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蹭了很长时间,决定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学费不算很贵,但也不是象要罢市的菜市场,细算起来也有1.5k的,我说的是郑州的价格,据说在深圳、北京可能要到3k。我参加的是和君创业的班,当然在郑州是远程培训。培训的老师是曾经参加考试标准制定的徐恒熹先生、和君创业的孙波总经理(好像是副总)、北京理工大学的王奋教授,还有其它的老师,印象不太深。从培训者的角度,自然是考试者越多越好,但从专业角度,三位都是不以为然的。这让自己开始给自己泼了盆冷水,想想既来之则安之,心疼那将近半个月的工资,就老实听了下来。从考试角度,除了王奋女士还是直来直去,把重点讲的比较了当外,其它先生似乎有卖弄学识之嫌!好在一开始就本着把自己既有知识串一下的想法,根据徐、孙等人的思路自己看了不少书籍,也在网上查了不少相关资料,虽然考试用不上,但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还是蛮大的——有专业的朋友用“士更刮目相待”来比喻自己的进步,也算是一种考试之外的收获。辅导中的最后环节是划重点,一位老先生,据说也是教材的编写者之一,对考试有用,但离大家的期望较远——其实完全可以在一开始就讲——无非是考察的重点与非重点,在考试指南中都有介绍——当然这样做可能在于招生手段吧。临近考试前,据说有猜题——结果当然大失所望,好在我从不理会各种考试的猜题与押题,晚上去做了一个足浴,睡了一个大头觉。 考试还是准备作弊的,但结果是大家都彻底失望。主要原因是题量大,也有事前商量好的,比如一份试卷分成几个人做——但合作的结果并不比现实工作的合作好到哪里去!考场纪律并不是都好,有利益集团的关系户,就是抄了,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好在对各种不公平已经了然,唯有看好了自己的试卷不给抢走就是。 更坏的消息莫过于有网友说可以花钱买证……便有人骂娘,懊悔!好在一开始没有把证看很重——老老实实学习吧! 一点体会: 1.多看书,一定要把书看透。 2.若实在没时间,不参加培训也可,但最好做点题! 3.心态放正,这个证对自己的工作的加分并不大,原因在于是资格考试而非选拔考试。 4.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举一反三,不能在书里出不来。 5.习题集里的选择题很不科学,如果发现错的比较多不要丧气,认为自己水平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