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家人changqing上海家人会课题笔记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5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6-10 18:2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逛逛-老哥如果可以的话 烦请您将17张图扫描后上传给大家 供分享和回顾
谢谢您对我活动的支持和帮助  :)

 

在上海聚会中,逛逛讲了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不使用数码相机?因为看起来不专业。

为了看起来“专业”,今天我特意请同事去珠江路搞了一台扫描仪,然后将上海的笔记随便扫描几张,供大家批评指正。

为了家人方便,需要解释一下。

1.我是学生物的,特佩服牛羊等“反刍动物”。遇到好的培训,仿佛自己就是牛羊,用脑图将我听到的、互动的、当场联想想到的全部“吃”下来,下课之后先“反刍”一次。这时,我使用其他颜色的笔,然后在进电子文档-mindjet 7.0。以后,有时间(尤其是一个本子用完成之后)就翻一翻自己的本子,浏览一下,对这电子文档修修补补,不断调整电子文档的“枝条”与“叶片”,有时甚至是“树干”。

2.记录时,我喜欢中英文互用,这不是卖弄,而英文记录快。

3.“反刍”时,我喜欢用标识,例如-这里逛逛讲的是什么。这方便以后浏览时,能决定自己是否介入。达芬奇好像当年也是这样用的。

4.有些符号比较特别-“眼睛”是要我注意;“follow up”是要自己“跟进”下去,不要放弃。比如将,要追踪大漠先生的博客;要问逛逛要什么资料;blog是要自己整理一下想法,写进博客之中。上海之行,我体会到自己符号学用得不好,以后要再加一些。

5.我的笔是四色圆珠笔,非常便宜。我喜欢一个“信息点”就更换一下颜色。忘记告诉大家一下,我把“信息点”成为“叶片”,以区别于演讲人“思绪”-称为“枝条”以及“大的思想”-我称为“树干”。

6.我的本子是武汉玛丽文化用品公司的  maxleaf E6 100页。理由是它的颜色发淡黄,不伤眼睛。为什么用一家公司的本子,是因为方便管理。经常翻翻,特有成就感。

7.最后道歉一下,上次我在忙碌中讲自己每年用50个本子(fifty),这是不对的,大约在fifteen左右,就一打。

1.jpg :
2.jpg :
3.jp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8:26:53 | 只看该作者
4.jpg :
5.jpg :
6.jpg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8:34:23 | 只看该作者

为方便各位理解我的心路历程,附上我写大漠先生(曲志南老师)的一份信,里面有叶子、枝条、树干这类的“野狐禅”东西。 该邮件已被曲老师收藏在其博客中,倍感荣幸。

  

我与思维导图

    大家好,我是常青,南京人,栖息谷的ID为changqing,我做营销顾问,88年硕士,现年44岁,邮箱是chris.changqing@gmail.com

    我至今还未见过曲志男先生,但曲老师是对我治学影响较大的五个人之一、其他的四个人分别是(麦肯锡-麦肯锡的创始人、奥格威-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大前研一-日本麦肯锡顾问、张德芬-台湾身心灵老师)。我感激曲老师为我打来了一扇“研究自己与他人思路”的大门。

    好像是在1990年,我从一本叫澳大利亚人写的《学习的革命》的书中就知道“脑图”,记得当时感觉是好奇-靠研究学习的方法还能取得成绩,还能成名成家,不可思议。我在做硕士研究生论文时,研究的方向小麦赤霉病-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小麦病害。我狭隘地认为,只有研究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成名成家,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真浅薄与可笑。

    做营销顾问之后,我常在《栖息谷》营销板块中发表文章。

    一天,一位“大漠先生”的人在msn联系我,他把我的一篇文章“销售的远程管理问题”做成了导图,并发给我。

    看到图,我有一种被“灌顶”的感觉。

    这不是我要的东西吗?这不是《学习的革命中》的“大脑神经元”吗?这不是《棋与人生》中卡斯波罗夫描绘的思维树吗……但是,我体会到佛教中的“悟道”是什么意思了。

    后来,我知道,大漠先生就是曲老师。通过他我知道脑图的祖师爷-TONY,我下载了软件mindjet。

我现在严格按曲老师的要求,来训练自己,把思维导图当成自己的生活一部分。用它做笔记、讲演、开会、培训、甚至写日记。

    用了这么多年的“思维导图”,我有以下“感悟”:

    1. 哪些人是“大家”,哪些人是“半瓶醋”。反复听他的讲话与书,看能不能将脑图画出来。为此,我购买了录像机,将不少材料录像。反复研究,用思维导图做笔记,修改笔记。

    2.什么叫“思路不清”,什么叫没有“思路”。在思维导图中,“思路”就是“树干”,能将“素材”这些“枝条”与“树叶”放上去的。思路不清,其实就是“叶子”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没有“思路”,就是没有“主干”。换一种“思路”,就是同样的叶子,放到不同的枝条上。

    3.与“大家”交流,如郎咸平等,先要记“叶子”,慢慢地要理出的“枝条”。如果能把“树干”理出来,你就真在懂得这些大家。同样的“叶子”,理出的树干与“大家”的不一样,你有可能就成为“大家”。有了思维导图,我发现不少传说中的“大家”其实也很平常,不过就两根“树枝”。中央电视台中的那些“大家”才是真正的“大家”。

    4.不少人领导人空谈企业文化、往往不得要点。在我看来,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尤其是中层干部)必须要了解老板大脑中的思维导图是如何长的。因此,必须要在中层干部中推广同一种语言-思维导图。

    有了这么多的感悟,该谈一下我现在在干什么。我的工作就是《思维导图》来指导导购员销售沙发。

张德芬老师讲过,亲爱的,外面的世界其实没有别人。在向外探索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对自己探索。当你在静坐中,你能看到你的思维导图慢慢生长。为什么会这么长,这就是你的模式,为什么你不尝试改变自己模式呢?

    最后,希望“思维导图”能为你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1 10:28:29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9-6-10 18:58:42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不简单 这样的热情 肯定能把思维导图运用的非常好~祝福!

5
发表于 2009-6-12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又见常青老师的佳音,信手捻来,顺其自然,一气呵成。您的写作与记录风格让晚辈值得不断回味呀!

一般情况下,我只肯掏钱买一种书,那就是可以让我每翻开一次,每重读一次,收获就多一次的好书,这样的书值得珍藏,放入藏经阁野不为过。常青老师的点滴记录,如流水,也是属于这一类的行文风格。让人感受多多呀!

6
发表于 2009-6-13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有幸上次得识长青老师。谢谢你的经验分享,向你学习。
7
发表于 2009-6-15 16:34:11 | 只看该作者

向高手致敬

8
发表于 2009-6-18 23:23:16 | 只看该作者
 看过脱衣舞吗?看过一上来就脱光的吗?知道一下子脱光是啥结果吗?不是众人拍手叫好,而是离座散场。都脱光了,后面还有啥看头呢?
数据展示也是这个理,决不能将数据一下子全部展示给客户看,否则客户会因为数据过载而崩溃,之后做出的最本能的反映是老子还是不看了。为何人事看到3页以上的简历就不看,不是没时间,而是认为看的时间可能过长老娘懒得看;有不少应届生脑残分子能提交数十页的简历,您是在破坏环境,为了子孙后代您老人家还是别找工作了。如果只有1页,在潜意识中她会认为我1min就能搞定,看了放不下,最终看5min,实际每次都这样。
回到主题,06/06我看到老哥的图就头大。图片大小各异,导致排版看似极其烦乱,给人不专业的第一感觉。一下把近10个分支完全展示给客户,客户的感觉绝非是你预期所想的给他一个完整的产品线全貌,有这么多产品供您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而是,myGod原来有那么多,我要听这家伙讲到猴年马月啊,还是先撤吧。
那么怎么展示数据给客户看?一个map,存储为多种初始打开形式,如a1图打开是abc三条,适合于二人小家庭;a2图打开是cd适合二人小家庭,但希望能作为小孩床的一部分之类的需求,我说的都是假设,不过结果都是将全图展示给客户看,告知其公司产品线丰满,总有一款适合你。
总结一下,咨询的产品是什么?展示物。展示物的关键是什么?形美神似,时常是形式比内容更重要。一份咨询物可提供多种展示模式,不过结果都是最终全图展示给客户看。不要一下子全展示出来,否则和光猪一样,都吓跑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08:46:40 | 只看该作者

逛逛讲得非常好,最终展示要结构,即兴做笔记也得结构。也就是脱衣舞女郎表演的时候要慢慢脱,即使到澡堂洗澡也要慢慢脱。

10
发表于 2009-6-19 13:28:0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是,当你要说一件事情的时候,首选要说重点。

比如在做产品的市场宣传时,

可能这件产品有100个优点,但是谁能记得住这么多,只说最主要的,最独特的,跟别人最不一样的。

我会要求我们的产品经理用不超过10个字来说明你的产品的特点,而且要给客户听到就能马上记住!

只有他有兴趣了,才会给你机会进行展开说明。

 

我以前就这么做过,为了说明这不到10个字内容,可以展开到5天的培训课程,而且是围绕这<10个字做的文章。

 

逛逛说,要有“震撼力”,我觉得是一个意思。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