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一个企业家聚会的地方问,企业文化重不重要?估计会有80%的人不暇思索地回答:重要。 如果执着一点,继续问:真得很重要吗?那估计有一半的人会犹豫一下,那个“重要”的就显得不是那么坚决。 如果再问:企业文化为什么重要?90%的企业家会选择离你而去。 我跟很多企业家讨论过“企业文化发挥什么作用”的话题,听到最多、最恳切的一个答案是:我想用企业文化来凝聚人心。 “怎么才能办到?”我一般会追着问下去。 “我们宣扬以人为本的文化,我们办报纸、办杂志,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我也一再跟各级管理人员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坚决执行三留人,即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这时候如果继续问“效果怎么样?员工满意度高吗?”,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高”,或者一个含糊不清的答案:“我们不太做员工满意度调查,至于员工抱怨的情况吗,那也难以完全避免。”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约束力或弱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其涵义不确切,范围不确定,通常以无形的状态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也就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五花八门,往往是只及其表,难达其里,企业文化也就只能成为表面文章。 总结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我们发现了最常见的三个误区: 一、把企业文化误解为文化或艺术。我服务过的一个公司,是个建筑企业,他提出他的企业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建筑行业的老总是泥瓦匠出身的,但英雄不怕出身低是不是?后来他努力学写字,也写的不错。他经常找些书法家、画家什么的,吃个饭给点润笔费画上几张画,然后送给工地上的一线工人。他觉着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而另一方面的情况是,这个公司的一线员工,不但生活工作条件很辛苦,他的工资还拖欠了好几个月呢。总公司给他送来几幅画让他贴在彩板房的墙上,这个员工他怎么想?他会觉得这是个好的文化吗? 这就是一种最大的误解,非得把企业文化和文化艺术扯在一起,然后就显得很有企业文化了。其实,企业文化是组织管理的一项具体内容,他跟传统文化也好,跟现代艺术也后,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就犯这种毛病,一些有名的企业也不例外。济南市最有名的一个太阳能集团公司,大门口就曾挂了一个旗帜鲜明的大牌子—“儒家研究院”。莫名其妙吧? 二、企业文化就是精神、理念、价值观。根据这个定义,很多企业就提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非常的全面。随便打开一个企业网站,你会看到,我们的企业精神是什么,我们的工作理念是什么,我们的用人理念是什么,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等等等等。很多创意人都加入这个行列,创造了很多诗意的、令人奋进的、巧妙的企业文化宣言。我儿子班主任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每日固定作业,摘抄好词好句。我说我有办法啊,这些宣言就是再好不过的好词好句,绝对的积极向上、绝对的鼓舞人心,拿过来随便抄都行,是不是? 我们得承认,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只是企业文化的表面,我们通常称它为“显性文化”。“线性文化”类似于女士们涂抹的化妆品,能增添点气色,却改变不了容颜的美丑,更谈不上能改变人的内心。 当然,很多优秀的企业也都提出自己的企业精神理念价值观,他们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们不仅仅是装装门面,而是真的做到了。比如海尔的日清日高,打造出一个很强执行力的团队;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后来果然连续报道出多起过劳死事故;苹果公司,乔大叔整天挂在嘴上的“改变世界”,结果他真的做到了。当然也并不是都能做到,就以海尔为例吧,我们都像熟悉小兵张嘎打鬼子的事迹一样,熟悉张瑞敏早期砸冰箱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个绝佳的企业文化案例,它透漏出一个“质量为本”的强烈信息。但是,海尔后来转向了什么?--服务为本。我以前因为有个海尔冰箱,因此就被海尔服务过很多次。每次都能被他们的职业精神所深深感动,现在想想觉得很傻很天真是吧?最近格力空调的女当家丽珠出来演讲,狠狠的讽刺了海尔一把。不过她讽刺的是对的,我同时还有一个格力柜式空调,十三年,随我转战五个地方,仍然尽职尽责。格力承诺的是什么?十五年不需要服务。她做到了。 最后,教科书说,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是管理体系、业务流程,乃至创新与变革能力等的具体象征,更与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的个人魅力及领导能力相辅相成。
这些也都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企业的制度、流程都雷同,尤其是同一行业的制度流程,几乎可以通用,但你到企业里去感受一下,你会发现每个企业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企业特质仍然是千差万别。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深深地思索一个问题:企业之间不同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企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