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冰火两重天的布拖行 [打印本页]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6 23:48
标题: 冰火两重天的布拖行

     五.一去了四川布拖,去帮百蹊助学去做贫困儿童调查,布拖是我去调查的第二个地方,去之前看了很多当地的介绍和调查功略,说真的,心里不打鼓是假的,我没有尝试过负重背大包爬山的滋味,没有被跳蚤咬的满身包的经历,没有拿着脏兮兮的勺子轮番喝汤的经历。。。。。。

 

其实,这些都不可怕,我最怕自己回来之后,会陷入忧郁期,怕真正亲眼看了小说中的贫困情节而不想去面对现实的人群和生活;怕自己变的愤青;怕自己变成祥林嫂。。。最后还是决定要去,估计以后没有机会和这么多人一起去布拖了。

 

收拾行李,买药物,买给两个师傅的礼物,忙来忙去,心里没有一丝出行的快乐,反而有些难以说清的感觉。

 

4/28早上出发去成都,到缘来客栈见傅寒大哥,在缘来客栈里面喝茶聊天,见到了风儿和小鬼,不谈助学、不谈未来、不谈理想,只八卦出行的好玩的事情。

       4/29和茉莉师傅他们汇合,4/30先从成都到西昌,从西昌到布拖…,路很难走。

 

[attach]76180[/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6 23:52

布拖县拖觉镇位于布拖县南面30公里处,为布拖县五个片区之一的拖觉片区中心,在整个布拖属较为贫困的地区,布拖县最贫困的地区为衣某片区。

觉片区辖71镇,一共40个村子,39所学校,共4556个孩子就读,118名正式教师,93名代课教师。整个布拖县一共只有四所初中,一所在县城,三所在乡镇,衣某片区至今仍然没有初中。

拖觉镇中心校从一年级到初三,是整个片区唯一一间可以提供学生住宿的学校,大多数学生集中在低年级,初中生一共只有66名,而其中只有10位是女生。

29
日,最早到达拖觉的一生悬命来到了中心校,拜访了这里的老师,也看到了学生们吃饭的情景。

中心校各方面条件是片区之内最好的,校内小学456年级和初中的孩子可以住校,国家每月补助每个住校生30~50元生活费,这点钱远远不够吃饭,于是学校向每个孩子家里收取150元或者等值的400斤洋芋、四季豆作为补充。即使这样,学校也只能开两餐饭----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一般都是8人一组,雷打不动的一盆大米饭,一盆洋芋青菜汤(洋芋都是不去皮的),每周会吃到一次肉。(在拖觉还有一类普通寄宿制学校,学生不住校,但学校每天提供一顿饭,学生们每10天会吃到一次肉。)据老师说,这样的饭菜对有些孩子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在某些赤贫家庭,吃米饭是不可想象的。后来在调查中,我多次问孩子4点开饭睡觉前会不会饿,大概是因为有老师陪同,大多数孩子都笑着不回答,只有一个孩子说:很饿。

因为学校目前没有食堂,学生们都是8人一组围着饭盆菜盆蹲在操场上用餐,秩序非常好。

29
日这天下着雨,很冷,学生们就躲在学校的屋檐下,屋檐下地方不够,有的孩子就只能在雨里吃饭了,饭菜端出来很快就凉了,有的孩子后背已经完全被雨淋湿。。。

 

[attach]76181[/attach]
[attach]76182[/attach]
[attach]76183[/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6 23:54

孩子在操场上吃饭,没有碗,八个孩子围着一盆子汤和一盆子米饭,还有就是土豆,八个孩子轮流用一把勺子。

 

[attach]76184[/attach]
[attach]76185[/attach]
[attach]76186[/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6 23:58

4月30日下午,刚到达的我们就要到一个村小去看望那里的孩子,以及走访村子里的贫困家庭。

呷戈小学离拖觉镇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当我们站在车尾厢后一路颠簸至此,孩子们己放学正在河边玩耍,老师的一声吆喝,大家便背着小书包在田间飞奔而来,虽然他们的衣着非常残旧,多数孩子脚上的鞋子都己破洞露出脚趾头,可这并不影响他们那份简单的快乐,追着他们的后面向学校走去,我的心情也不禁被他们所感染。

 

[attach]76187[/attach]
[attach]76188[/attach]
[attach]76189[/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08

430日下午和阿雄、Debbie去调查,因为正是家家户户农忙种荞麦的时候,所以,村里只有年龄很大的老人在家,或者是随处可见的照顾弟弟妹妹的小孩。走了两家,都没人,太久没有调查了,晕了,赶紧电话驴子师傅说明情况,驴回话,让村里小孩帮忙去找,能调查几家是几家,然后,遇到一个老爷爷,恰好就是我们要去调查的孩子的爷爷。爷爷年龄已经很大了,不能做田里的活,在家里附近呆着。等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孩子和爸爸、妈妈、弟弟都从地里赶回来了,妈妈没有鞋子穿,打着赤脚,孩子比较内向,不怎么说话。家里没有电灯,也没有养什么牲畜,只有几只母鸡,用来换盐吃用的,家里交不起每学期150元的生活费,所以,孩子需要每天往返走山路去学校。

这个是我们去的第一个孩子的家,土墙、屋顶是用木板盖着,没有瓦,就用石头压着。这种房子到处可见。

孩子的妈妈没有鞋子穿,打赤脚,孩子的弟弟已经9岁了,今年还没有钱读书,只有等下半年条件好点再读书。

 

孩子的妈妈没有鞋子穿,打赤脚,孩子的弟弟已经9岁了,今年还没有钱读书,只有等下半年条件好点再读书。

 

[attach]76190[/attach]
[attach]76191[/attach]
[attach]76192[/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0:09:01编辑过]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13

介绍一下布拖县拖觉镇的房屋外观:

在拖觉,房子分几种:
  土墙土顶房:人居少见,多用于储存洋芋或者养牲畜。房顶用塑料布覆盖,上面用土压实,以防被风刮走。


 

[attach]76193[/attach]

 

土墙草顶房:人居少见,多用于储存洋芋或者养牲畜。在某些人口多的极贫困家庭,会有男主人或者孩子居住。


[attach]76194[/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15

土墙瓦板顶房:多见,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山腰、山顶村落占绝大多数。所谓瓦板顶,是用衫木板作瓦,用石头盖住,以防被风刮走,大多数的瓦板顶房都会漏雨,所以在室内的家具、电器上尤其是床顶都要搭塑料布防雨。

(这种房子,遇到下雨,几乎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在一家躲雨的时候,坐在火塘边,头上落雨,只好在屋子里面穿上雨衣。)

 

[attach]76195[/attach]
[attach]76196[/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17

土墙瓦顶房:多见,尤其在布拖-拖觉公路两旁多见,政府提供向每户提供价值3000元的瓦用于替代漏雨的瓦板,在某些贫困家庭的房子上可以看到瓦和木板各占一半,那是因为政府提供的瓦不够,家庭又无力承担替换剩余木板所致。

 

[attach]76197[/attach]
[attach]76198[/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18
砖墙瓦顶房:极少见,一般为富裕人家,集中成片的砖墙瓦顶房多为政府征地搬迁后补偿修建,如在洛古乡瓦都水库边因水库征地修建的。

[attach]76199[/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41

富人

有人问我哪里的富裕人家是什么样子,我在调查的第一天也有这样的好奇和疑问,于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去了两户富裕人家。

这两家都是砖墙瓦房,砖是红砖,西昌运来的,西昌2毛一块,到这里加上运费要接近4毛。

第一家正在修建,屋里还没有什么;第二家很气派,院子里是水泥地面,人畜分离,甚至有男女厕所,两幢房子有防盗门,防盗窗户护栏,室内有欧式床、床垫、沙发,板式立柜,大彩电,DVD等,地面满铺地砖。

老师介绍说,这样的家庭大多是通过开商店致富,而这样家庭(也包括干部和正式教师)都会把孩子送去县里或者西昌读书。

这样的家庭在拖觉非常少见,而且说实话,他们很快会进城的。在这里造这样的房子和进城买楼房的价格相差无几。

 

[attach]76200[/attach]
[attach]76201[/attach]
[attach]76202[/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42
富裕人家家里内部的摆设,电视、彝族漆器。[attach]76203[/attach]
[attach]76204[/attach]
[attach]76205[/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48

食物及收入:
布拖以种植洋芋(土豆)为主,所以主食也是洋芋,大多数家庭也会少量种植荞麦和玉米,他们把玉米、荞麦叫细粮;把土豆叫粗粮,这里的土不仅土层薄,而且贫瘠,除了洋芋,产量都很低,如果买不起化肥,那就只能种洋芋了。收获的洋芋大的拿出去卖了换钱,小的家人吃,还有喂猪。我去过的家庭大多在屋内墙角堆放着一堆长着长长芽的洋芋。最长的芽有两支铅笔长。我们都知道发芽的土豆是有毒的,绿色的地方也是有毒的,不能吃,可是,所有布拖的人就是这样吃的。问过几个孩子他们的家人知不知道长芽的洋芋有毒,他们都说知道。实际我们也吃了,最多一次,丛林王一下吃了七个,没事,不知道为什么。也找不到科学依据。是不是可以说是上帝特别照顾布拖人民呢?

当地居民一日两餐,上午10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唯一的调味品是食盐辣椒。而且,最普通的盐,他们平常也不放,只有家里有客人的时候才放,我们去的很多家,就是在请我们吃烤土豆的时候,专门从柜子里面拿出还没拆封的盐,他们觉得是他们的唯一可以招待客人的东西了。



 

[attach]76209[/attach]
[attach]76210[/attach]
[attach]76211[/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0:51:18编辑过]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0:56

那里的人们的经济来源很简单,村子比较靠近公路的,有人外出打工,不过因为文化和语言的问题,大多都是外出修路或者帮别人盖房子,做建筑小工,比较节约的,一次回家能带回一、两千元就很好了,一般都是带回四、五百,几乎就够半年的支出了。

一些在山里面,很难出来的人们,遇到需要现钱买东西,就是卖小猪、卖鸡,直接把家里养的鸡呀、猪呀、小羊呀,抱到集市上去换钱,到处可见,孩子和老人抱着鸡或者小羊去卖。

 

[attach]76212[/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01:09

从布拖回来已经半个多月了,最近在家里整理在布拖的调查资料和一些图片,路上有很多值得自己怀念的东西。

和我一起出行的9个人,大家相亲相爱的过了几天,在布拖的日子,我们其实一点也不难过、也几乎没有感觉到悲伤,每次晚上调查回到住的地方,肉没少吃、酒没少喝,不是麻木或者麻醉自己,而是,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其实,我们能够做的其实非常有限。

们总是以为,有人资助,孩子们都会重新回到学校,我们遇到一个女孩,上小学三年级,成绩特别好。老师也特别推荐让我们去她们家看看,遇到孩子的时候,她正在家帮忙带弟弟,我们向她母亲说明,如果有人资助她上学,愿意让她继续读书吗?孩子的母亲说“她去读书了,谁去放羊?”

 

孩子在旁边哭的很伤心,我们不知道如何收场。

 

在路上的人啊,有一天我们会笑着回家,向神诉说,这一路上的委屈。

 

 

 

 

 

[attach]76213[/attach]

作者: 却却    时间: 2007-5-27 02:10

助学,我们能做的太多,真正做的却太少。社会是个大家庭,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完善了自己,赠人玫瑰,手会有余香....

最美的风景,不在攀登之后,不在狂欢之后,而在于人间处处有欢颜。


作者: 却却    时间: 2007-5-27 02:16
谢谢楼主,告诉我们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贫穷和苦难,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那里看看....
作者: hjc1970    时间: 2007-5-27 08:42
又一次理解冰火两重天~``
作者: 川江    时间: 2007-5-27 11:00

四川的西昌,当年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地方,刘伯承元帅彝海结盟之地,自己也去过,体验过那里人民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去正视贫穷,没有人去帮助他们改变,他们自身的力量实在有限,需要有外部力量的帮助,虽然我们的力量也很微弱,但只要我们在行动,帮助就会有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7-5-27 13:14

我们应该为狐仙而骄傲。

前些日子和狐仙狠是聊了一下助学的内容,一半以百蹊、狐仙的地盘又陆续看到了这些感人的文字与图片,以及这些后面那善良慈悲心!

这一段开会回来,一路默诵《金刚经》,再与狐仙的聊天印证,方觉我辈慈善奉行当如下:

1、自己更专业。专业才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行方便般若。一切慈悲皆在举手投足间,行利乐事,做有情人。

3、影响身边人。因为专业,因为易行,影响才易推而广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7 13:16:15编辑过]

作者: 朴人    时间: 2007-5-27 14:42
想想我们的生活有多美好吧!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6:38
QUOTE:
以下是引用hjc1970在2007-5-27 8:42:39的发言:
又一次理解冰火两重天~``

冰火两重天,指的是布拖的天气。

有阳光的日子,太阳很晒,外出一定要呆帽子、涂防晒霜,就这样,我回来的时候,胳膊还是晒脱皮了。还好,脸没脱皮。

下大雨的那天,晚上开始下雪,山全部白了。

 

[attach]76267[/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6:51

卫生与疾病:

公正地说,我在布拖看到了政府在教育和卫生两个领域做出的努力,我在那里看到的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和卫生院。

但在村子里我所看到的村民大多没有什么卫生观念,大人小孩基本都不洗脸洗手,满村跑的小孩子拖着长长的鼻涕,脸上脏得看不出模样,当院积肥,人畜混居---鸡可以上床,猪、牛、羊可以满屋乱跑。。。这些不能完全归结于贫穷,主要是观念问题。在某些富裕家庭,我看到已经是人畜分居,院子里干干净净,甚至有的还建了厕所。一些在中心校读书的孩子,个人卫生习惯也比较好,一般手洗的还比较干净,衣服也比较干净。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很容易生病,我检查过7,8个孩子的眼睛,全部都患有沙眼,村子里经常可以看见大肚子的小孩,无疑都有肠道寄生虫。有病怎么办呢?当地人告诉我:对穷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挺,挺过去就挺过去,挺不过去就小病变大病,直至死亡。阿黑校长曾很平静地和我谈起他父亲41岁时就是这么过世的。。。

 

不到一岁的孩子,没穿裤子,就在到处牲畜粪便的地上玩耍。

 

[attach]76268[/attach]

一位女村民用光着的脚翻晒地上的粪肥

[attach]76269[/attach]

一个村里孩子的手


 

[attach]76270[/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6:57

一个发烧的孩子,从我们进门到离开,一直倒在地上,家人熟视无睹。(我们给了孩子糖吃,还是还是没有精神,家里人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可参考调查报告:http://www.baixi.org.cn/bbs/viewthread.php?tid=3583&extra=page%3D1


 

[attach]76271[/attach]

一位全盲的母亲,蹲在地上哭泣。
可参考调查报告:http://www.baixi.org.cn/bbs/viewthread.php?tid=3600&extra=page%3D2


 

[attach]76272[/attach]

 

一位左眼失明的女孩子,毡披里抱着弟弟,雨天,在屋内火塘边瑟瑟发抖。
可参考调查报告:http://www.baixi.org.cn/bbs/viewthread.php?tid=3659&extra=page%3D2




 

[attach]76273[/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7:08

孩子们穿的鞋子。

 

[attach]76274[/attach]


 

[attach]76275[/attach]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7-5-27 17:29
建议有BOLG的家人们转载链接。建议有网媒关系的朋友转载。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7:34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iiii在2007-5-27 17:29:05的发言:
建议有BOLG的家人们转载链接。建议有网媒关系的朋友转载。

谢谢,请同时注明,资料来源于百蹊助学,或者栖息谷。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7 17:37

随处可见,小孩背小孩。我们去的时候,因为农忙,村子里几乎只有孩子和老人。

 

[attach]76276[/attach]


 

[attach]76277[/attach]

作者: xhq    时间: 2007-5-28 13:04

再一次看到这样的纪实。

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立足自我和现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增砖添瓦吧。

感谢狐狸mm的付出与收获。祝好!


作者: 川江    时间: 2007-5-28 18:53

世界需要热心肠!助学需要你我他,请伸出大家的手,拉他们一把.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8 20:33

我和阿雄爬了两个小时的山去找一个藏在大山里面的孩子的家,路上的风景很美。

 

[attach]76384[/attach]
[attach]76385[/attach]
[attach]76386[/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8 20:38
路旁盛开的小索玛花[attach]76387[/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8 20:41

还有,孩子们的微笑,大家一起说“茄子”

 

[attach]76388[/attach]


 

[attach]76389[/attach]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8 20:49

地中海东岸的蒲公英

 作者:王松年 



 地中海东岸沙漠中,有一种蒲公英,不按季节舒展生命,没有雨,一生一世都不生长,雨来了,迅速完成生命过程。
 ——题记
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活法?
 没有雨,便将生命蛰伏于沙
 甚至一生一世都不发芽
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活法?
 雨来了,立即生长
 无论春秋冬夏
 并且迅速受粉、孕育
 还要把生命的种子播下

 奥,这是一种执著的生命
 这是一种聪明的活法
 人生如战场
 有时需要养精蓄锐
 甚至卧薪尝胆
 有时需要一股作气将堡垒夺下

 这是一种执著的生命
 这是一种聪明的活法
 寂寞炼狱
 令生命升华
 一旦登场
 风云叱诧

 朋友,你喜欢这种蒲公英吧?
 我们往往耐不住寂寞
 欲速则不达
 愿按以色列人的习惯把它送给你
 为了你兴旺发达

或许,那些山里的孩子,就象这蒲公英,生命力强,在贫瘠的土地上,努力适应和生存,只要一点点水和希望,就可以让他们舒展生命。

谢谢这次和我一路同行的驴子(一生悬命)师傅、茉莉师傅、丛林王、老堂、阿雄、泪零、烟波、DEBBIE、鱼儿,还有帮我背包,一路拉着我下山的苏呷老师。

谢谢大家提供的照片。

有机会,再一起出去。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28 20:55

说明:此次的布拖之行,是百蹊助学的组织者和协调组义工一生悬命和茉莉发起的。我们此行共10人,其间所有路费、个人外出保险费用、在布拖的住宿及各种花费,均AA制自行承担。

具体的一些路上的花絮和八卦新闻,大家可以到百蹊助学去查看。

百蹊助学:

http://www.baixi.org/bbs

具体布拖的调查报告和出行记录,大家可以到“实地访查工作版”查看。

从布拖回来,我们后续准备做三件事情:

1.资助此次100%入户调查并符合资格的孩子,大概100名左右;

2.为拖觉中心校的孩子募集鞋子;

3.为了提高当地女童的入学率,我们计划开始“女童班”。


作者: 午夜狂奔    时间: 2007-5-28 21:07

楼主的每一张图片都深深的震憾着我的内心深处,在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这样的孩子,感谢楼主,是您辛苦的不远万里,带回了这些图片,让我们感到汗颜,能允许我们加入到您的行列中去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8 21:52:34编辑过]

作者: 我的小镇    时间: 2007-5-28 22:09

哈哈 我也来报到了!


作者: 我的小镇    时间: 2007-5-28 22:38

该帖我转在:http://www.gesanghua.org/(格桑花新闻网)

格桑花论坛:http://bbs.gesanghua.org/dispbbs.asp?boardID=16&ID=28137&page=1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30 16:05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的小镇在2007-5-28 22:38:04的发言:

该帖我转在:http://www.gesanghua.org/(格桑花新闻网)

格桑花论坛:http://bbs.gesanghua.org/dispbbs.asp?boardID=16&ID=28137&page=1

谢谢小镇﹐接下来﹐我会把我们10个人出行的记录全部发到栖息谷和格桑花。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5-30 16:07
QUOTE:
以下是引用午夜狂奔在2007-5-28 21:07:17的发言:

楼主的每一张图片都深深的震憾着我的内心深处,在现在这个社会,还有这样的孩子,感谢楼主,是您辛苦的不远万里,带回了这些图片,让我们感到汗颜,能允许我们加入到您的行列中去吗?


我们后续还会有去布拖调查女童班的计划﹐还有实地发放鞋子的计划﹐欢迎你的参与。


作者: 正午    时间: 2007-6-1 15:38

狐狸MM辛苦了,看了照片和你写的文字,无语中……

心痛哦!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2 16:31
歡迎正午﹕)
作者: 宇宙青鸟    时间: 2007-6-5 14:27

真的是很心疼这些孩子。再看看我们城市里的小皇帝们、小公主们,有书读,吃好的穿好的,却不懂得珍惜,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攀比上,花在玩乐上,什么时候这些孩子才能长大呢?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5 17:21

呵呵﹐没钱有没钱的痛苦﹐有钱也有有钱的烦恼。

或许﹐幸福就是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和别人分享﹐自己开心﹐别人快乐。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5 20:05
百蹊助学网第十二批贫困学生(小学、初中组)资料认捐发布(6月7日上午10:00开始认捐)

认捐时间: (以实际发布认捐日为准)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上午10:00  (以论坛时间及认捐义工开放锁定时间为准)


认捐地点:百蹊工作论坛:『 助学工作版』 
http://www.baixi.org/bbs/forumdisplay.php?fid=11


请直接回复该认捐资料发布帖(资料贴将附在本帖下面)。



本次认捐发布资料将有来自四川布拖共计40名贫困学生,均为小学,初中,项目。(届时以实际发布数量为准)

布拖行走纪实(完整篇)http://www.baixi.org/bbs/viewthread.php?tid=3846&extra=page%3D1


认捐前请您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

认捐程序

一、在百蹊捐书助学论坛注册一个ID;(为防止恶意广告,论坛设置了注册一小时后才能发贴,请谅解)

二、仔细阅读在『 助学工作版 』──>【助学资料发布区】里注明状态为待认捐的资料,选出你要认捐的孩子。

三、认捐时我们会在『 助学工作版 』论坛发布认捐公告,并在此公告后列出可以认捐的孩子的链接

四、请在此公告后按以下格式跟贴:
1、认捐学童的编号和姓名:
2、捐助期限:至小学毕业、至初中毕业、至高中毕业
3、您的邮箱地址:
4、您的联络电话:
5、其它联络方式(QQ或MSN等)
6、您从哪里知道的百蹊?
7、您所在的城市
五、初步确定您认捐成功后,百蹊义工将给您电话,您电话确认后,正式成为该个案的资助人。若无法联系,您的认捐将被取消。我们将联系第二跟贴该个案的网友,重复此步骤。

六、认捐确认后,【助学资料发布区】的学童资料的状态将会改为“己认捐”

七、认捐完成,百蹊将会给您发送进入【助学个案管理区】的密码,开始进入正常资助的管理联络工作。您可以随时到【助学个案管理区】查阅你资助孩子的最新资助进度。


【认捐注意事项】

1)对于无论何种个案,调查人员享有第一优先权
2)对于初中小学个案,除调查人员外,不存在其他任何优先权
3)对于高中个案,团体认捐具有第二优先权。独立认捐一个孩子的享有第三优先权


【认捐要求】
1. 您的认捐将意味着承担您所承诺的资助责任。
2. 在资助过程中,如发生联系方式变更、收到反馈信件、终止资助等情况请及时通知我们,保证和百蹊的顺畅沟通。
3. 请您务必留下稳定、方便、有效的联系方式,如固定电话,手机。
4.资助人汇款后,请通过论坛发帖或邮件等方式通知百蹊,若资助人没有通知,且学校方面反馈没有收到汇款,在一学期后仍无法通过资助人提供的联络方式与其取得联系的情况下,视为资助人自动放弃资助行为。


【问题实时解答】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您:

1. 在百蹊工作论坛发帖询问
2. 百蹊论坛组值班qq(550108870 )
3. 论坛站内短信
4.建议您认捐前,先看:资助人(或者拟资助人)须知
http://www.baixi.org/bbs/viewthread.php?tid=1174&extra=page%3D1

【免责声明】

百蹊的运作程序和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中,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了一些失误个案。比如:认捐人汇款后该学生仍然可能存在辍学、退学等意外情况,而汇款往往无法退回给资助人。提请网友认捐前事先考虑到这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由此而给资助人造成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百蹊及义工个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我们也承诺会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8 20:15

到目前为止,还有两个孩子未被资助:

编号:BX070227
姓名:阿车则子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199506
就读年级:小学四年级
助学金:200元/学期

调查报告: http://www.baixi.org/bbs/viewthread.php?tid=3935&extra=page%3D1

编号:BX070232
姓名:张木国(户口本名字:且沙日吾)

性别:男
民族:彝
出生年月:1990129
就读年级:初中三年级
助学金:200元/学期

调查报告:http://www.baixi.org/bbs/viewthread.php?tid=3940&extra=page%3D1

想认捐的,请注册后,在这里跟贴:

http://www.baixi.org/bbs/viewthread.php?tid=4017&extra=page%3D1


作者: dyrsyl    时间: 2007-6-10 11:24
谢谢楼主,告诉我们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贫穷和苦难,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那里看看....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10 14:17
QUOTE:
以下是引用dyrsyl在2007-6-10 11:24:09的发言:
谢谢楼主,告诉我们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贫穷和苦难,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那里看看....

欢迎你。

昨天晚上看湖南台的《变形记》,看到金达世杰看到一个10岁的小女孩自己撑起一个家的时候,孩子因为200元钱下跪感谢的时候,他震惊了,是啊,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想像的,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作者: jiakai    时间: 2007-6-11 15:05
多次去过凉山,但一直未深入,看到这些为自己惭愧!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11 15:42
QUOTE:
以下是引用jiakai在2007-6-11 15:05:24的发言:
多次去过凉山,但一直未深入,看到这些为自己惭愧!

如果有機會﹐欢迎您帮我们做复查和监督工作﹕)


作者: foxgrace    时间: 2007-6-11 15:44
此次發布的40個孩子均已得到資助﹐謝謝大家的關注。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