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比裁员减薪更重要的是沟通 ——马明哲年薪从千万到零、再到百万说明了什么 文/朱国成 马明哲,从2008年初的“最贵董事长”到前几天的“不领薪”,再到今天澄清的“仍有百万年薪”,正如我们的经济泡沫的膨胀极点、到突然破裂,到我国经济的复苏迹象,与形势配合得恰到好处。但是,马在整个过程中饱受质疑。 抛开6000多万的天价年薪不说,我们专门谈一下最近几天的从零到百万的变化过程。 从6616.1万元零年薪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月24日的报道中提到:在将于近期公布的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中,这位董事长兼CEO的薪酬一栏,将只剩下几个并列的“0”。 并且引用“一位接近马明哲的平安方面人士”话说,“挨了一年骂的马明哲,期望以‘分文不取’的姿态显示自己与全体员工共度时艰,谋求业绩增长的决心”,“年景不佳,以及痛惜富通投资亏损等因素,促使他作出这项决定”。 进一步,“记者就此向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求证,盛瑞生表示‘基本属实吧’。随后又表示公司高管薪酬和业绩公布,在今年4月公司业绩公布和年报会予以披露。” (以上内容均引自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高薪门”戏剧转折 马明哲“零年薪”》,链接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2/24/HTML_6KVXCES9JGQG.html 有些言之凿凿的感觉:先是本人放话、然后是知情人士的解读、最后是新闻发言人的确认——当然这个确认显示了中国语言模糊性的特点,使用了出镜率最高“基本”一词;而且充满了外交辞令,“在今年4月公司业绩公布和年报会予以披露”。 逆转:仍有百万年薪 好了,情况逆转。2月25日,“中国平安称董事长马明哲仍有数百万底薪”的新闻占据了各财经网站的头条: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马明哲“不领薪”不代表“零薪酬”。因为按公司薪酬机制,虽然他的绩效奖金和期权兑现也会有较大下滑,但至少应该有底薪。他是出于与公司共度难关个人意愿,这种个人意愿与公司机制无关。 (以上引自《中国平安称董事长马明哲仍有数百万底薪》,链接地址:http://news.163.com/09/0225/01/52VAQIO70001124J.html) 从千万到零、再到百万,说明了什么 同一个人,在两天的时间内,对一个问题的解释竟然有百万的差距。这倒不是我最关心的。这说明了一点:马明哲、平安保险在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要问题上,并没有进行完全系统的思考,再直白一点,平安高层是否严肃地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昨天的帖子里,我分析过三一重工梁稳根一元年薪以及高层降薪的整个讨论、决策过程。在马明哲年薪从千万到零、再到百万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看到这样的过程。 有人说,对于马明哲的零年薪,应当给一些掌声。其实,只要是给自己降薪,都应当给掌声。但是,如果仅仅将高层降薪看作节省人工成本,不管是从千万到零的几千万,还是更多,实际上都根本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唤起企业所有员工共度时艰的决心和信心,强化危机感,建立更具内聚力的企业文化。更吊诡和值得玩味的是,平安保险新闻发言人说道:“他是出于与公司共度难关个人意愿,这种个人意愿与公司机制无关”——一笑,冲这话,马董事长还是该拿多少拿多少算了。 平安保险,这是什么时候,不要这样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