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IT业] anleey:社区群组设计的思考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12 09:5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对web2.0、对社区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兴趣,很多很多的前辈高人都阐述过他们精辟的观点,也走马观花的看过不少的社区,囫囵吞枣的看过一些大侠的精彩文章,今天我也想说点自己的看法。
  

  1、关于群组的性质。
        我个人觉得群组应该是分为两类的一类是以内容为中心的群组或者说是C2C(consumer to consumer)的群组,这类的群组可以以新浪博客圈为代表。飞扬新锐曾经说过“对于人与群组,那么很多2.0网站都能够给出一个可以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用户与用户这种点对点的关系,不是忽视,要么可能是盲从。所以我觉得对于个人的点对点的突破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点对点较好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就是blog、短消息、留言板,设计一个以内容为主的群组,可以聚集大家有相同或者相近信息文章,把当个的人通过信息群组聚集在一起,然后在通过这个群组向个体用户分散,高度的强化和促进了C2C的交互,形成强有力的交互C2C社区。信息为中心群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怎么来控制信息来源,anleey就觉得这类群组就应当以内容主,个人有没有加入群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观点、视角、文章,没有加入群组的个人同样可以把文章投递到圈子中。圈子和个人博客应当注意信息共用,比如在群组的评论是否在博客显示、群组的文章可不可以导入个人博客等这些问题。

      另外一类群组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或者说是C2G的(consumer to group),此类群组强调的是人与群体的互动,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天际网的俱乐部。C2G的群组主要是聚集人,通过群组内部强大的交互功能来满足社区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在群组发起讨论、发起活动等等。比如好友圈、粉丝圈这些形式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圈子之间人的活动交互,不太容易促进C2C 交流。
   当然我在这把群组分成两种只是为了说明一下,社区交互的两种基本形式--C2C、C2G。具体群组设计是否区分开要看社区策划者对社区的规划,一般来说功能完善的社区会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到那分流出来,我们也不能完全的去区分他们。


  2、关于群组创建和淘汰的机制
     很多的大虾极力的推崇提高建圈成本,限制或者淘汰活跃度低的群组。anleey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并不可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可以提高用户的积极性,但是从用户角度来说就算是两人的圈同样是及其有意义的,我们网站设计者不要把自己的需求单作用户的需求。急功近利的设计会失去很多的用户,俯下身来了解用户需求才是正道。不知道整天说《长尾》的那些高人是怎么想的,真正的社区应该是小众+小众+小众.........,我们要作的是挖掘和发现小众的力量、价值。如果作一个人潮涌动的群组和作一个论坛有么区别?(欲望 彼岸)

 

该贴来自群组:社区网站研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