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项目管理] [原创]兔子与胡萝卜的故事

[复制链接] 6
回复
11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30 09:5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兔王遇到的难题

  南山坡住着一群兔子。在蓝眼睛兔王的精心管理下,兔子们过得丰衣足食,其乐也融融。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外出寻找食物的兔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兔王发现,原来是一部分兔子在偷懒。

  2.奖励的必要性

  兔王发现,那些偷懒的兔子不仅自己怠工,对其他的兔子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那些不偷懒的兔子也认为,既然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还干个什么劲呢?也一个一个跟着偷起懒来。于是,兔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宣布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到他特别奖励的胡萝卜。

  3.随意奖励,激起不满

  一只小灰兔得到了兔王奖励的第一根胡萝卜,这件事在整个兔群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兔王没想到反响如此强烈,而且居然是效果适得其反的反响。

  有几只老兔子前来找他谈话,数落小灰兔的种种不是,质问兔王凭什么奖励小灰兔?兔王说:我认为小灰兔的工作表现不错。如果你们也能积极表现,自然也会得到奖励。

  4.兔子们学会了变脸

  于是,兔子们发现了获取奖励的秘诀。几乎所有的兔子都认为,只要善于在兔王面前表现自己,就能得到奖励的胡萝卜。那些老实的兔子因为不善于表现,总是吃闷亏。于是,日久天长,在兔群中竟然盛行起一种变脸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工作作风。许多兔子都在想方设法地讨兔王的欢心,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兔子们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遭到了严重打击。

  5.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为了改革兔子们弄虚作假的弊端,兔王在老兔子们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有据可依的奖励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必须经过验收,然后可以按照完成的数量得到奖励。

  一时之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为之一变,食物的库存量大有提高。

  6.注意奖励制度的改革

  兔王没有得意多久,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在盛极一时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每况愈下的困境。兔王感到奇怪,仔细一调查,原来在兔群附近的食物源早已被过度开采,却没有谁愿意主动去寻找新的食物源。

  有一只长耳朵的大白兔指责他惟数量论,助长了一种短期行为的功利主义思想,不利于培养那些真正有益于兔群长期发展的行为动机。

  7.当规矩被破坏之后

  兔王觉得长耳兔说得很有道理,他开始若有所思。有一天,小灰兔素素没能完成当天的任务,他的好朋友都都主动把自己采集的蘑菇送给他。兔王听说了这件事,对都都助人为乐的品德非常赞赏。

  过了两天,兔王在仓库门口刚好碰到了都都,一高兴就给了都都双倍的奖励。此例一开,变脸游戏又重新风行起来。大家都变着法子讨好兔王,不会讨好的就找着兔王吵闹,弄得兔王坐卧不宁、烦躁不安。有的说:凭什么我干得多,得到的奖励却比都都少?有的说:我这一次干得多,得到的却比上一次少,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8.胡萝卜也会失去激励作用

  时间一长,情况愈演愈烈,如果没有高额的奖励,谁也不愿意去劳动。可是,如果没有人工作,大家的食物从哪里来呢?兔王万般无奈,宣布凡是愿意为兔群做贡献的志愿者,可以立即领到一大筐胡萝卜。布告一出,报名应征者好不踊跃。兔王心想,重赏之下,果然有勇夫。

  谁也没有料到,那些报名的兔子之中居然没有一个如期完成任务。兔王气急败坏,跑去责备他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不能怨我呀,兔王。既然胡萝卜已经到手,谁还有心思去干活呢?

胡萝卜有许多种类,并不仅限于现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58:06 | 只看该作者

多少需求就有多少胡萝卜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胡萝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能起到激励作用的任何方法方式都可以是胡萝卜。

胡萝卜有哪些种类呢?

 要从员工们的需求等级来着手分析.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个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有五种层次的需要。首先是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例如吃穿用度等。其次是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例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第三是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第四是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第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有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的给予,才能成为对他的激励因素。

员工们的需求等级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结构形式上是一样的。这种结构形式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能继续充当激励工具;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形成层次性的结构。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58:40 | 只看该作者

一些不需要花钱的胡萝卜

十种不花钱的胡萝卜

  第一种胡萝卜: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是在中国地区广为流传的很讨人喜欢的神话故事。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这种招法是一种不需要花钱,但效果却非常绝妙的胡萝卜。其原因很简单:作为管理者,您可以四处转转,这里一句夸奖,那里一句表扬,就能使员工的内啡肽增加。而内啡肽能够让员工兴奋不已,从而可以提高员工们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很自然,他们会因此而加倍努力工作。

  第二种胡萝卜:表示关怀

  当领导开始关怀部属的私人生活时,马上就会和他们形成某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不仅可以让部属们不要钱而多干活,甚至在关键时候能使他们去勇敢地从事异常艰巨的工作。在中国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

  在一间密室里,一位领导模样的人神色凝重地问道:张三,我待你如何?

  张三立即表示:大人待我恩重如山!

  领导继续问道:有一件事,不知你能否完成?

  张三也不问是什么事,首先表白自己的忠心赤胆:大人但有差遣,张三万死不辞!真是恩之所至,士卒赴死。

  第三种胡萝卜:假装关怀

  如果你对员工的私人生活(家庭、婚姻、健康、以及个人动态)一点兴趣也没有,这一招对你就非常实用。你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一方面让员工为你假装的关怀感激涕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避免去听一些你不愿意听的冗长乏味的故事。

  有一个好办法是这样的,你兴致勃勃地开车经过员工身边大约100距离,冲着他大吼一声:你家里还好吗?这样,你就可以用最大的音量来表达你的关怀,人人都知道你很关心他,又不用去听他唠叨。

  尤其是逢年过节,许多领导都擅长玩这种把戏。

  假如你觉得日久天长换回别人对你的假情假义那也没什么,假如你认为相互的真诚没什么可贵和重要的,你也大可以玩玩这种把戏,有时或者说短时期内还是非常有效的。

  第四种胡萝卜: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

  尽管生日贺卡只是一张硬纸,然而,如果上面有你的签名就会让员工倍感荣幸。同样的道理,到商场买一条领带只需要几十元(找领带批发商订货就更便宜了),一旦它成为荣誉的象征,就意味着一种不寻常的价值。

  假如某个员工开发了可为公司赚取数千万元的新项目,你可以用这种方法一箭三雕:开一个表彰大会,把那条领带大张旗鼓地奖给他。

  这么郑重其事有三个好处:一是使得那条领带看起来像是无价之宝;二是让得到领带的员工感动得流下眼泪,使他为得到第二条领带而死心塌地地继续埋头苦干;三是使他的同事疯狂地嫉妒那条领带,从而建立往前走是领带(胡萝卜),往后走是皮带(和大棒的作用一样)”的职场理念。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59:1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种胡萝卜:让工作充满挑战性的刺激

  工作太简单了,员工们就会觉得乏味;太难了,他们又会感到恐惧。其实,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工作的难易程度,而在于工作是否充满刺激。

  例如,你可以把一件事说得很难很难(尽管大家都知道它很容易),当员工们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时,你就可以把他们夸得像英雄。

  又比如,当你分派一项艰巨任务时,你可以把它作为挑战交给张三。你表示相信,只有他才能做得好。于是,即使张三遇到天大的困难,他的胸中也会充满奥林匹克运动员似的坚强信念。

  第六种胡萝卜:颁发奖状

  奖状几乎不需要成本,然而它的胡萝卜效应却出奇地好。

  一纸奖状不仅能够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同时也在表明:这位员工心甘情愿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张不需要花钱的硬纸,他还将继续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种不花钱的硬纸,其他人员也应该像他那样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这种不花钱的硬纸。于是,他就成了榜样。

  第七种胡萝卜:和员工一起共进午餐

  如果员工有机会和你一起共进午餐或谈天,无疑会感到荣幸。他会产生一种幸福的错觉,以为自己有能力、受到赏识和倚重、正在平步青云……等等。

  你可能会为这种错觉感到内疚,而实际上员工们的确需要这种错觉。

  第八种胡萝卜:给员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的机会

  如果员工有机会自己制定工作目标,他会用十二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计划是对的。因此,让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上套子

  玩这种圈套最能体现领导者的管理艺术,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把事情搞砸。那些员工会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似的,提出一些有趣却无法衡量的目标。而你的真正目的是,让员工制定出你想要的工作目标。

  第九种胡萝卜:鼓励他们的献身精神

  不要提倡员工按时下班(至少晚10分钟才能离开工作岗位),更不能允许员工装病请假,恰恰相反,要鼓励员工超时工作和带病工作。如果你善于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你不用花钱就能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其中的诀窍在于,你不要把它叫做免费加班时间,而应当把它叫做敬业精神的突出表现

  第十种胡萝卜:策划员工之间的竞争

  如果你能策划员工之间的竞争,使他们一个更比一个敬业,他们就会一个更比一个可爱,你的胡萝卜效应就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精彩不断。

  每一位员工都是一张多米诺骨牌,你得把他们摆放好位置。然后,你需要一位员工做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0:01:17 | 只看该作者

《太公兵法》云: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礼赏不倦,则士争死。礼者与赏者,其实就是胡萝卜政策的两大类别。

  作为公司或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你需要通过员工的进取去实现经营目标。然而,如果没有激励,员工的士气就无法振作,你的目标就会变得虚妄。因此,在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胡萝卜几乎无处不在,并且表现出各种赏心悦目的形式,令人热血沸腾。

  由此可见,胡萝卜政策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同样地,你也需要一些胡萝卜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团队文化,包括那些不花钱的胡萝卜。

 ———————————————节选《水煮三国》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0:01:50 | 只看该作者

前景内燃机公司的激励问题

      前景内燃机公司最高层主管人员长期忧虑的一个问题是:生产车间的工人对他们的工作缺乏兴趣。其结果就是产品质量不得不由检验科来保证。对于那些在最后检验中不合格的产品,公司找到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一个特别的车间内设置一个由技术高的工匠组成的班组,安排在生产线的最后,在那里解决质量问题。由于这种方法费用高,而且发现的质量问题大多是装配时不小心等可以实现预防的差错造成的。因此,公司中很多人对于使用这种事后处理方法感觉不满意。当然,也有的差错是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
     
在公司总裁的催促下,分公司总经理召集他的主要部门主管开会研究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生产经理刘伟断言,这些问题是工程设计方面的事情。他认为,只要工程设计上仔细的设计部件和整体结构,许多质量问题就不会出现。他又责怪人事部门没有更好的挑选工人,并且没有让员工的使用部门参与到选拔工作中来。他特别指出装配工人的流动率每月高达5%以上,且星期一的矿工率经常达到20%。他的见解是:用这样的劳动力,没有一个生产部门能够有效的运作。
   
总工程师王选认为,部件和整机结构都设计的很好。如果标准要求再严格一点儿,生产就会非常困难和费时,的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
   
人事经理刘彦从多方面来说明人事问题。首先,她指出,由于本公司有强有力的工会,她的部门对公司雇佣和留用工人有很少或根本没有控制权。其次,她观察到车间的工作是单调和非常辛苦的。所以公司不应该期望工人对于这种工作除了领取工资外还会有什么兴趣。但是刘彦说,她相信公司可以想办法提高工人的兴趣。如果工人承担的工咱范围能够扩大的话,必然会出现高质量的工作以及较低的缺勤率和流动率。当问她议是什么时,她向公司推荐作两件事:一是要工人掌握集中操作技能,而不是只是作一项简单的工作。二是工人每星期轮流换班,从生产线的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上,这样可以为工人提供新的和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这些建议被用并付诸实行。使每个人觉得意外的是:工人对新计划表示极大的不满。一个星期后,装配线关闭罢工。工人们声称,新计划只是一种管理上的诡计:使他们要作比以前更多的工作,并且训练他们去替代其他工人而不增加任何工资。

问题:

1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控制不够。管理控制主要有三大类,你认为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每有采用哪类控制?
A
现场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前馈控制 D AC
2
针对企业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企业的高层领导专门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在会议上大家见解不一致,典型的看法有以下四种。你认为哪个看法更可取?
A
根本原因是工人缺乏兴趣和责任感,因此应该首先从提高工人的责任心和归属感入手
B
为了让工人负起责任来,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规范,要求他们严格执行
C
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都检验员进行检验,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D
由于一些质量问题是设计原因造成的,应该着眼于提高设计人员素质
3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各个部门对于质量责任和原因都有不同的看法和争执,这些争执反应了什么问题?
A "
经济人"的假设是正确的,人总倾向于推卸责任
B
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好
C
企业中长期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此时激化了
D
企业的各部门很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
4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判断,该公司采用的划分部门的方式主要是:
A
按职能 B 按产品
C
按地区 D 按业务性质
5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事经理刘彦试图通过改变工作的方式和扩大工作范围来提高工人的兴趣。这种方式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什么因素
A
保健因素 B 激励因素
C
改变工作方式是保健因素,扩大工作范围是激励因素
D
信息不足以做出判断
6
人事经理刘彦的建议和改进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
工作方式的改变和工作范围的扩大并没有改变工作本身枯燥乏味的现实
B
事先没有和工人进行充分的沟通
C
事先没有作充分的宣传
D
其他部门的管理者没有予以配合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0:16:20 | 只看该作者

宏伟服装公司的激励

   汪明明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她刚刚兼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著名学府的MBA学位。在MBA学习的过程中,她对于管理中的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注意。在她看来,马斯洛的清晰的需求层次和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的划分非常具有操作性。因此她认为可以立即在公司中实际运用它们。据汪明明了解的可靠信息,宏利公司的工资和薪水水平在服装行业中间是最好的。因此,她认为公司在激励下属时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上。
       
经过多次会谈,她说服公司高层管理者。公司总裁授权她去制定工作计划并且放手让她去推行。在这种情况下,汪明明开始制定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以及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并且在组织里开始推行。但是计划运转了几个月后,她迷惑了,发现结果和她的期望相差甚远。
       
首先是设计师们对于计划的反应很冷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设计的服装在市场上很畅销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公司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已经给予肯定。总之他们认为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有一个和汪明明比较熟悉的设计师甚至和她开玩笑地说:"明明,你这些玩艺儿太小儿科了,你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我看你理论学得太多了。"
    裁剪工、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在新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受到了表扬,反映良好;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的工作,同时又不增加任何工资。而且很不幸的是,这些人占大多数。甚至偏激一些的工人开始叫嚷要联合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