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工业互联网怎么落地,多听听工厂设备经理的想法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7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9-21 1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业互联网自诞生开始,就与设备维修紧密的关联起来,系通过物联网自诊断系统,融入工业维修知识和经验,为设备的预防性(时间驱动)和预测性维修(状态驱动)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从而减少非计划停机,实现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在智能制造时代,工业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追求稳定性和可靠性,表现更低的故障率和更高效的故障处理效率,这需要工厂设备维修组织、装备制造商的可靠性制造与服务、MRO工业品供应、第三方诊断与维修之间的实现高效同。


从技术上来说,工业数据是一座巨大的金矿,但鉴于传感器、物联网模块成本、以及工业设备通信接口、用户数据安全等制约,即便是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工业制造业用户付费的意愿性也不强。


企业讨厌不确定性,尽管原来的维修模式、工业品和服务供应链存在低效和低质的情况,比较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承诺的可能性而言,工业企业选择保守的态度也是极为正常的。


如何解决工业需求的确定性,才能更好的在供给侧发力,既然工业互联网与设备维修紧密关联,听听设备经理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


1915年,大洋洲北面有一个原始部落,一批欧洲传教士见当地人还在使用石斧,便大量赠送短柄钢斧,帮助他们提高效率。不料,其结果只是增加了当地人的睡眠时间。


无论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是工业APP,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对于自身运维基础较强的企业,一般会乐意为此买单,个性化的要求也自然更高,成单周期也更长,当然,那些拿高额补贴,炫耀锄头的企业就另当别论了。


事实上,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体,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即使是免费,也大多观望者居多,这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陷入僵局。


TPM(全员生产维护)作为设备运维的先进管理模式,引入中国已经有四十年的光景,运行比较好的也就是一些合资企业和个别的民营企业,如果要等到这些中小企业的运维管理自然提升,估计在等四十年也未必能够实现。这对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而言,这并不是好征兆。但凡事有果必有因,抓住设备运维层(设备经理)的核心诉求,方能有的放矢,有效切入。


不要向被管理者卖解决方案。
多数企业的设备维修部门,处于以修代管的状态(俗称专业填坑者),他们对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有着迫切的需求,这有利于改善被动维修作业的状态。但事与愿违的是,他们并没有决策的权力,加上管理文化和制度上的缺失,就算是勉强上线了,效果并不会太理想。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解决方案只是工具,设备人并不会因增加工资,甚至担心两天的活,一天就要干完,老板是不是要准备裁员的打算。


当然这背后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能否改善设备操作者的自主维护状况,或者能否改善设备备件采购的及时性和质量,这些都会影响到设备运维的质量和效率,毕竟这些并不是由设备经理说了能算的。


要抓设备运维,让设备经理当家作主。
抓住运维,就抓住了工业互联网的入口。在能源(水、电、气、热、冷)领域,托管成为趋势,在物流、工程机械领域,融资租赁成为趋势,由于这些领域具备通用性和用户数据敏感度低的特点,通过日常运行、改造和维护的管理,实现成本最低,效率最优,是典型通过运维主体重新确定,发生的变革。这也是市场上工业互联网切入的主要途径。


而对于制造主体的生产性设备,个性化、复杂性和用户重要性都很高,用户保有的维修团队,是解决制造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最重要的力量。在模式创新中,维修外包被更多提起,但对于工业企业和维修外包商而言,他们最担心的是被彼此“绑架”。


鉴于这种情况,让设备经理作为合伙人来承包工厂的运维业务,以此释放运维的巨大潜能,包括:


1. 减员涨薪。原来运维团队有20人,设备经理评估那些人可以留用,通过减员,人员工资涨起来了,这对于稳定运维团队至关重要,对于工厂而言,并没有增加额外的支出。


2. 自主管理。以前运维是公家的事,当设备经理当老板后,这变成了自己的事情,对于运用数字运维工具,实现合理的绩效管理,提高工人维修技能和运维管理水平,确保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成为了设备经理必须的考虑。


3. 自主采购。某一个零部件,市场价格是5元、15元和25元,在以前的采购系统中,采购人员只能采购5元的(没有采购员敢采购25的,这不符合工厂的采购原则,这样有利于规避风险),因为质量缺陷问题,可能一个月就要换一次,换一次的直接成本可能要花去200以上,这还不算间接的停机损失。当设备经理具有自主采购权以后,他自然会考虑到综合成本,采购25元的零部件,因为使用寿命的延长,不仅会帮助设备经理减少成本,对于工业企业的制造系统效率和间接损失也是非常利好的。


这些举措有利于落实设备运维的主体责任,这有利于遏制相关低价中标,灰色利益链的情况,真正让运维的资源落在设备上,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不要只是用平台的思路解决问题。
建一个大平台,然后告诉用户,我这里什么都有,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无论是共享维修、工业品电商,乃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是这样的套路。但事实证明,这个套路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其实并不管用。拿共享维修来讲,自认为是快速、高效、有保障,实际上用户选择的流程是:先看自己能不能解决→然后找厂家解决(毕竟设备是他造的)→再找服务过的维修商(有信任关系)→招投标寻找供应商→找维修共享平台(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时候),没有稳定的客户关系,成了维修共享平台的噩梦。


最要命的是,有好产品,未必好交易。工厂的需求层(设备经理)们并不买账,因为激励不相容(此处科普下,激励不相容是一个经济学原理,系指这件事很重要,但参与者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的原因,他们会不自觉的卷入灰色利益链,要回扣很多时候是明规则。其实换作小编是设备经理,也同样会同流合污,毕竟你好,我好,大家好嘛,公家的事,那么上心干嘛。


所以一上来用平台的思路,注定是失败的节奏,毕竟一下子站在利益集团的对立面上,不想死都难。(创业要做好死的准备,但不能准备去死。)


要服务于设备经理,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团结工厂设备经理,协作他们持续成功,是一条最好的路。面向中小制造业,立足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工业维修合伙人制的新型服务业,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途径。


工业维修合伙人制,是以工厂设备经理为合伙人的工业服务模式。工业服务平台向其提供免费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和统一管理模式,并通过服务对接平台,连接第三方服务商、装备制造商、MRO工业服务社区(工业品和服务的集采集供的线下服务门店)和周边五金店。以此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如图一所示。



图一:工业智能服务示范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维修合伙人制公司的主要利润应分配给维修团队,作为平台的主要收益来自于人事托管、日常管理费用,并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物联网智能诊断等技术应用,为工业维修服务持续提供优化,形成需求和供给协同发展的产业化生态,如图二所示。



图二:工业维修应用创新方向


智能运维素材提供:长沙啄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作者
杨明波.长沙啄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战略官。首次在工业维修领域提出可用度指标,著有《数字化工厂+工业维修服务体系》一书,并获工业和信息部苗圩部长 亲自推荐!主要从事精益卫士人工智能数字运维系统产品战略策划,工业维修外包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应用研究和实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