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加入
快捷导航
打开微信扫一扫
搜索
家园
BBS
个人中心
Space
本版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加入
当前位置:
»
家园
›
学习
›
修炼成长
›
帖子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修炼‖成长精华]4月19日《唐评曾氏家书》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34
回复
9835
查看
地平线
地平线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10
楼主
电梯直达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19 12:35:0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看这本书,主要是看唐浩明的评点,毕竟是白话文,容易理解,看得快。涉及到评点的内容再回头去家书里寻找相关的片断,也挺好。所以读书笔记摘录的内容主要是唐浩明的评点。
当今世风日趋浮躁,人皆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日之间便发大财、居高位、享盛名,不愿意去做长时期的累积功夫,尤其不愿意去从事道德心灵方面的修炼,认为那些都是虚的假的。其实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世风也不见得比今天醇厚得很多,这可以从当时人写的书里看得出。但是,就在那个时候,也有一些人,他们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修身务本,储才养望,在天时未到之前,努力准备着,一旦机会来临便能很快把握住,捷足先登。曾国藩、左宗棠、罗泽南等人都是这一批人的突出代表。
看到这一段,想起当今中国很让我佩服的三位企业家: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都是在中年才开始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抓住了机会一言蔽之,有多少和他们同时代的公司辉煌后又倒下了,才让他们浮出水面!
信息时代使人们得到信息更容易了,而心态也更浮躁了。很少人可以耐心地看一篇长文,更少人可以静下心来写长文;热衷于下载了一大堆的资料到自己的硬盘,真正认真看了一遍的未必有十分之一。。。。
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要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应该铭记在心。
曾氏六弟考试成绩不佳,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怨天尤人,大发牢骚。
为此,曾氏告诫六弟:小试不售便发牢骚,实为胸襟不宽、志量太小的缘故。君子之立志,不在一己之荣辱得失,而在有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
“民胞物与”,出自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西铭》,意为人类万物同为天父地母所生,实与自己同出一源,故而都应该爱护。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 天下》,这是儒学信徒的一种理想人格,意为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
志向决定了作为。
多从自身找原因,怨天尤人就失去了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曾氏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皆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差失严加鞭怠,毫不留情,甚至不惜骂自己如猪狗,而且还和好友互相传看,以达到监督的作用。曾氏还为自己定下日课,就象一个规矩的小学生、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似的,他每天严守课程表,一丝不苟。
他将自己过去的一切不合圣贤规范的东西譬为昨日种种之死,而将一切合于圣贤规范的东西譬为今日种种生。自号涤生,即:涤旧而生新。
只有对自己的严格训练,才能有常人没有的能力和素养,才能做常人做不了的事业。
收藏
0
分享
有用
0
无用
1
回复
举报
扬子
扬子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23
沙发
发表于 2003-4-19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象地平线兄这样把读书思考贴出, 私下以为才是栖息谷真正的可贵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胡涂
胡涂
当前离线
总管家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2-11-19
板凳
发表于 2003-4-19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大家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想,自己的所得,这样才更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xtycwx
sxtycwx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3-27
4
楼
发表于 2003-4-19 21:45:0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感觉是在说我,我就是下载了有40G的资料,还没看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仲锋陵
仲锋陵
当前离线
贵宾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2-12-14
5
楼
发表于 2003-4-20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一直以此要求自己。但有一困惑的地方请大家指点。当我志存高远,怕自己好高鹜远;当我脚踏实地时,怕自己太过老实,失去了变化和灵活性。这其中要如何把握?大家有何好的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地平线
地平线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10
6
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3-4-20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才可以去想未来。
把眼前的工作做好了,你对那些影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面的因素的才会认识得更加清晰一些,如:自己的能力兴趣、所做职位的特性、所处行业的情况等。
如果眼前的工作的做不好,总是去计划和想象未来,很可能是在通过对未来的幻想来逃避现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neilli7438
neilli7438
当前离线
交流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4-14
7
楼
发表于 2003-4-20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哥们,曾国藩家书我也读过。实际上大家知道在南京攻克以后,曾国藩的处境和唐朝的郭子仪差不多。郭老先生晚年声色自娱,对朝廷表明自己“无所隐讳”。曾国藩老先生是道学老头,不会出这样的计谋,只好写这个家书,向皇帝老儿表明忠心,剖白于慈僖她老人家。此举不但有韬光养晦,洁身自保的意思,更可免去朝廷的猜忌,实在是牛招!!!!!!
自从曾国藩那个好大喜功的混蛋弟弟给他到处惹祸以后,该老先生就开始琢磨如何处理好和清政府的关系,保持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作为思考的结果,《曾国藩家书》问世了,效果是明显的嘛,塞住弄臣的口,顺便还教育自己人,说不定还能在后世弄点虚名,何乐而不为???
我一直猜测,以曾国藩老先生的功业,定力和修为,教训子孙的家书,放在祠堂里就可以了,何必小题大做,发行于社会呢?我觉得曾国藩老先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儒,绝非沽名钓誉之徒,他的一贯作风似乎也不是这样。
厉害就是厉害,好厉害的买静求安的损招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扬子
扬子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23
8
楼
发表于 2003-4-20 20: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此类招数示静求安,个人觉得怕是有些牵强.
政治场上的大博弈, 大概不必靠此类招数,或者靠也有限.
个人浅见, 吼吼 !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xum
xum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25
9
楼
发表于 2003-4-21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写家书的动机如何,曾国蕃的修身、立志、察人、断事,确实令人佩服,建议同志们有时间看看,做事先做人,此君确实了不起,毛泽东早年曾言,近代人只服曾国蕃。可惜市面上大多是一些好事之徒所写的曾氏某某,缺乏大家作品,建议还是看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地平线
地平线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10
10
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3-4-21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修炼‖成长精华]4月19日《唐评曾氏家书》读书笔记
neilli7438老兄,你对曾国藩家书的理解,我不是太认同。
你指曾国藩的表忠心行为,确切的说是指《曾国藩家书》的结集出版,而曾国藩的家书并非是为表忠心而写的,也不是攻克南京后才写就的,是日积月累写下来的。至于我们有没有必要读,我觉得唐浩明在序言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而且即使是曾国藩为了表忠心而出版家书集,我觉得也是正确的,曾国藩本来就是忠心的,用适当的方式让高层领导明白他的忠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曾氏才能继续获得信任和权力,以做更多的事情。
事实上,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仍然做了很多为国为民的事情,尤其是在当时这么封闭的环境里,大多数朝廷官员仍然不知道世界变化的时候,他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的构想,并在权力范围内加以实施,包括选派留学生去美国留学(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批留学生后来在张之洞大搞洋务运动时也发挥了不少作用的,还有鼎力支持筹办江南造船厂等。还有,我影响特别深的是,他的长子纪泽三十岁了,还逼他要学习英语,后来成为了中国驻英大使,成为当时少数懂得西方规则的中国官员,使他在与俄罗斯的新疆谈判中,为中国争回伊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浏览过的版块
驴游食街
读书评论
休闲大院
Copyright © 2002-2014
栖息谷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602689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