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主战场
沈钧/文
《华盛顿观察》2009年第16期,4/29/2009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还在成长的汽车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诺亚方舟”。正在举行的上海车展也成了全球大小汽车公司争相朝圣的“麦加圣地”。GM希望中国市场能帮助其保全自身,甚至东山再起。大众(Volkswagen)则已借助中国市场把丰田挤下了全球销售冠军的宝座。世界汽车行业中,谁能搭上中国市场的诺亚方舟,谁就更有可能安然渡过这场危机,成为幸存者。
过去几个月中,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超过了美国,雄居全球第一。对于世界主要汽车公司来说,中国已不再仅仅是新兴市场,而是未来汽车业的主战场。
今年上海车展的火爆同欧美大型车展上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照。本田带来了几乎全部家当,有50种车型,包括8款新车和5款概念车;戴姆勒带来了推出了世界顶级水平的新款7系列轿车;宝马汽车也展示了装有6升12缸发动机的顶级BMW 760 Li;丰田和GM都带来混合动力车。
“这次汽车展十分重要。”豪华汽车厂商宾利(Bentley)全球总裁乌尔里奇·埃奇霍恩(Ulrich Eichhorn)博士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把我们大陆系列的所有产品都带来参展,有4种极为精致的汽车还从来没有在中国展示过。”
用戴姆勒董事长蔡澈(Dieter Zetsche)的话说,世界汽车业的重心正在东移。
GM把中国视为救命稻草
GM在美国越来越接近于破产保护。在法院监视下的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将把GM分成为“好GM”和“坏GM”,而GM的中国部分无疑将是好GM的中坚,GM未来的希望。仅仅从别克品牌在GM被保留下来这一点看,中国市场就在GM的未来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GM目前在中国的轿车、小型旅行车和运动用途车市场上占有8-1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大众,稳居老二。GM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更是靠在广大农村热卖的小货车和皮卡而获得这一市场半壁江山的主导地位。
尽管在北美市场上,福特是美国三大汽车中唯一没有向政府伸手要钱的,但是GM凭借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将来仍然有机会挑战福特,因为福特在中国这个举足轻重的市场上仅仅有可怜的3%的市场份额。
与在北美市场上大而笨的形象不同,GM在过去10年中在中国市场上非常重视节能的小车型。两周前,GM中国表示,GM在中国的销售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翻一番。GM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标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政府不久前刚刚降低了1.6升排气量一下的汽车的销售税,同时将提高大型车辆的销售税,加上对于农村销售汽车的优惠政策,GM的销售将从中受益匪浅。相反,福特在中国只有一种型号符合政府的税务优惠政策。
GM亚太地区总裁尼克·莱利(Nick Reiley)在上海汽车展上表示,GM在中国的运营本身已经可以赚到足够的钱来保证自身的投资。
GM在中国来还有两大优势。既2002年收购了韩国的大宇汽车(Daewoo)并将其改造GM全球小型车研发中心,这大大提升了GM在亚洲小型车市场的地位。福特在欧洲研制的小型车则在亚洲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另外,GM中国的研发和运营高度独立于GM北美运营,因此可以形成独立的适合于当地市场的发展战略。GM在中国的产品从不到5千美金的小皮卡到超过10万美元的卡迪莱克。
莱利说,中国是GM未来的业务中心之一。虽然通用汽车在美国正尽力避免破产的命运,但其在华业务仍是盈利的,甚至基本未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从许多方面看,GM最终能否成功复苏还要取决于中国。他说,通用汽车要保住全球汽车业领导者的地位,就首先需要成为中国的行业领导者。
J.D.鲍尔(J.D.Power and Associates)公司在上海的汽车分析师麦克尔·丹恩(Michael Dunne)表示,中国消费者通常并不把GM中国的形象和GM在北美的不良形象相联系,这显然是对GM有利的。
大众借中国登上全球第一
对于来上海参加车展的大众汽车的CEO马丁·温特尔豪恩(Martin Winterkorn)来说,上海给他带来的几乎都是好消息。首先,受中国市场反弹的提振,大众今年第一季度一举超过丰田,成为全球汽车销售的冠军,而丰田在不久前才将这一宝座从GM那里夺过来。
大众中国总裁温弗里德·瓦哈兰德(Winfried Vahland)相信,中国汽车市场的低谷已经过去。2009年1月,中国政府公布了刺激汽车工业的方案后,消费者的信心已经极大提升。得益于此,大众一季度的销售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3月份,大众的三个主要品牌——大众、奥迪和斯科达都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而中国已经成为大众的第二大市场。
大众也计划把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从目前的年产130万提高到2018年的200万辆。在原有的上海和长春生产基础上,大众去年在南京新建组装厂,今年在成都的生产线也将投入使用,使得大众在中国的汽车产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中国品牌当仁不让
几度想冲出国门未果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没有放弃“城内的人想出去”的梦想,但是还是暂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国内市场上,希望在这里与世界主要厂商决一雌雄。在此次上海车展上,中国汽车厂商可谓是高调出击,占尽风头。
吉利今年难以置信地拿出了22款新车参展。欧美车厂至少3年才能研发出一款新车,相比之下,吉利的速度简直是“超大跃进”。吉利还抛弃过去只走低档路线的传统,其GE型豪华轿车与英国老牌豪华车罗尔斯罗伊斯简直就像孪生兄弟,仿造得维妙维肖。
中国汽车业的另一块奇葩――奇瑞――则把矛头瞄准了另一个世界级超豪华品牌——宾利,同样模仿得令人称奇。在展位的布置上,奇瑞更有意与奔驰和保时捷为伍,不仅借此抬高自己,也相对展示了挑战者的姿态。
过去,中国的比亚迪模仿过F3,奇瑞模仿过SPARK,华晨模仿了宝马3和凯越HRV,这次中国汽车业模仿的品牌可谓登峰造极了。吉利的一位高级经理说,“我们的高端产品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所以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奇瑞的一名地区销售经理也表示,当奇瑞的汽车和名厂家的汽车并肩展示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很像。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仿造者。” 罗尔斯罗伊斯的一位经理说。
宾利总裁埃奇霍恩则认为,宾利被仿造是一种荣誉。“中国公司相信,他们只有靠模仿别人获得成功。” 埃奇霍恩说:“但是,他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进步,再模仿下去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中国政府和汽车厂商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福特汽车准备出售富豪汽车(Volvo)的时候,中国汽车厂商兴趣颇浓,希望藉此获得国际品牌的知名度、销售渠道和高端技术。问题是,按照吉利和奇瑞等中国汽车厂商的经济实力,消化将近30亿美金来“吃这个胖子”还相当困难,需要政府和银行的鼎立支持和资助。
美国PAC集团的汽车分析师认为,Volvo的确拥有一些高成本的高级技术,但是并不适用于吉利和奇瑞这样的企业。Volvo的数据库属于福特。即使中国企业收购了Volvo,可能也得不到全部技术和商业数据。另一方面,福特数年前对Volvo的收购证明是一笔赔本的买卖,中国企业在收购前应该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
一位业内权威人士指出,比亚迪、奇瑞、吉利和华晨这样一些中国汽车企业虽然把仿造推向了极至,但是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模式并不满意。这些企业也知道,仿造永远不等于创新。因此,如果他们下决心进入世界市场,可能会不计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