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贵宾
很多人谈质量,都说产品合格率达到99%或者更高,但是遭遇投诉的是那1%,一失足成千古恨,以前的三株,现在的不合格药,负面影响及损失是无法评估.
质量管理有新旧七大手法,还有更多的管理措施,怎么做让产品没有缺陷,为1%的误差投入200%的投入成本,或许是质量人说不出的痛.
该贴来自群组:质量生产谈
举报
志学者
质量控制就是摘树上的苹果:通过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摘取树上的99%的苹果了,那么我们的工作是可以肯定的(就像你达到了99%的合格率)。 剩下的1%你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方法根本无法完成,一定要完成,成本的投入更加巨大,你要扒开更隐蔽的树叶,去换更结实更高的梯子。就像在生产中,你可能要动用“黑带”去长时间的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那极难控制的1%的不良,或许还要引进更先进的设备,投入更大的资源……
有得就有失。质量也是成本,成本和效益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这点你要考量,管理层更要去考量!
分享者
交流者
诚意者
真要讲究零缺陷是一个难题,我们目前也许更多是靠检测手段做到出厂产品100%合格。要做到有效的预防需要更多的管控方法,更多是整上企业文化的改变。也就是说从上至下有种质量文化的氛围,象三株这样惨痛的教训或许会少很多。
致知者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