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最近几年社会舆论经常把大学生这样的字眼标识在最醒目的位置,无非是想昭告世人现在的大学生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当代大学生在集体坠落的时候,他们又在扮演天使的角色。 (博讯 boxun.com) 令人鄙夷的是,带了任何铜臭与炒作的传媒都不是天使,他们不过是警犬,目的就是达到宣传自身与提高自己点击与发行量的问题。 晃眼当今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动不动就喜欢拿大学生说事,动不动就喜欢拿贫困生开刀,某些不实的报道与夸张的描述,最终的目的,反倒给高校无数多的贫困学生造成了很多心理负担。 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到了21世纪的今天,却成了施舍者与受施者之间的鸿沟,成了一种尴尬。 有时在想作为捐助人来说,你所为你援助者做的一切,都是你心甘情愿的,别人可以记住你是你的福气,记不住你也没关系,至少你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然而在这个多面的社会里,人心与人性之间最大的距离是不懂得发自内心谷底的尊重与理解,是不懂得如何换位思考。 假如捐助者可以从贫困生他们自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心态也不会变得如此不协调。出身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未来,选择明天。 当代大学生,所谓的贫困与渺小,都是他们自身不自信造成的,也是社会压力造成的。当读大学不再改变贫困学生的命运,当就业压力让无数多的大学生感到沮丧与颓废,所谓的社会捐赠或者更多的施舍者的仁慈,能否真正的改变这批学子的命运,能否真正呼唤起他们感恩的心? 这些问题的本身就带有太多有色的字眼与不公平的判断,出身的不公平,注定一部人对未来选择的局限,大学的不公平注定了学子们的冷漠,再加上社会舆论的不公平与不准确,造成了更多学生的叛逆心理。 我们当今反思的不仅仅是受助大学生为什么不还银行欠款的问题,或者是当代贫困大学生为什么不懂得感恩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无奈与辛酸不是人人都明白。真正的善良与援助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与信心,给予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自信,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可以回报你们什么。 就拿四川省高校贫困生的现状来说,助学贷款的不公与高校分配的不公,注定了这批学生的自卑。 我们只需看看中国教育部拨给重点大学的银子与拨给普通高校的银子,我们就不难明白什么叫“计划经济” 现在四川二本高校已经很难申请到助学贷款了,甚至有的普通大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打着贫困生的名义恳请社会援助。 当中国的教育产业成了教育经济产业,当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成了教育部官员们旅游的景点,成了高校弄虚作假的平台,你说我们还可以要求这些无辜的贫困生做些什么? 难道贫困就是他们的错,难道他们想“跳出农门”也是他们的错?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最大的错位就是在提升自己门面的同时,却没有与时俱进树立好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贫困的根源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的贫瘠与对未来的缥缈,一个人想吃饭,只要懂得做份工就可以了,一个人想改变命运,远远没有打份工那么简单。 至少对这批有过高等教育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而不是社会舆论打着大学生的旗号,卑鄙无耻的卖弄自己,诋毁这些无辜的学生,学生再怎么复杂,也比不上某些社会人世与舆论的攻击,与对贫困生们恶毒的利用与打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