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树浓
向来喜欢读林贤治那些颇具“野狐禅味”的文字。林贤治先生是“鲁研界”的一位颇有名气的学人,但他并没有染上一点学院精英文化派的迂气。他来自思想相对自由的民间,顾可以不受墙院的束缚,自制海图,畅快无碍地独语。他那极具个性的文字里,洋溢着诗人敏锐热烈的语言激情。而在这诗语般的文字背后,却有一种类火的物质在熊熊燃烧,令人久久浸染其中而不得平静。
记得第一次读到的林著,是两本厚厚的《人间鲁迅》。震惊中我一口气便读完了这套厚达一千多页的作品。对于被歪解得太深的鲁迅,我一直等待着有一个学术界的学人能站出来,用他的灵魂感受一回真正的“人间鲁迅”。林贤治先生做到了。作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守望者,他用他那颗炽热的心灵去探寻离我们最近的鲁迅。他是独立的,当两颗独立的心灵相遇击起“自由的波浪”的时候,他则拿着自制的海图航行在思想的海洋上。可以说,他后来的作品,例如《守夜者札记》和《鲁迅的反抗哲学及其运命》《娜拉:出走或归来》、《自制的海图》》、《时代与文学的肖像》所呼喊的也是这种主流以外的边缘思想者的声音。在这些作品中,林贤治先生已有了一方面致力于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又跳离鲁迅,进而探讨整个人文知识分子群体命运问题的趋向。不过这时他的这种尝试仍然是零碎而不够系统的,直到2003年《鲁迅的最后十年》的出版。
跟初次读林先生的《人间鲁迅》一样,读《鲁迅的最后十年》感觉仍然是令人震撼。与其说这是一部鲁迅的传记,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反思史。作者写的虽然是鲁迅定居上海后的十年战斗生活,但像《人间鲁迅》那样详细地记载鲁迅的生活已不是他所写的重点。他故意把笔触跳离鲁迅,缠住“专制”“独裁”“人权”“自由”这些关键词,构建出一个黑暗的外部世界。他把眼光都聚焦在两个相互对立的群体:权力者和知识者。为了维持统治,权力者(即国民党)为维持统治,“焚书坑儒”,给有思想的知识者罩上一个黑暗的文化铁幕。作者便以此为底色,把知识者们(包括鲁迅)置于这样的一党一国的独裁情景中,然后通过他们的不同抉择,从侧面反映出鲁迅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迥异于《人间鲁迅》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林贤治先生是非常关注人文知识分子命运的。早在他的《“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思想者》等随笔中,他就认为,知识分子是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并以启蒙者和批判者的身份自居的。但他同时意识到思想自由且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是很难逃脱要维持现状的独裁权力者的迫害。他的这种思想在《鲁迅的最后十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鲁讯的最后十年》中,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揭露国民党当权者独裁专制的恶行。为此他还引用了伏尔泰、孟德斯鸠、阿伦特、海耶克、兰比·沃拉、波兰尼、杰姆·麦克奎甘、费正清和易劳逸等几十位海内外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的论述。在这样的专制环境下,失去了话语权的知识分子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应对呢?结果正如他所说“总有一部分依附权势者,一部分为新生的阶级所吸引;一部分力图维护既存的秩序,另一部分则致力于秩序的瓦解的。”
鲁迅最终选择了反抗,他的杂文像投枪一样刺向了国民党当权派及其手下的幕僚知识分子。这一点,胡适跟他不同。胡适最后最终依附了权势者,走上了“好政府主义”的道路。而郭沫若周扬之流更是鲁迅所不屑的。鲁迅始终认为文学与政治是有歧途的,而郭周之流除了听话外,还尽玩些政治家的卑劣手段。在林贤治眼里,独立性、启蒙性、批判性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不可或缺的。在《鲁》中,他始终把这三点作为衡量知识分子的信条。因此,林贤治笔下的鲁迅是“无所属”的。即使是加入左联后,他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体的独立。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体制外写作者。他游离于所有的政府、团体、和组织之外,游离于任何口号和不切实际的空谈与空想之外,是一个永远的不结盟主义者。林认为鲁迅终其一生所信奉的是“民主”“自由”“ 人权”,就说自由主义,其也是并不排拒的,而且一直怀有这方面的信仰。也正因为他的“无所属”,他遭到了他的敌人甚至是那些所谓的“同人”猛烈地围攻。
如果说传统的鲁迅研究过于从集体的角度去看待鲁迅的反抗,林贤治的研究则是对这一传统偏执的反拨。他力图从个体的角度去探讨鲁迅的反抗行为。在他的笔下,鲁迅是一个独自面对各种黑暗势力、组织及流氓小人的“战士”,一个同时受到“敌人”和“自己人”猛烈攻击而遍体鳞伤,但却傲然独立,“横站”着战斗的“异类”。这样的战士,无疑是孤独而不自量力的。作为一个两袖清风的思想者?他怎么斗得过拿枪的国民党当权派呢?作为一个无所属者,他怎么是那些拉帮结派,依附在权力者脚下的帮闲知识者的敌手呢?这位伟大的战士绝望了。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呐喊了几十年,到头来他的灵魂还是那么的孤独。这是一种悲哀,同时也是对那些驯服在专制权力下的知识分子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鲁迅是林贤治先生的至爱者。在《鲁讯的最后十年》中,林先生有意把他和那批从“五四”走过来的知识分子放置在一个水深火热的铁屋子里。然后通过他和胡适、梁实秋、施蛰存、周扬为首的“四条汉子”等人的比较,来凸现他伟大的精神品质。通过鲁迅,他提出并深深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知识分子当何去何从呢?这是他要赋予这本书的真正主旨所在。作为一个诗人学者,他的文字摆脱了学术字体的束缚,热烈奔放而感性洋溢。文字背里的思想激情,更如惊涛拍岸,汹涌澎湃,可谓之呼喊。呼喊之后,又可见林先生那份以史喻今的现实关怀。这份深沉的现实关怀是令人震撼的,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第一句话:鲁迅死于20世纪而活在21世纪。
但愿21世纪的鲁迅不再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