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你怎么学习思维导图》的回帖中曾简单提到过,我接触思维导图很偶然,是因为2000暑假有人送了我一套托尼巴赞的书和几本关于记忆的书,于是我就认真学习了那几本书,开始学习速读,记忆力和思维导图,因为是自学,又没有人督导,所以没有怎么坚持。 刚刚学习的那一段时间,比较喜欢玩一些记忆技巧,例如5秒钟之内记住20个数字,然后可以按照同学的想法说出他们的任意顺序或者第几个之类。 而思维导图,兴致浓厚的时候就买了几盒彩笔来画,通常是用笔随意画的,主要用于读书笔记之类。读完托尼巴赞的书,在书的后面看到关于网站提供的信息,就学会了软件来做。当时很少人学习和应用这个,然后在网上很偶然地发现他比较风靡了,也发现自己的软件很落后了,就进一步下载了新的软件来学习和应用,的确更好了,例如更漂亮了,还可以连接其他的文档,更加方便报告演示了。 思维导图的确蛮不错的,特别是在做读书笔记和方案策划时。他可以帮助你将一本书读薄,而且可以比较直观理解其内在逻辑与联系,很便于记忆。在做方案时,有利于散发性思维,逆向思维等的纪录,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很容易寻找各要点之间的联系产生新的火花。 但是我并没有很坚持地强化思维导图在我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却习惯性地用笔作简单的思维导图记录和形成自己的思路,形成正文时还是会用我们通常的文书形式。思维导图的特点是逻辑清晰,简单,直观,但是在细节表达上还是不够的。 思维导图在帮助记忆,帮助理清思路,帮助报告演示上很不错。 [em07][em07][em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