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眼下如过江之鲫的诸多图书里,有一种书永远不会过时,它们被称之为经典。
它们可能是名家之作,历经了时间的考验:
沈从文的名字,已经和湘西的山水联系到一起,古城,老街,沱江,吊角楼,染布,背篓,还是这样的湘西,因为沈从文、黄永玉数侄而浑然天成,别有灵秀;还是这样的湘西,永远地带上了〈边城〉、〈湘西散记〉的阅读痕迹。
池莉现在已经成为武汉市的代言人,著名的〈老城市〉系列武汉版就由她撰文,与北京的大气、上海的优雅、成都悠闲的城市印象相比,武汉是中国最具有市民生活气息的城市,她的一句话就为武汉定了性,她的新作〈水与火的缠绵〉尚未推出就引得诸多读者翘首以待。
〈长恨歌〉和〈我与地坛〉的推出,让王安忆和史铁生在新千年的影响真正超出了文坛的范围,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名字,可是,有谁知道他们的文学之路同样起自于1983年在全国短篇小说中获奖呢?在那一年的获奖作品中,陆文夫、汪曾祺等名家不计其数,而在当时还是年轻人的王安忆和史铁生,分别以〈伤逝〉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跻身其中。这些作品,直至今日看来,不仅毫不过时,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具备了另一种魅力。
它们中的生命力甚至更强:
像〈傅雷经典作品选〉中收录的〈傅雷家书〉和〈与傅聪谈音乐〉父子之间来往的信件,这些来往的飞鸿不仅成就了傅雷的家庭,使这个家庭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家庭,也同样成就了百万位读者,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百科全书。
当代文学大师卡尔维诺对经典有如下评价:
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经典是随着背景噪音而存在的,哪怕在截然对立的兴趣控制着局面时,也是如此。
时下的兴趣,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时尚,来来去去,热爱生活的现代人无法离开它们,又对它们的浮华喧嚣略感厌倦,这个时候,一册经典在手,通过阅读进行一次发现的航行,你发现那些浮嚣不过就是一些背景噪音,正所谓,心静自然凉。这种平和的心境,可能为你整个炎热的夏季漫漫暑期送去一片清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