-当日是教徒”访问、做见证...这是他们的市场推广工作。

以家庭为中心的团契会议,这是他们的客户关系管理.....

在教堂里,我用曲老师的思绪飞扬与绽放方法,画成了草图。又在逛逛的远程帮助下,用imindmap软件做成脑图,以jpg格式导出。

家园中有不少基督教徒,请指正一二。《思维导图》方面的大侠,市场营销方面的同好们,也请指正一二。

本人下次去教堂的时间为11号,希望到时能再画一张图来。

 

信仰的营销.pn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6 19:25:02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9:25:52 | 只看该作者

点击就可以放大。

板凳
发表于 2009-7-7 07:43:35 | 只看该作者

让思维像树一样生长

在神的引导下直到天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7 7:44:07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7-8 13:13:59 | 只看该作者
changqing兄应该是用思维导图推广基督教的第一人啊。
宗教本身的事不论,单这个应用的意识和想法值得学习,呵呵。
5
发表于 2009-7-9 13:40:14 | 只看该作者
 常青兄对导图的热情令人佩服,特别是TOC,呵呵
我不是上帝的儿子,胡乱说几句,不要见怪,
1、通过亲朋好友发展,没有陌生感,让人信任,也许没什么需求,只不过好朋友的邀请一起去看看罢了,开始也没有兴趣,渐渐熟悉,潜移默化影响,之后相信。
2、宗教的团体归属感,常去教堂的人为什么能坚持每周都去?又为什么对于别人的宗教诽谤不为所动?用销售的话来说就是“为什么顾客忠诚度这麽高?‘这里的高明之处就是——把顾客变成上帝的儿子。开始时是你要我信基督教,现在是我相信主,并且,我坚守我的选择,外界的压力越大,这种力量越强,好像一个人在外国更能感受到爱国心,离开家乡才思念是一样的,因为我属于那里。
3、为什么能坚持天天读《圣经》?其实,这才是宗教的最高明的地方——仪式;佛教打坐、参禅、念经;基督特殊的祈祷,聚会,每周一次,他变的像我们的三餐一样自然,没有刻意,我们吃饭即便不饿也是会去吃的,换句话说,我们吃饭不是因为饥饿,这就是仪式强大的力量。做宗教的仪式的时候,好像在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一样效果非凡。很多人也许说不出信仰宗教的理由,但却天天在信仰,还越来越痴迷,从开始的怀疑到成为自己真理,自始至终都受到了这种巨大的力量的影响, 换句话说,在宗教里大部分的人是身不由己的。
4、宗教对顾客的价值。给自己以启发、归属自然界更巨大的力量、很多人在信仰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圣经里的故事也是百读不厌的、这方面想起富爸爸的“言即口肉身”的道理,非常经典
5、迷途——梦想、我对宗教接触不深,只是看到的罢了。
    “一个因上天堂而信教的人 注定上不了天堂”和生活在过去的人一样,生活在未来同样让你痛苦。
    我看到很多宗教都有后世一说,天堂、极乐、我想这是宗教的生命线,有了它可以让教派发展壮大。可是,却遮住了信徒的慧眼。不说别的说说法轮功吧,那年可谓是惊心动魄,自焚、剖腹、痴迷。。。。。现在也是还有一息尚存。我想他们是迷失的人们,失去了智慧的指引。
难道宗教与现实智慧是相悖的?我不敢肯定,也不敢胡乱说话,希望家人“踩”的时候清点,我怕疼,呵呵
不可否认的是,宗教中蕴藏着智慧,但是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看到现实扩大眼界,才能激发出来,比如奥格、曼迪诺,富爸爸,很多很多都是穿越宗教的信徒,他们生活在天堂。
6、宗教让人们禁止自己的欲望达到自己延续的目的。最经典的是佛教的戒,和基督的原罪,我想这样最不好的方面就是让我们不接受自己——成为一个不完整的自己。我想人是应该接受自己的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接受别人才能平息心中的愤怒,敞开智慧的眼睛。
7、我敬佩的宗教大师,或许这样说不太准确,但是我想克里希纳姆提是一位拥有着智慧心灵的大师。啰嗦太多了,
相邀一起来聆听智慧的声音吧:

      克里希那穆提1895.5.12---1986.2.16 , 是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的第八个孩子.是二十世纪最卓越、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天生具足多样神通。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萧伯纳称他为最卓越的宗教人物,又说:“他是我所见过最美的人类。”

       亨利·米勒说:“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

       赫胥黎则说:“他的演说是我所听过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

       纪伯伦甚至这样形容:“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15776-1.html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136842-1.html
推荐这两贴,其他的自己去搜就好了[em44]

6
发表于 2009-7-9 13:44:3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扬子的发言:

 

就我个人而言,不太接受那种“信我者得上天堂,不信我者入火狱”的虔诚--这种虔诚必然不会有对异端的宽容,

而钦佩佛陀的那种信我者度之不信我者更要度之的普世悲悯的精神。当然,我们这个帖子也不是为了讨论信仰,就此打住。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