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人力资源] [分享]心理健康:人力资本新说

[复制链接] 1
回复
11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20 13:3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确立。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资本量,从而提高资本收益率。用贝克尔的话说,“这种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所有这些投资都提高了技术、知识或健康水平”。

  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capital)是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之一,指能用于物质生产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在得到经济学界认可后,传统的资本概念的内涵便由物资资本(Physical Capital)扩大到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于是,物质资本又被称为非人力资本(Nonhuman Capital),指体现在物质资源上的、以物质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包括货币、建筑物、机器设备、场地、原料、道路、存货等;而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力资源(劳动力)身上的、主要以劳动者的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包括劳动者的知识、健康、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

  显然,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中,身体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内涵之一,人们花费在身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健身锻炼上的费用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几十年中,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凸显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进入21世纪,这一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劳动者心理健康问题缘何而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勃兴,高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数字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人口爆炸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生态环境的恶化、林林总总的诱惑和选择、对职业发展和企业前景的疑惑、未来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使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亚健康、不健康越来越普遍。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现象有:

  1、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心理疲劳、心力衰竭等认知和情绪病态,主要表现为失眠、心悸、易怒、健忘、沮丧、烦躁、自卑、悲观、逆反、自闭、神经质、怨天尤人、注意力分散、高挫折感和不安全感、人际障碍、与社会隔绝等。

  2、身体疾病:疲惫、偏头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背部痉挛、恶心呕吐、月经失调、性功能丧失、内脏器官病变、免疫系统紊乱等。

  3、行为扭曲:吸毒、酗酒、滥交、暴食、开快车、婚外情、不修边幅、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攻击行为、自杀倾向。

  概括起来,劳动者心理问题主要缘于以下方面:

  1、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stress)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受到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由此而产生持续性紧张的情绪、状态。现代企业为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负荷、同事间的激烈竞争、紧张的工作气氛、不进则退的不敢懈怠乃至非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高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以及对时间分配的失控、对知识飞速更新的惶恐、对信息爆炸的应接不暇,对社会快速变迁的不适应。移动通讯、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正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着巨变,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邮件、无线上网等现代IT技术和设备使专业人士的心理承受到全天候工作的摧残。

  2、人际关系焦虑

  在组织内,有些劳动者往往由于无法处理好与客户、上下级和同事的人际关系,或者由于遭到性骚扰、打击报复等,或者不善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而产生心理焦虑。表现为恐惧、无助;对人冷漠麻木、冷嘲热讽、缺乏同情心;不信任他人、动辄责备迁怒、反应过度;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等。

  3、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又称职业枯竭,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冷漠、玩世不恭、丧失成就感和工作动力。原因主要在于劳动者个人感到职业生涯前景黯淡,工作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或对组织文化、发展理念、工作环境、管理机制及个人待遇不认同。出差太多、工作枯燥例行化、工作量过大、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缺乏自主性、不能参与决策、分配机制不合理、奖惩失当、升迁机会少、管理者方法偏颇等因素最容易导致劳动者工作倦怠。

  4、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

  企业裁员、丑闻、兼并、重组、濒临破产、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流行疾病、社会变动、安全事故等,都会给劳动者带来心理冲击,特别是同事在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会造成其他员工极大的心理震动,例如美国“911”事件、中国的SARS流行、东南亚海啸,使许多劳动者情绪陷入低潮,恐慌、迷茫。

  5、个人生活的心理危机

  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如身体健康欠佳、恋爱失败、法律纠纷、家庭暴力、夫妻关系紧张、分居或离婚,家属疾病或伤亡,子女成长挫折,经济负担过重,家庭财务窘迫,对失业和收入下降的恐惧,对多样化选择的不知所措,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自我评价的标准及与人比较的方式有欠客观,由于工作占用精力、时间过多而对家庭和朋友产生的愧疚等等,都会影响劳动者的心境。

  将“健康”扩展到“心理”

  心理健康问题的凸现,会严重影响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质量,从而影响人力资本的收益。人力资本附着在劳动者身上,他人不能受让,但企业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购买(即招聘),获得劳动者身上部分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因此受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最大的是雇佣其的企业。劳动者心理问题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人际冲突增加,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工作效率和业绩下降,客户服务质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升,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氛围受到影响等。企业管理层的心理问题更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特殊行业员工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给社会和环境造成灾难,从而为企业带来严重的形象损失和经济责任,有的员工心理问题可能让企业担负法律责任。

  因而,笔者认为,将人力资本内涵中的“健康”由单一的身体健康扩展到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由此,人力资本投资也就应增加心理健康投资的内容。人力资本的心理健康投资包括心理知识学习、心理调节培训、工作环境改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目的是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

  人力资本投资虽然是针对个体的投资,但投资主体却分为三类:政府和社会投资;企业投资;个人和家庭投资。心理健康投资也不例外,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公众的心理健康投资,目的是为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劳动者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公共福利的维护,其收益是总体的经济增长、社会财富增加和社会公平的实现;个人和家庭投资主要是劳动者参加心理培训、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以此提高就业和收入能力。但笔者认为,人力资本的心理健康投资主要是由企业来完成的。这是因为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能否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升降、管理的成败、形象的优劣。员工个人的心理问题具有扩散性,会传染到其他员工,影响团队士气;企业领导层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更容易传递到整个员工队伍中;而由于企业组织自身的原因或突发事件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可能遍及全体员工,严重影响企业运行。

  企业要解决员工心理问题,当然不能依靠将相关员工解雇来实现。员工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员工个人、企业组织和自然社会三方面的原因。前者与个体的生理、性格、经历、爱好、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与社会生活质量、家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相关;中者则是企业环境、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领导等因素造成的;后者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等因素在企业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解雇员工后对替代者的聘用、培训的成本相当高,而新员工同样有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对有心理健康问题员工的处理必须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道德标准和劳工法律,否则企业将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因此,解决员工心理问题,只能通过企业恰当有效的心理健康投资和管理手段来实现。既解决员工因组织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也帮助他们解决因个性、私生活和社会问题等非组织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及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能够使企业在下述十个方面获得很大收益:

  1.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包括招聘费用、培训开支、赔偿费用等;2.减少错误解聘,增加留职率;3.降低缺勤(病假)率和企业医疗费用开支;4.降低管理人员的负担;5.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和满意度;6.改进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7.增加绩效,提升利润;8.对个体和社会负责,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9.使员工获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帮助企业更好地面对业务重组、并购、裁员等变革和危机;10.培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增长和竞争力,而不仅仅是短期利润和虚胖的成长。

  心理健康需要投资

  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心理健康投资,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使之工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从而减少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压力;进行更为有效的时间管理培训;加强员工的沟通技巧培训等。

  ——保障员工的生活质量。完善薪酬体系,向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建立有效的绩效薪酬方案,减少员工对报酬的不确定性;完善员工保障制度,向其提供社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在员工结婚、离婚、生产、配偶或近亲去世、搬家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带薪假期;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帮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

  ——鼓励员工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员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项目,可以建立专门的保健室和内部健身中心,向员工提供各种锻炼、放松设备,让员工免费使用,配备专职的健康指导员监督锻炼计划和活动,。通过健身、运动不仅保持了员工的生理健康(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还可使员工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和宣泄。组织柔道、跆拳道、瑜珈、禅修等修身养性的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2、优化企业工作环境,完善员工福利制度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或消除恶劣工作条件给员工带来的不适。从人体舒适度的需要出发,如关注空气、噪声、光线、温度、整洁、绿化、装饰、拥挤度等方面,给员工提供一个悦目、爽心、舒适的工作空间,有利于达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在工作场所设置音响系统,工作时播放一些轻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可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确保员工拥有良好的办公设备。如及时更新陈旧的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

  ——建立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发放专门的度假津贴,设定旅游计划,组织员工定期度假旅游,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增加沟通和团队凝聚力。这种活动还可以定期邀请员工家属参加。

  ——完善员工休闲设施。设立阅览室、吸烟室、视听室、按摩室、咖啡室、玩具室、上网室等,让员工在休息时间能够获得放松心理的免费服务。还可在工作场所设置一间隔音室,让员工可以在里面大喊大叫,或安装拳击袋让员工击打,使员工可以借此宣泄。

  ——建立心理医生常驻的心理保健室(或称心理咨询室)。在企业内部聘请外部专家或内部专业人员为员工缓解、解除心理问题,防止较小的心理问题向恶性发展。

  ——鼓励员工兴趣爱好。举办集体活动,如唱歌、绘画、体育比赛等,在公司内部成立员工兴趣爱好团体。

  3、帮助员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

  ——订购有关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书籍、光盘,让员工免费阅读或向员工发放。利用内部网、内部报刊,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实施心理培训,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增强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抵抗力。

  开设有关心理卫生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保持积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同时鼓励他们遇到心理困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

  通过团体辅导(讲座)传授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包括能够减缓心理问题的营养与饮食知识、锻炼与放松知识、保健与药物知识、理财与法律知识、工作与生活协调知识、解决家庭矛盾知识、摆脱酗酒、吸毒和滥用药物知识、健身美容知识等等,帮助员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开展以户外游戏为主的心理训练,在培训过程中,加深团队成员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4、聘用专业机构,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企业与专门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的公司签订合同,当企业有此方面需求时,心理咨询公司派人对问题进行评估、咨询,对超出自身服务范围的严重心理问题,介绍其到相应的专业医疗机构或治疗师那里接受治疗;并于当突发灾难引发大范围心理问题时提供及时全面的服务。心理服务公司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信件咨询、一对一咨询、团体(小组)咨询等。员工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咨询公司预约,咨询内容(甚至员工姓名)对企业完全保密。咨询公司定期将培训、咨询中发现的与组织管理相关的问题反馈给企业,以便其改进管理。

  企业将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从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扩展到心理健康,不仅是从组织的物质利益角度出发,更是从关怀员工的人本精神及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形象出发。为此,应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宣传、提倡和推广心理健康投资。另一方面,既然提高心理素质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社会就应该创造有利的投资供给条件,大力发展心理服务行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行业兼管和自律,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

沙发
发表于 2007-11-7 09:18:0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够全面,好[em07]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