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也可以把融资的目光投向海外 ■ 文/陈 文 在流动性肆意泛滥的反作用力下,作为整个资金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部分积患严重的房地产中介企业率先被市场“宰割”。下一个是谁?因为,即使是短暂的寒流,也总会有惨淡出局者。 从美国人的错误中学习 2007年12月,国内资本市场的关键性事件是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不仅把这个数字推高到14.5%的近年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明显地加大了收紧幅度,之前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幅度都只是半个百分点而已。我们先来看一个密切相关的背景话题:美国次贷危机后遗症仍然严重,美国经济衰退阴影浓郁,金融机构大量拨备,贷款意欲低下,资金市场不断出现“断流”,以至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美联储走进减息周期,布什政府甚至冻结了次按利率,以缓和波动,争取时间度过危机。 中国政府似乎正努力从美国人的错误中加强学习,面对2008年人民币更快升值的压力,面对资产价格的膨胀,除了常规手段的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是极端的政策手段也受到重视。新增外汇储备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迫使央行加紧采取措施吸收过剩的流动性,一直极富放贷冲动的银行突然全面停贷,以及类似深圳以行政指令限制提取大额现金这样的信号,使得企业决策层不得不集中思考一个问题:全面紧缩是否来临? 其实,2007年底大家碰到的紧缩和前几次的紧缩有本质区别,2007年的紧缩是在人民币升值促成的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一个问题就是央行关掉了一个最大的但不是惟一的水龙头,但蓄水池中的水依然汹涌,各种水龙头,隐性的显性的,依然是打通的状态。 因此,无论是何种政策都无法消除蓄水池中的水越来越多这个事实,只不过是从一个池子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池子,或者拧紧了一个或几个水龙头,仅仅是把信贷增长的包袱甩到了以后。 如何寻找“生命之水”?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从两方面入手来强身健体:清理在资金充裕的温室时代积累的隐患,避免自己在倒牛步的践踏中,牺牲了性命,这是一个“治病”的过程;最主要的当然是把自己的业务做好,融资需求和计划可以有所调整,但仍然按照业务增长的需求来做,这是一个强身的过程。 要知道,银行始终是要放贷的,在别人感到绝望的时候,抓紧和银行沟通吧;当然,也要提高自己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好比在油价上100美元的时候,当然不能像在30美元的时候一样大手大脚,要想办法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另外,国内的企业可以把融资的目光投向海外,请记住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仅是生产制造的全球化,不仅是市场营销的全球化,而且是资金流动的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