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今年“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3月7日,人大、政协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也均与此话题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一半。 中国人自古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期望只要一朝金榜题名,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近年来,随着考试压力增大和受教育成本的增加,许多普通中国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无数心力、财力,对孩子大学找个好工作,改变自身命运,改善家庭条件的期望也自然增高。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更会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社会对知识,对公平的信念,损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 中国社会对大学生找工作难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到对教育体制的追问。加之目前被热议的高三学生“快被逼疯了”的诉苦信和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对中国教育体制如何更加公平、合理的新一轮反思正浮出水面。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持续多年的高校大力扩招近来广受攻击,支持者辩解称大学生就业难受国际形势、经济周期等各方面影响,不是扩招惹得祸。然而,同样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偏偏大学生这一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群就业困难最为突出? 近来,社会各界为帮大学生找工作可谓出尽各种“猛招”甚至“怪招”,保稳定是燃眉之急可以理解,然而,如若不能正本清源,即使能让就业率一时变得好看些,也是饮鸩止渴,长期看来,也只会积累矛盾,丧失结构调整的契机。 总结各类奇招,其中一类曰:找不到工作就先别找了。政协会议期间,孙狄委员提议仿照博士后制度,设立“学士后”、“硕士后”,让学生只拿基本生活费到企业“见习”。7日的政协记者会上,五位专家也纷纷表示:国家可以鼓励专升本、本科读研、加大公费留学力度等方式缓解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回炉再读一个学位,甚至到职业学校继续学习,都值得鼓励。 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通过等待和重塑调整自身并非错误,但这样的时间必须真正使大学生增值,而不只是逃避一时的就业压力。在人才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些无良资本已经百般霸道,在求职过程中大量廉价甚至免费使用劳动力,更多的“学士后”是否会助长这样的风气,更加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同样,很多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也不乏盲目。中国至少与高考同样死板、应试的考研制度使很多名校的研究生素质甚至不如本科生,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又更加倾向于培养研究型而非实用型人才,两、三年后往往年龄增大,期望值提高,找工作难度不降反升。 二类招数曰:不要对工作期望太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两会”上各界代表倡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放低身段”几乎众口一词。 “调整观念”说了许多年,为什么始终难以实现?难道当今大学生真的普遍沉浸于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幻想么?到中国高校走一走就不难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恐怕已经处于历史上最为现实的阶段。金融风暴来袭,曾在名校被普遍认为“没追求”的公务员马上炙手可热,大学生的观念转变不可谓不快。但在当今中国城乡、地区差异仍极大的情况下,期望大学生轻易放弃留在发展前景明显更优的大城市,恐怕是政策的制定者想法不切实际。 更有人鼓励大学生“民工化就业”,或者当当“走鬼”(流动小贩)。“行行出状元”固然没错,然而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发展空间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上大学也是一种投资,众多工薪阶层和农民的孩子不得不考虑如何收回成本。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投资没有收益,当初还上大学干什么?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富足到可以潇洒地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