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说日本企业文化

[复制链接] 16
回复
28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11 11:2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后日本在短短30年时间里就使自己从一个被战争催毁的战败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大国。令世界惊叹。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靠什么手段实现经济腾飞的?在诸多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独特的经营理念。日本企业没有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首要目标。相反,他提出产业报国,以社会为己任的口号。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国家乃至全人类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下面日本知名企业的社训即可看出这一点。松下电器:“产业报国”丰田公司:“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京瓷社训:“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日本TDK公司:“为世界文化产业作贡献。”
  
  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尽忠放在了首位。究其原因,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观是一致的。3世纪后期,中国的儒学经朝鲜传入日本。儒学传入日本后,其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儒学特别重视“仁”,而日本的儒学特别强调“忠”。在封建时代对主君尽忠,明治维新后尽忠的对象从主君转移到了对天皇尽忠。尤其是对天皇尽忠被看作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这种对主君对天皇尽忠的儒学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内化为日本人的内在思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天皇从“神”变成了人,而对天皇尽忠的思想就内化成为对国家和社会尽职尽忠。也就是说,国家观念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
  
  在日本的传统观念中,“商”一向被视为民之末而受到鄙视。据说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刚刚进入商界时内心也非常矛盾,不知应该有怎样的操守。于是他想起了曾学过的论语。《论语》中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也就是说富贵是人人都追求的,但是不仁不义的富贵应该抛弃;如果是仁而义的富觉,谁都可以去追求。从这里涩泽荣一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工商人士找到了追求利润的合理动机,破除了日本人耻言富贵的传统观念。同时涩泽荣一根据孔子“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思想提出不仅要富民,而且富民的最终目的是强国。也就是说办企业经商的目的国家利益才是惟一的目的。这样,国家观念不仅是日本国民道德的核心也成了日本经济道德的核心。他的这种理论也就是他提出的有名的,〈论语〉算盘说。〈论语〉算盘说为后来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独特的企业制度——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内工会。
  
  每年大企业通过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面试,选择录用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最初几年,他们受到全面培训,或担负各种工作,扩大他们关于公司的知识。最有前途的人可能被授予最有挑战性的职务。被认为无能的人,通常也不会被解雇,因为公司要严格遵守终身雇佣的原则。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密切相关。它根据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年数、学历等确定其工资和职务的制度。企业内工会指企业内部的工会,它只限于企业内部,不分工种。成员只限于科长以下的员工。企业内工会成为员工与雇主之间交涉的主要角色,它缓和了雇主与员工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三项制度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终身雇佣制可以使职员产生归属意识和效忠精神,年功序列制可以使有才能者发挥实际作用,同时也可以从公司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企业内工会可使职工参与决策,成为公司助手。
  
  日本着名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曾发表了《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书,她认为日本社会在结构上的显着特点是“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纵式社会最显着的特征之一是:集团要求个人必须全面参与,即个人一旦加入某个集团便只能属于某集团。在集团内部强调“纵式”人际关系,人们排列出序列(等级)。例如传统的日本家庭中本家和分家的关系,本家即父母,长兄等,分家即兄弟、孩子、家臣等,本家的权利至高无上,对分家有绝对的控制权。并对分家的生活安全负有责任,分家有尽忠于本家的义务。这是“纵式社会”中最典型的形式。日本近代化的成功,企业文化的形成等都根源于此。
  
  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性还体现在以“和”为代表的团队精神和以“勤”为代表的进取精神。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国家,灾难大多来源于天灾而非人祸。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火山、地震、和海啸十分频繁。为了从灾害中求生存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团结一致。日本地形中平原仅占15%,而且很多在斜坡上,为了完成水稻的精耕细作,必须依靠人和人之间村和村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艰苦的自然条件培养了日本人团结协作和勤劳的品质。这种品质流传下来,便形成了日本企业中的“和”与“勤”的精神。例如: 在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并且经常加班到很晚。被人们称之为勤劳的工蜂,这正是和与勤精神的体现。
  
  纵上所述,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在自己民族底蕴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显示出本国文化的特点。随着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的加速,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将发展前进,拥有自己的百年、千年企业。也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希望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迷失自己,而应该充分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企业文化。(作者:刘凤娟)
沙发
发表于 2009-2-12 16:26:01 | 只看该作者
对我们不适用的
板凳
发表于 2009-2-16 22:01:42 | 只看该作者

纵上所述,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在自己民族底蕴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显示出本国文化的特点。随着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的加速,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将发展前进,拥有自己的百年、千年企业。也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希望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迷失自己,而应该充分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企业文化。(作者:刘凤娟)

这段话是败笔啊。

4
发表于 2009-2-18 09:41:23 | 只看该作者
做自己的特色    不盲目  不抄袭   这就够了
5
发表于 2009-2-19 00:04: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写的挺好
6
发表于 2009-2-19 09:30:46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企业文化适合日本的国民性。

中国人学不来的。

7
发表于 2009-2-22 21:18: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个大文豪!!

8
发表于 2009-2-24 15:25:05 | 只看该作者
赞同LZ对日本的分析

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国家,灾难大多来源于天灾而非人祸。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火山、地震、和海啸十分频繁。为了从灾害中求生 存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团结一致。日本地形中平原仅占15%,而且很多在斜坡上,为了完成水稻的精耕细作,必须依靠人和人之间村和村之间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所以艰苦的自然条件培养了日本人团结协作和勤劳的品质。这种品质流传下来,便形成了日本企业中的“和”与“勤”的精神。例如: 在日本企业无论是领导者,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并且经常加班到很晚。被人们称之为勤劳的工蜂,这正是和与勤精神的体现。

中国的物质条件确实太优越了,所以国民太过于自我。尤其在集体中,内斗基本上要代表中国的人际关系了。
9
发表于 2009-2-26 12:18:32 | 只看该作者
鸡头与凤尾。
10
发表于 2009-3-12 09:48: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后发现,企业要发展,要有长久的计划.

中国人的杀鸡取卵的办法,只能走在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的管理不容易,但是要模仿,再创新.

老板们不珍视员工,员工就不会爱企业,企业就换员工,换有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最后企业垮台.一种恶性循环.

其它都是空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