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一步是向右还是向左?中国企业如何在危机之下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化危为机? 昨日,就“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力量 ”这一话题,第一财经在博鳌掀起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头脑风暴——电视栏目《头脑风暴》昨日把节目录制现场搬到了备受瞩目的博鳌。 这一主题同样是博鳌亚洲论坛上热议的话题。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如何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SOHU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关于全球化“世界大同”的憧憬遭到主持人及部分其他嘉宾的“炮轰”。曾有过海外投资教训的TCL董事长李东生用“损人利己”来形容新全球化的特点,表达了对世界范围内投资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认为,目前全球化的新特点在于历史上少数国家主宰的全球化已经终结,新全球化更加注重互动性与多元化。他同时提醒中国企业,危机之下,在进军海外时更需要使用辩证思维,拓宽视野,注重自主创新,不能盲从国际化。 刚刚因为对德投资1亿欧元而受世界瞩目的三一集团,显然在全球化的征程上正意气风发。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称,最近几天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法国政府表达了与他会谈的意向。他同时表示,并购成功尚需克服三大难题:产能的当地化、劳工法的刚性以及不同文化的融合。 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上,许多企业家在寻找一个答案:中国企业是否到了该到海外抄底的时候?尽管海外资产的价格已便宜到诱人的程度,但仍有不少经济学家与企业家坚持,危机之中企业更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应慎重出手。 李东升表示,当年并购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风险估计不足,没有寻找其他投资者一起进入以分散风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则送给中国企业四个字——“多学知识”。他认为,企业要把目光放远,不光要应对危机,还要为危机之后下一轮的全球化作准备。这就需要作大量的研究和细致的了解,以增加海外投资成功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