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硕士毕业三年

[复制链接] 11
回复
23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9-18 12: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硕士毕业三年

                                    

李守智(原创)

            转载联系:nearport@yahoo.com.cn    QQ:13867615


    
我想把《硕士毕业三年》作为书名,当然还没最终确定,今天先以这个名字作序,算是为这本类似自传但又不同于自传的书开个头。
    
写作,是我从上小学就有的爱好,很高兴自己能一直坚持到现在依然有写作的冲动。当然,我并不属于那种特有写作才华的人,没有特别扎实的文学功底,没能将各种佳辞绝句烂熟于胸出口成章,也不是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那样去虚拟很多故事和情节,创造一些唯美的词句和故事,我崇尚一种简单的自然的习惯性的写作,忠诚于真实的内心世界,用最真挚朴素的语言叙述生活,记录人生道路上的起起伏伏、点点滴滴,感悟其中的喜怒哀乐。
    
虽然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但人的生命周期却大致相同;虽然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差异,但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阶段或处于同意年龄阶段的人对很多事物的感悟和反应却大致相同。所以,尽管写的是我个人的故事,但反应的却是我们这个时代这种成长经历的人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相信能引起那些经历过的人们的些许共鸣,这些记录也就有意义了,或者让那些正在路上的人们从中吸取教训,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人将自己的一生浓缩为一部自传,这在以前这或许是名人才有的专利,因为他们的人生可圈可点,他们改变了社会的方向或加速了进程,有人自作转以永垂史册,有的是后人做转以示怀念和学习。但即使是普通百姓,甚至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在生命达到最后一刻,也会在心里盘点自己这一生。然而,那些都是历史了,今天出书写自传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丰功伟绩或者文采过人,娱乐明星们记点流水账也能出书而且卖得很好,尽管写的是平凡事却让人民看到来之不易的真实,普通百姓也能成为草根作家,虽然普通却也耐人寻味。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关键时期转折点,但每个人又有所不同,有的是儿童时期,有的是中学时期,有的是大学时期,然而对于我来说,研究生毕业这三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我花了三年才基本上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这个过程显然比同龄人长了太多,这也说明了我走的路比别人多,当然不一定是弯路,但是的确辛苦很多,我付出了很多,失去了很多,我收获的有形的东西很少,更多的是沉淀在心里的无形的东西。不管是失去还是得到,是付出还是收获,我都将它们视为财富,我将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且我还庆幸我坚持了下来,我没有完全丢失最宝贵的自我的东西。
    25岁,一个到老不老青黄不接的年龄;经济学硕士,一个到高不高到好不好的学历;生在农村长在学校以后要生活在城市,一种很尴尬的处境;外表冷漠,内心狂热,一种很矛盾的个性;欲望很多,有点思想,有点能力,却缺乏开拓和冒险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一种很迷茫的人生状态,这一切注定了我的过渡时期要比别人长,要曲折,但对于未来我还是充满了信心。
    
记录生活,感悟人生,邀你你一起分享!

    
我那幸福又苦闷的青少年(
1979-1997
    
懵懂的七年大学生活(
1998-2005
    
挑战极限:三年十二份工作(
2005-2008
    
邂逅的几个男人(我与两位苟总的故事、我和阿杜之间那点事、游总、孙总、游总)
    
我在坚持什么:磕磕碰碰的求职路
    
我的娱乐梦想
    
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地震
    
我决定妥协和堕落了?
    
自我大剖析(虚荣、势利、清高、自恋、自卑、能力、敛财、聚财)

沙发
发表于 2008-9-18 14:15: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关注. 希望看到你的作品~
板凳
发表于 2008-9-18 22:10:25 | 只看该作者
[em17][em17]
4
发表于 2008-9-19 08:36: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出书写自传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丰功伟绩或者文采过人,娱乐明星们记点流水账也能出书而且卖得很好,尽管写的是平凡事却让人民看到来之不易的真实,普通百姓也能成为草根作家,虽然普通却也耐人寻味。

写的很通畅,文采很好!

我刚硕士毕业一年,希望看到您的作品

5
发表于 2008-9-19 14:32:04 |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什么时候有续?
6
发表于 2008-9-24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等了这么久都没出??

7
发表于 2008-9-24 15:04:47 | 只看该作者

12份工作?

厉害!

[em05]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12:13:15 | 只看该作者

                           懵懂的青少年(1986-1998

                                              ——《硕士毕业三年》第二章

李守智(原创)

            转载联系:nearport@yahoo.com.cn    QQ:13867615

 

比起童年,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就要深刻丰富得多,但现在回想起来,总的感觉就是懵懂,虽然这应该是所有人青少年时期的特点,但是我的这种色彩似乎更重一点。总的来说,我这十二年过得比较平顺,没有像有的孩子那样坎坷多磨,甚至连很多孩子都有过的青春狂躁期和叛逆期都没有,好像未老先衰,特别能体谅父母的苦衷,特别懂事,尽量不惹是生非,努力搞好学习,尽管我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长大要上什么大学或者什么从事什么职业,所以搞得自己比较没有个性,每天重复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好在我还能乐在其中。

小学六年,就像算命先生所说,充分展示了我的读书天赋,六年下来一直名列前茅。尽管班上通共也就是二十多人,但我上的是农村最基层的乡村小学,教室破旧不说,师资还不强,一个老师可以上几个年纪几门课,有时候开学都快一个月了教材都还没到,每天步行好远去上学,离了课堂基本上不碰课本和作业,课余时间基本上被农活和家务挤占,因此我的成绩和那些学习环境优越的孩子们相比起来已经实属不易。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都有点难以相信,但就这样小学六年就在奔波于家务与学习之中轻松充实又充满着优越感度过。

这种优越感在初中时候就消失了。由于我小学时候显示了较强的读书天赋,于是父亲就开始重视我的学习,为以后通过读书走出农村奠定基础,所以我没有顺利成章地进入乡中学,而是进入了镇重点中学。当时就两个班差不多100人,哲理汇集了来自8个乡差不多100个村子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谓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竞争异常激烈。

第一次离开家那么远上学,而且是住校,可以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但初中课程已经和小学的课程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由于离家住校很不习惯,课程多难度大,而且一个比一个强,我比较封闭的个性很难适应这种环境。我的智商似乎下降了很多,尽管我非常刻苦,结果依然是成绩平平,初中三年似乎我一直没领先过,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追逐中,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学得那么刻苦,我花了将近三年才适应初中生活,好在第三年的时候我终于有点开窍了,找回了一些自尊和优越,以较为满意的成绩毕业,也跟进一步坚定了父亲支持我求学的决心。我很庆幸我能坚持下来,封闭让我没有染上不良风气,封闭让我坚持,但最后班主任给我的评价依然是比较刻苦,始终不肯送我一个聪明的名号,尽管后来也有很多人夸过我聪明,但初中的时候我的确是在走“笨鸟先飞”的路线,现在想来老师的评价还是很客观准确的。

有了这三年积累的基础,不只是适应了中学学习模式总结了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适应环境的经验。高中的时候经过各方努力,我又以笨鸟的姿态进入了我们遂宁最好的中学,可想而知压力和竞争比起乡镇中学又上了一个台阶。但有了之前三年的积累,我已经学会适应和调整。

第一学期我还是有些不适应,毕竟是全市最好的中学,同学们很多是高干或富家子弟,有扎实的学习基础,其他从乡村出来的同学也是百里挑一,很多同学都有明显的优越感,很看不起我这个从乡下来的其貌不扬的家伙。在这种压抑和适应中,我第一学期办起考试只拿到了60多个人的27名,但这已经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也让我对自己的实力和别人的情况有了底,后面的走势让我都没有预料。除了物理有点扶不上墙,除了有一次意外,我的成绩基本上能稳定在班上第十名,虽然不是特别拔尖,但这对于我们从乡下来的孩子已经很容易了,毕竟是高手如云,这让很多之前很有优越感的城里同学都刮目相看,特别是我的化学成绩,不只是在班上甚至是全年级都名列前茅。

三年的高中生活虽然很枯燥乏味压力还很大,但是我还是很享受这种生活,很充实,还赢得了尊重和荣誉,而且当时所有同学都没日没夜底埋头苦学的时候,我还能每周六忙里偷闲溜出去在简陋的录像厅接触到香港电影,接受“艺术”的熏陶,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足以成为我一周枯燥学习的动力。

直到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我已经站在了大学校门口了,一只来自最基层农村的丑小鸭,马上将迎来改变人生的大转折。我这样说或许回让人觉得很幼稚可笑,很多人都明确辛辛苦苦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享受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拥有社会地位,以高姿态顺利地进入社会。但我当时的确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觉得校园可以让我躲避日晒雨淋肩挑背磨的农村生活,而既然躲在安逸的校园,就有责任去努力追求好成绩,也为自己赢得那点可怜的尊严和虚荣,所以我很享受校园生活,并非因为我天生喜欢读书,并非因为我有明确的目标,我只是知道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懵懂地知道它可能会改变命运,因此对于后来到来的幸福的大学生活我甚至有点措施不及有点难适应,以致我的大学生活依然有很强烈的高中生色彩。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6:59:11 | 只看该作者

                        七年安逸的象牙塔生活    

——《硕士毕业三年》第三章

李守智(原创)

            转载联系:nearport@yahoo.com.cn    QQ:13867615

 

都说大学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对我来说是这样,也不是这样。一方面,大学生活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和平台,尽管事后发现带来的变化远远不如预期,甚至大失所望;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提高我多少,当然除了一些专业技术和能力,但更要命的是决定我命运的性格并没有多大改观,当然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势利,如果单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有些改变不一定是件好事,甚至是在扭曲和压抑个性。

我的大学生活比别人的更像象牙塔,这似乎有点难能可贵,毕竟如今的现实是,很难找到一些与世隔绝真正单纯的地方,即使是中小学甚至是以往人民向往的清净胜地,或多或少都充斥这一些社会的东西,或时尚,或低俗,或肮脏。然而我的大学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中学生活的延续,封闭单纯依旧,只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似乎更轻松更享受。有了之前打下的学习基础,可以比较轻松地应付功课,这是只要自己愿意做就能做好的,不取决于其它因素。我可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暂时抛开家庭的琐事眼不见心静,暂时不用面对如洪水猛兽的就业压力,在不影响和伤害同学的前提下也无须迁就同学的看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大家的大学生活应该都是色彩都差不多,但是内容却千差万别。我的不同点在于:

我不逃课,而且尽量不迟到早退,上课尽量不开小差打瞌睡,认真记笔记,积极完成作业,在没有特别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再枯草无味管得再松的课程,我都能坚持做到这些,开始是小心翼翼使然,后面就成了一种要求完美的习惯了,上课是学生的工作,关键是我除了上课好像也找不到什么事情做。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做到这些是很正常的,没必要在这自我标榜称赞一番,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没逃过课,没挂过科才是一件不齿的事,传说那样的大学不算真正的完美。

我不爱参加课外活动,我不知道是真不爱运动还是我的自卑在作祟。其实我还是偶有运动,但是不那么频繁和剧烈,这方面可能是我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个子不高身体不壮,没什么强项,所以不想去参加深受大家喜爱的足球和篮球运动。这样的话我就少了很多娱乐和朋友,不会大家相约去外面看各种比赛,不会呼朋唤友喝得酩酊大醉深夜才归,少了很多放纵就少了很多共鸣和乐趣,所以我和同学保持一种看似亲密其实很难融合的关系。大学生活最大的败笔就是没什么真正的朋友,不管是能在一起开心发泄还是能真正知心的,我有时候自己都有点讨厌自己那种似冷非冷,不痛不痒的性格。

除此之外,我还不喜欢打牌打游戏逛街,看起来真的是王牌级的乖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上自习,最大的兴趣就是经常从图书馆借来一大包小说,过足上高中不能过的瘾,而且我还很挑剔,不看金庸等武侠类也不看琼瑶等言情类,在金庸剧琼瑶铺天盖地的时代这实在难得,如果没有这些小说,我也受不了枯燥乏味的“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这就是我看似认真其实成绩不怎么样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爱好足以让我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不出校门,那就是周末学校礼堂的几部电影,这足以成为我打发周末甚至是一周的期待。这个习惯我一直沿袭了七年甚至到毕业后,按每年35周,每周四部计算,这么多年下来也有近千部的积累,这让我的文化品味提升艺术鉴赏功力大增,现在写起娱乐八卦评论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大学都要坚持在礼堂放电影的原因吧。电影院曾经是大学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很多人美好的回忆,尽管网络时代让学生们可以足不出户也不花钱就能看遍各类大片,但我还是喜欢学校电影的感觉。虽然音响视觉效果无法和豪华影院相比,但是特别空旷,没有外面那么浓郁压抑的商业气氛,更重要的一点是便宜,而且除了看到很多高调宣传的大片,还可以欣赏到很多名不见经传却真正很经典的影片。喜欢看电影,是因为在黑暗空旷的大厅里,我可以完全忘掉自我,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烦恼和不快,还可以尽情去体味别人的人生,就像演员一样可以转换各种角色,体会个中艰辛,这样自己的人生也能变得丰满,还可以看到各地风土人情,学习很多新鲜事物,感受人间百态,电影真的是一件看似无形却非常有意义的商品,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越发达越进步越离不开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乏味又轻松的大学四年就过去了,我还没真正成熟就要开始面临就业,步入真正的现实社会。所以我诚惶诚恐,一边准备考研,一边战战兢兢地尝试自谋生路。同学们也如惊弓之鸟,毕竟不是那个大学生很值钱的年代了,无忧无虑地过了二十年,曾经自以为已经成熟其实还很弱不禁风,有人开始谋划未来,有的开始计算自己是否能毕业,有的开始和恋人和密友互诉离别衷肠。我没恋爱过,也没什么铁哥们,所以没觉得毕业多么伤感,倒是在寻觅自己何去何从。好在我考上了研究生,还可以有三年时间暂时缓冲这种压力,当时很多人考研的心态都差不多,并不是多么热爱自己的专业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只是想在残酷的现实中为自己增加一点竞争砝码,同事再逃避享受三年,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社会。

就这样,大学四年很顺利地过渡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但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可以苟延残喘暂时躲避在校园,继续享受一下天真无邪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不断提醒自己,已经不小了不能再“执迷不悟”,现在只是暂时过渡,一定要多为将来考虑多做准备。在这种不断提醒有不断“堕落”的徘徊心态中,我延续中我的大学生活。

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和以前差不多,但氛围已经变了很多。同学们都更加成熟,学校管理更加松散,大家过着办社会化的校园生活。有的成家了,有的谈恋爱了,有的在工作了,除了上课,大家很难聚在一起,同学关系淡了很多,我也变得更加孤独寂寞了。

总的来说,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让我成熟了不少,虽然不像在外面工作的同学沧桑那么多,但我对未来不再那么恐惧和茫然,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升。然而对于形势,对于未来并不十分乐观,现在的社会是专业不算什么,学历不算什么,到底什么算什么心里都没底。

我能用自己所谓的“高”学历敲开多少家大门,能掘到多少金,如何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换,如何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我将如何度过毕业后三年的过渡时间,这些问题我将在后面做详细分解,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由于写作都是在上班边角时间一气呵成,没来得及精雕细琢,粗糙之处还望大家见谅,有机会整理成书供大家读阅。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4:31: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份非正式工作

                                 ——《硕士毕业三年》之第四章

李守智(原创)

            转载联系:nearport@yahoo.com.cn    QQ:13867615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非正式的而且非常短暂。

说来很惭愧,都快25岁了才开始从事一项工作,也就是说第一次挣点钱来用,之前一直都是靠父母供养着,尽管我对家里也有“贡献”,父母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但我一直觉得挺郁闷的。

 刚上大学我就暗暗在想,课余一定要找点兼职来充实生活贴补家用,虽然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我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用父母的钱我一点不快乐甚至有罪恶感,很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点家教、促销之类都可以,再或者更艰苦一点去参观当服务员洗盘子也未尝不可。

但母亲坚持说不要我这么辛苦,也不想因此影响学习,但这些对我来说不是真正的困难。我来自农村,虽说没吃过太多苦,但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也不叫苦,然而事实上,我却最终只说没练,七年了也没去尝试过。事后我也仔细分析过原因,终究是“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人生”,我的一些性格和态度为我后来曲折的就业路埋下了伏笔。

我是一个对环境和变化很敏感很有思想甚至是创新的人,但致命的弱点就是软弱,或者说没有勇气和魄力去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并且干预承担风险和失败的考验。从后面的经验看来,这种性格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让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既没有能力去实践,也没有那么好的命有很好的平台和机遇顺水推舟,再或者能遇到伯乐来开发利用和驾驭我。

总之,说了那么多废话,总结一下我没有去实施我的简直计划就是:爱慕虚荣,放不下所谓的身价;其次就是懒惰,沉迷于享受安逸的校园生活,不知不觉养成了“好逸恶劳、贪生怕死”的恶习,丢掉我的勤劳善良的农民本分。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少不入川”鼓励年轻人走出盆地去的原因,当然我不能自身的劣根性归结于自然地理,毕竟四川也是人杰地灵,很多人在四川也成就了事业。

废话至此,言归正传吧。

我生平第一份工作在大学生活最后一学期姗姗来迟,让我最后的校园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一边要完成头痛的学位论文,一边在不断物色未来的去向,形式上忙碌,内心却很空虚迷茫。就业形势一年不如一年,即使你抱着个硕士学历也无人问津,看着周围的同学陆陆续续签了“卖身契”,自己的心情就像春楼里没有市场的妓女的心态一样,每天打扮得花红柳绿却无人问津,面子上很挂不住,心里更是为前程担忧。

好在我之前搞定了一个OFFER,虽然不怎么满意,但是先将就用着在从长计议,至少看起来不会太落魄。它是一个高校在都江堰的分校,学校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地理位置也让我又爱又恨,领导急着喊我签约,我却优柔寡断犹豫再三,于是使出缓兵之计,答应先代点课,等毕业时再签约,这样一来既让我有所收入,也不至于被束缚,还有时间去另觅“新欢”。

由于自己的学习任务繁杂再加之上课地点较远,我请求学校把我的课集中在星期四星期五连续上完十二节课。每周四早上起床匆匆忙忙从成都赶往都江堰,上完六节课,在都江堰住一晚上,星期五上完六节课再赶回学校。

这份非正式的短暂的工作,对我的考验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要去适应环境。我是属于那种多愁善感的,换个环境心情就会忧郁,特别是晚上,一个人住在宾馆里很寂寞,很害怕早上睡过头错过上课时间。世人向往的风景秀丽的都江堰并没有让我心旷神怡,反而让我心如潮水。从繁华大都市来到一个养身胜地我更多感觉到的是失落,这点证明我还年轻,还有点不甘寂寞,所以我最终没有选择去都江堰工作。之后我父亲一直在埋怨我的选择,稳定受人尊敬的教师,风景如画空气好房价低的都江堰,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将是多么安逸舒适的生活呢,这些都没能打动我,这种埋怨直到20085.12大地震后才彻底停止。

其次是从学生到教师的转换。之前自己一直是坐在下面听课的角色,而且二十年如一日,我很享受很轻松,喜欢就多听一点,不喜欢就少听一点,当我还在留恋这种感觉的时候,我已经不知不觉被推到讲台上了,真的要开始人生角色的转换了。教师有时候就像导演,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一刻不得闲,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都要组织学生完成学习,或者是比较合理地打发掉上课时间,总之不能让学生找不到事情做,或者自己找不到话说,完全没有了之前当学生的那种享受和轻松了。所以在第一次上讲台之前,我彻夜难眠,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应付这种状况,我诚惶诚恐,甚至刚开始还语无伦次,但是我自己已经把自己逼上绝路了,除了往前走我别无选择。

再次就是我接了一门不是我专业课的课程,统计学。我数学功底不差,学这门课没什么压力,但是要讲课就吃力了,我更喜欢能自由发挥轻松点的课程。再加上授课对象只是大专生,素质良莠不齐,很多都是被高考刷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进来“镀金”的,所以上课场面非常壮观。有人在桌下偷偷玩着扑克,有人仅仅出出上厕所就像赶集一样,有的打扮时髦的女生却拿着颇具古典韵味的十字绣在绣花,其它的窃窃私语的小动作不在少数,偶有一些学生听课,更多的也是一副茫然无辜的表情望着我,能听懂的极少。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可对他们来说的确太难,另一方是因为我看起来太年轻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强迫他们学习,而且授课经验不足,不知道怎样去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态。

最要命的是我平时说话太多嗓子就发炎疼痛。每天把同样的话连续说三遍,连续两天,每堂课都必须喊着润喉糖才能勉强维持,每周星期五我都是拖着身心戒备的身体回到学校。这样的教师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这样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我很庆幸自己没有盲目迷信高校和大学老师表象,否则真的进去了只会是欲哭无泪。

看在钱的份上我还是坚持了两个月,虽然我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辈,但真的自己去挣钱还是觉得很艰辛,幸好我之前不浪费父母的钱养成很节约的习惯,对于自己挣的钱我更是舍不得花。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好处是自由悠闲,其实这些都是假象,教师子所以让人尊敬更是因为他的清贫,他需要实实在在的才华真刀真枪去拼,课堂上如此,备课也是如此。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决定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只能是短命的。虽然我也尽职尽责,但总还是有点误人子弟的感觉。当时那个学校管得不严,我每周都是上课前一晚上才用笔勾画一下第二天要讲的内容,由于忙着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没时间去备课,讲台上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加临场发挥,所以三个月后我找到工作要求我开始试用的时候,我就找了替身帮我完成后续任务,仓皇逃跑。

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短暂,非正式,成为我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让我收获颇多,但顶多只能算是完成了我在大学期间一直跃跃欲试的兼职梦,只能算忙里偷闲去增加了点经历,感受了一个全新的角色,挣了点零花钱,仅此而已,对于未来职场的血雨腥风,那只能算是演习,当时岂能想到后来的职业路会走得那么曲折艰难呢?

敬请关注下一章《出身未捷身先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