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奇迹课程

[复制链接] 1
回复
8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6-2 09:3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迹课程.jpg :
 

马云、潘石屹、柳传志、唐骏正在谈论的一本书

 

期待“奇迹”再生,跨国公司流行心理治疗读物


近日,一本打出“世界500强企业流行的心灵按摩书”广告语的心理励志读物——《奇迹课程》,悄然在中国企业广泛流行。包括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以及企业培训日常化的一些中国著名企业,开始将企业文化的视角介入员工的心理世界,帮助个人内心成长的心灵读物开始大行其道。

在美国,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最近一次的调查:“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家向员工推荐什么读物?”结果显示,心灵读物排在第一,健康读物排在第二。

    当金融危机升级为一场信心危机乃至心灵危机,在西方,兴盛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时代思想”——注重心理、精神层面的心灵哲学,突然开始大行其道,处于危机漩涡中的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们,开始疯狂向员工推荐“新时代思想”系列心灵读物,包括《奇迹课程》、《秘密》等。

处于舆论中心的美国AIG公司,在取消员工奖金之后,公司免费向员工发放的福利,就是《奇迹课程》的读书会门票和训练课程的课程费。

同样,在底特律,通用公司的主管们被告知,解决员工心理治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荐他们阅读《奇迹课程》。

据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给西方世界带来前所未有寒冬。美国亿万富翁,国际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公司收入超95亿美元的史蒂文·古德,2009年1月5日清晨被发现在芝加哥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开枪自杀身亡。 在古德自杀后几小时,德国第5大富豪阿道夫·默克勒,资产总额曾为92亿美元,被《福布斯》杂志列为全球富豪榜的第94名, 因不堪金融危机和投资失手的双重打击,扑向一辆疾驶而来的火车卧轨自杀,震惊了整个德国。

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始流行于1970年代以来“新时代思想”(倡导心灵哲学的思想潮流)的各种心灵读物、心理疗伤读物经典作品,开始被西方跨国公司的高管们当作救命稻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被赠送给员工。由于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削减培训经费,导致公司业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培训公司,也开始转向为企业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

不约而同,全球百家著名心理咨询机构推荐的“员工最佳读物中,《奇迹课程》名列第一。此外,《奇迹课程》还被全球著名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定为指定职场必读手册。

无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力资源机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心灵读物、将《奇迹课程》列为人员培养的首选读物,一切皆源于这场危机已经从物质层面,开始广泛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精神层面。面对令人喘不过气的经济、物质压力,人们只有调整心态,以更积极的更正面的里面迎战危机,才会有奇迹发生。


    企业培训,由“外在能力”管理转向“内心能量”管理


2000—2007,是中国企业培训市场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国内培训界兴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培训风潮。由此,中国图书业的策划公司,为配合培训公司的口味,大量制作了迎合某些企业领导者心态的伪管理学励志书,包括大名鼎鼎的《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等,若天介绍说,这些书片面截取西方某个名人的片言只语,或者某个流行的概念,从管理者的角度大讲“执行”、“服从”、“纪律”等观念。一方面,这表明,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心态、管理理念,还处在初级管理的阶段;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在世界上类似500强企业内真正流行和正在广泛采用的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和员工还远没有接触到。

若天认为,现代管理理念下员工价值的核心思想是:“分享”、“沟通”、“尊重约定”、“共同成长”,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经历“加西亚送信”风波之后,对西方主流流行的思想开始采取拒绝和关门的方式,“这并不能帮助企业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若天同样对前些日子华尔街的著名公司咬牙给员工发放高额奖金一事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中国企业家在对待这件事的理解上犯有常识性的错误。那些公司高管发放奖金的行为并没有错,因为公司和这些员工签定了合约,这是西方企业一贯的管理精神。错误的只是当时在制定这些协约时没有充分考虑风险问题。那些高管冒着宁可被罢免的风险发放奖金,恰恰表明公司力践对于员工的承诺,这是一种正确的管理理念。”

是否由于金融危机跨国公司才开始引入“心理保健”?若天的回答是否定的。实际上,在中国企业大谈“忠诚”、“执行”的同时,西方的那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员工进行“心灵管理”,优秀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心态,一直是跨国公司选择人才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少地表现在物力、财力方面,而侧重于人力方面的较量,以人为本越来越普遍地成为更多企业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正所谓,得才者得天下。怎样培养人才,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才的潜能,怎样发挥每个员工的创新力,怎样打造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齐心协力的团队,成为现代企业最核心的攻关项目。

“正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大规划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在内心积聚了大量的正面心灵能量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在能力,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饱含能量的原子,才能有效聚合成一个坚强的团队。所以,强调发现自我,欣赏自我,强调正面力量和吸引力法则的《奇迹课程》,必然地成为现代人才锻炼自我,帮助自我心理成长的心灵瑜伽书。


    《奇迹课程》,中国进行时……


同样,在中国,因为金融危机丧失信心而走向绝路的企业也比比皆是:


2008年5月,51岁的景德镇市信义房地产开发集团董事长邵和谐自杀身亡。

2008年8月12日,浙江一新制药董事长郑亚津在自己办公室自缢身亡。

2008年10月15日,在我国盛产糖、号称“最甜的地方”湛江,46岁的糖业巨头广东中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庞贵雄选择了跳楼自杀。

2008年11月,江苏不锈钢巨头江苏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老板包存林因遭遇行业寒流,资金链断裂选择自杀。


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总监叶兆辉(Paul S.F. Yip)指出,“失业是自杀很大的危险因素,要特别小心。在职的精神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课题。”

    记者采访时,《奇迹课程》作者若天先生也指出,“对中国而言,企业家、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中国虽说是个资源大国,但相对矿产、土地来说,企业家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家是稀缺资源。面对这场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只有不到30年市场经济历程的中国企业家们,大都缺乏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经验。因此,危机对中国企业家们的冲击可能比西方国家的企业家更厉害。他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若天提醒中国企业,“企业家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应激能力,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注意给自己减压之外,也要学会给整个企业做‘心理疏导’,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优秀的企业组织的基本条件。”

            

心灵读物开始大行其道?

 

温家宝总理在解答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时指出:“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白学军教授也指出,“企业家对风险和责任的承受与担当能力,与一个人的勇气有关,但更与信心有关。越是处于危机的时候,越要有信心。作为企业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家的信心不仅是企业自身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法宝,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信心效应。”

在一个缺乏信心的时代,关注心灵的读物正逢其时。

一个有趣的理论认为,经济越不景气,图书业越有活头,因为悲观的读者比往常更需要到书中寻找慰藉。分析家们拿出电影业的先例,为出版商打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成千上万的失业工友携家带口涌入影院,无论笑一通,还是哭一场,都能为之一爽,将那些天来的艰辛和悲愁暂时忘却。

著名营销专家李光斗在解读大萧条时代时指出,“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人们惊奇地发现,口红销量大幅上扬。一方面经济萧条了,美国人约会的次数反而增多了,女孩子更注重打扮了,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导致消费低迷,昂贵的化妆品自然先被砍掉,一抹简单的口红,即便囊中再羞涩,几支口红总还买得起。因此,经济越不景气,口红便越发受欢迎。这就是著名的口红效应。”

在那次大萧条时期,由于危机让人们黯然神伤,信心与快乐成为最稀缺的商品。而美国电影因其虚构的美好,成为了“口红效应”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李光斗指出,“回顾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过7次经济不景气。但在这7次中,有多达5次让当年的电影票房强烈攀升。每当华尔街变得惨不忍睹,美国各大媒体就纷纷开辟专版,向公众推荐适合危机时期观看的疗伤影片。美国报纸在评论迪士尼的《贝弗利拜金狗》、《歌舞青春》,派拉蒙梦工厂的《马达加斯加》时说:人们尖叫!大笑!它们真是疗伤的良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部《泰坦尼克号》一举创下票房新高,一下赚走了中国人10个亿,而人们在日后的两年里,仍然旧陶醉在浪漫的爱情中久久不能自拔。

温故历次的萧条,回归当下的境况,随着休闲娱乐的多元化,互联网、电子游戏、电子图书阅读、手机阅读等也都加入了“口红商品”的行列,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均成为游戏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产品,而在图书领域中,提倡瑜伽、修禅、静修、心灵健康和身体健康的读物,也都成为图书排行榜上的常客。

“随着危机的深入和现代物质文明信仰的失落,对于心灵读物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如果社会不能提供一种可以躲避的宗教,那么这些具有宗教疗伤功能的思想、故事、电影、小说,将成为大众流行趋势。而处于第一线的企业员工,在各种情绪的压力之下,他们的心灵状况、心理状态,尤其需要企业关注。”

在谈到《奇迹课程》能否引发国内心灵读物热潮时,若天不无自信地说:“《奇迹课程》采用了寓言加理念的方法,摈弃了以往励志书的说教和灌输,多的是方法和经验的分享,在物质日益喧嚣的今天,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安静下来的机会,并且提供多种可能,为阅读的人增加心灵的能量,这也是这本书的英文版在全世界发行几千万册的原因。”


相关链接

 

“新时代思想”


又称新纪元运动,起源于1970-1980年的西方社会。新纪元运动吸收世界各个宗教的元素以及环境保护主义,是当今社会心理治疗、心灵修炼等各种流行观念的统称。

 西方占星术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转型期,正要从“双鱼宫纪元”迈向“水瓶宫纪元”。双鱼宫的代表符号是鱼(宗教),水瓶宫的代表符号是彩虹(心灵)。 “水瓶座”寓意人类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将演进到注重“心灵”、“精神”层面的探索,就是所谓的“新纪元”。

    不少新纪元思想其实源于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教、佛教思想。不过这些思想经过重新包装,务求迎合西方人的口胃。西方人近年间热衷于追求心灵满足、沟通无间、超凡脱俗,因此对新纪元大师所借用的东方修行概念与方法趋之若鹜,例如:轮回、业、禅、瑜珈、超觉静坐、飘浮等等。

新时代人思想上的最大的共同之处也就是思想上的灵性取向。他们注重超越物质追求以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内心的和平宁静,以及最大可能地发挥创造性和潜能,并获得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什么是《奇迹课程》?


    《奇迹课程》是一本与《圣经》、印度的《奥义书》 和中国的《道德经》相提并论的经典。虽然它出版于1975年,由于其信息直指人心,在人群中悄地地而迅速地传播开来, 由于它对心灵广泛的影响,被西方的知识界称为“现代版的《圣经》”。

笔录《奇迹课程》者,乃是哥伦比亚长老会医学中心内外科学院副教授海伦•舒曼博士,她从一九六五到一九七二年间接收到由内而发的神秘讯息,好似一种秘传(inner dictation)。那股清晰而内在的声音,督促她笔录所听到的一切,最终历经七年完成《奇迹课程》。

《奇迹课程》是一个神秘的讯息,但是它属于更多的人。《奇迹课程》教会我们发现自我、相信自我、鼓励自我、成就自我的奇迹历程,为读者展开一段神奇的发现创造心的奇迹之旅。

《奇迹课程》出版后,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它成为心理治疗、心灵修炼者的必读书,被誉为“当代身心灵修炼旷世宝典”。

《奇迹课程》是开启你内心能量的心灵瑜伽。

《奇迹课程》是你的私人灵修教练。



中文版《奇迹课程》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中文版《奇迹课程》和英文版《奇迹课程》是两本不同的书。中文版《奇迹课程》汲取英文版《奇迹课程》的部分精华,以一个完全原创的心理寓言为框架,主要着重于内心能量的信我提升和心灵境界的自我修炼。

中文版《奇迹课程》区别于英文版《奇迹课程》之处,就是中文版《奇迹课程》不是同声传递,而是经验总结;不是神启天寓而是原创构建。

一旦你翻开《奇迹课程》,开始体验奇迹之旅,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奇迹课程》强调一个人的内心,强调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内,强调加强心灵的内在力量,充分调动自在心灵深处的灵性。灵性就是当下,就是你的创造之源。当下,你的灵性就展现于世界,同样,正是你的灵性决定了你的经历,以及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觉醒会刹那间将你对世界的认知颠倒过来,并将成为你深沉安宁和巨大喜悦的源头。

开启内心能量的过程就是重新发现自我的奇迹之旅,走完这个过程,有的人只需一句话就可以了,有的人则需要一生的时间。

作者若天建议我们试试看“奇迹”这条道路,因为他相信,如果活得更充实、有过经历、更能够做你自己,生命就会有大收获、大喜悦。

只要你相信,就会有奇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发表于 2009-6-2 11:11:49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神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