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天: 准备写篇东西,受一篇报道刺激了一下
扬子: 电话中,等等
扬子:
少天: 你常关注外国媒体针对中国的报道吗?
扬子: 不太
少天: 有些事情我们自己感觉不明显,但国外都看不过去了,而且说的很有道理
扬子: 嗯
扬子: 不好意思,刚才电话
扬子: 你这次指什么事件?
少天: 没关系
少天: 德国《世界报》发的文章说中国年轻人太现实,迷失的一代
少天: “基督教箴言报”说中国光现代化,传统的东西没有了
少天: 这话让别的国家说出来,听着很不是味
扬子: 呵呵,这种文章我不关心,鲁讯说过关于国粹,我们走什么路,是为自己,总不见得外 人需要欣赏,我们就停下来,做他们鉴赏的古董
扬子: 我们走的路有不妥,但批判的出发点是为自己,不是别人的观感
少天: 问题是别人说的很对,中国关注社会的越来越少,年轻人再也不谈理想,就算有,大多也是商业范畴
少天: 北京的传统建筑快消失完了
少天: 建筑不欧不现代
扬子: 离开现实民生的理想,是扯谈
少天: 金庸说的有句话很对
扬子: 建筑如何如何,拆了城墙固然可惜,但也.....由它吧
少天: 说中国人现在最缺的是义气,侠
扬子: 有更重要的事
扬子: 缺,我认同;是不是最缺,我保留,呵呵
少天: 我在深圳,现在感觉很明显,每个人都是为了挣钱过日子
扬子: 错在哪?
少天: 特没劲
少天: 也不能说是错
少天: 但就是感觉很没劲
少天: 所有都AA制
少天: 真实够现实的
扬子: 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为自己小日子过活的社会,比人人都在想着宏大叙事,比如我们要解放全世界的社会,更健康
少天: 也并非想的那么大,我是典型的自由主义者
少天: 但社会总需要关注的,文化总需要关注的
少天: 不能只过自己的小日子把一切都丢了
少天: 我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也从不关注,我眼里民族的东西要重于国家
少天: 但民族的东西也没的时候,就很让人心里不是味道
扬子: 你说到的AA制的问题,我觉得,背后有一种相互尊重,和彼此个体性独立的因素。不喜欢可以不玩,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我们缺的是多元,而已经太多。
少天: 但是AA的根源正是彼此的不信任才产生的
少天: 放到家庭、好兄弟里想想看
扬子: 但社会总需要关注的,文化总需要关注的 ==》这些东西,第一,是为民生的,是第二位的;第二,这些东西是富贵而后知礼仪的,人们总归不会忘的,不必担心。
扬子: 但是AA的根源正是彼此的不信任才产生的 ==》唯有基于相互不信任来设计游戏规则,比如现代的银行信用制度,才能长远的保持信任,而不是逆淘汰。
扬子: 另外,我还是觉得,AA制哪怕到了家庭内部,我不会这么做,但我不觉得这是礼崩乐坏的体现,我觉得这是个人选择的自由,并且没什么不好。
扬子: 不必为古人担忧,也不必为未来担忧,游戏规则出现,必然有其背后的理由。
少天: 是呀,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的自由,但是,民族的特性、传统更要在这些自由之上。
扬子: 只要这规则是当事人平等协商订出来的
少天: 国外华人保留的比我们都多
扬子: 是呀,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的自由,但是,民族的特性、传统更要在这些自由之上。 ==》那么,什么是民族的特色、传统,谁来定义?定义不同时谁来裁决?
少天: 中国的民族特性是人情,西方的特性是契约,这从根本上就不同
少天: 现在呢,我们想往契约靠拢,但弊端出现很多,或许是发展必经阶段,但人情丢掉民族还有什么?
扬子: 嘿嘿,假如有那么一些国人想改过别的活法,他有这个权利否?他不再保留国粹了(如你概括的,不在衣服建筑,关键在人情或契约),他作为一个个体,有这个权利否?
少天: 权利当然有,这毫无疑问。我只是感到很不舒服。
扬子: 问题在于:你不舒服的时候,要克制
扬子: 要知道,表达的权利,与思想正确与否无关
少天: 对于个人权利与自由,我没有斥责的意味,我本身就是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但看到的越多,反省自身的也越多
扬子: 嗯
少天: 我同学大多在国外,说起来也是个个痛心,在国外见到中国传统的东西甚至比国内还多
扬子: 我们的辩经可以整理下贴到家园,呵呵
少天: 呵呵,很好
少天: 由你发起
扬子: 传统也者,不就是说古一点吗
少天: 错了
少天: 传统不是古
扬子: 不古了重要,还是我们活得好重要?
少天: 举个例子,我们端午节纪念屈原,其实是提倡一种精神
少天: 但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这种精神还会长久吗
扬子: 我就反动一点的说,不知道也关系不大
少天: 这种传统超越了现代与否
扬子: 几千年以来,忘掉的典故太多了
少天: 那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中国的高层军官叛逃国外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少天: 每一个走的时候都带走了大量的机密
少天: 但是,重视传统的大韩民族很少出现这种事情
少天: 这就是文化、精神
扬子: 定义出太多的东西说我们绝对不能丢,结果是我们在取得太多的新东西的时候,总要犹豫半天,用了之后我们还是不是中国人
扬子: 我觉得叛逃与重视传统之间的联系,你的推理值得推敲,呵呵
少天: 韩国这个国家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可能去做其他违法的事情,但根深于心里的民族自尊心让他们无法做出叛逃这种事情
扬子: 其实我个人也算喜欢看古书的人,但或许,我更喜欢质疑。
少天: 毛选看过吗?
扬子: 以前看过
少天: 毛泽东的思想其实很好
扬子: 怎么?他写的可不算古书
少天: 不过被执行者歪曲的更多
少天: 有点敏感,不说他了
扬子: 呵呵,这个人啊,拥囤还真多
少天: 我在军队出生,军校上的大学,所以对这些关注多一点
扬子: 皇帝永远圣明,都是执行者出奸臣,你不觉得即便事实是这样,也有问题吗?
少天: 问题是毛选中的很多先进东西在他死后仍然被歪曲
扬子: 军队....我也算军人子弟吧
少天: 毛选中有句话,前段时间李敖北大演讲也提到过,说:共产党肯定灭亡
少天: 灭亡了才好!
少天: 老毛说的
扬子: 不管是谁,我都不愿意去仰视,我不喜欢偶像般的家伙
扬子: 李敖的演讲我看的视频
少天: 那不是仰视,而是只要是对的,强的,都去借鉴
扬子: 一个政治是“神圣‘的,没有政治人物漫画和政治笑话的国度,觉得自己的思想是对的,便拥有了某种道义上的高度的环境下,独立思考和对异端的宽容,是最宝贵的东西
扬子: 我不觉得毛的东西有多高水平,他的诗还不错,呵呵
少天: 但是放在他那个年代,他的思想真的很了不得
扬子: 未必,呵呵
扬子: 我不崇拜强者
扬子: 我崇拜智者
少天: 一个人慢慢发展能干掉一个执政党,建立新中国,这还不算智者?
扬子: 以前北京大学胡适讲了一段话说,他说,你要为国家牺牲你的自由,可是胡适说,争取你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 ==》李敖演讲的这句你如何看?
少天: 再说了,凡成大事者,都是强者也是智者
少天: 典型的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
少天: 不能说错
扬子: 成了大事又如何?老子就是不鸟你,呵呵
少天: 这么说吧,成不了事的智者往往是不愿变强,或者缺乏强人的特质无法变强
扬子: 照你的逻辑,任何当了大官的,咱们都得仰视
少天: 前者受尊重,后者也不错,但缺了点
扬子: 你强你的,我的脑子怎么想,听我的
少天: 我是这么想的,任何当了大官的,在某些地方肯定有过人之处,得服
少天: 但不是全部,就服这点过人之处
少天: 有些暴发户、土财主,仔细研究,实际都有过人之处
扬子: 呵呵,这是两码事。过人之能,也包含舔痔技术否?
扬子: 我喜欢那种思维,当个低级苦力,也腰板挺得笔直
少天: 这个我赞同
少天: 洒家从不低头
少天: 喜欢硬汉
少天: 再说,呵呵,我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硬汉
扬子: enjoy life ,而不是活着就老痛恨自己怎么这样不成功
少天: 哈哈,你这话就中了我的套了
少天: 人家外电就是说中国现在年轻人就是天天觉得自己不成功很不爽,所以叫现实的一代
扬子: 我去澳大利亚玩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宾馆门口的boy, 脸上的神情里面,没有一点谄媚和卑微
扬子: 国人看来,这么不成功,还能快乐,怪了
少天: 是滴,这样很好
扬子: 开头你挑起话题,说的可是外电觉得中国青年抛弃传统
少天: 看别人的优点并去学习没什么不对,但不能谄媚和卑微
少天: 是呀,抛弃传统,而且过于现实
少天: 金钱至上
少天: 偶是反对,很反对
扬子: 我觉得,这是咱们这些青年个人的事,不是老外的事,也不是我们的事。我们可以自己去保留传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包括你去印刷毛选送人劝读也好,却不能破坏游戏规则,跟不喜欢港台腔的大老那样下禁令。
扬子: 我也不喜欢港台腔,但我觉得我只有换台或关电视的权利。
少天: 是呀,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但哪天你换台也全是这样的话就头大了。我真觉得有那么一天。
扬子: 所有的台都这样,又如何?
少天: 老哥呀,实际上,我这人一点也不传统,正因为我接触西方或者国外的文化多了,一回头,奶奶的,中国东西没有了,很郁闷的
扬子: 你可以自己申请去办一个不一样的台,如果这个台没有市场,你就别看电视好了
扬子: 当然,咱们这地是空话
少天: 我天天看的是火影忍者,玩的是CS,电视看的是超级女生和探索,杂志读的是小资刊物周末画报,职业是高科技集团的品牌经理,我接触的新鲜玩意越多,越感觉中国传统必须需要留住
扬子: 新闻联播简直是他娘的上政治课听训
少天: 真正那种居家过日子的人呢,却又觉得再开放些再开放些,实际上,我这种人已经快接触不到国产精髓了
少天: 新闻联播,嘿嘿,我和央视记者接触很多,别看那玩意,连天气预报也别看,不准的,我怀疑都是抬头一看天就预报了
扬子: 我接触的新鲜玩意越多,越感觉中国传统必须需要留住==》问题在于,什么传统?如何留住?有主张全盘西化的家伙在你手下,你是否不同意其观点但平等相待?
少天: 这就是微观与宏观的问题了。微观的个人观念可以有,但不能成为主流,成了主流,宏观就变了,那一天,中国或许除了名字叫中国,其他就是四不象
少天: 看看苏格兰
扬子: http://yangzi.blognews.cn/blogview.asp?logID=163#commmark_216 我的一则BLOG,提到判断的问题
少天: 地平线在旅游版发过帖子,看看人家的文化保留
少天: 中国还有吗
少天: 你那文章象佛经,我看不懂
少天: 是真看不懂,不是不愿看
少天: 里面的人我不认识
扬子: 我的观点是,太关注“中国或许除了名字叫中国,还有哪些需要保留”,或许我们连这个名字也保不住
扬子: 那个文章是我读百喻经中一个故事的乱想
少天: 你说的可能是国界越来越淡的问题,我说的不是国界,而是民族,中国就算被一同化了,但中国永远会代表者民族
扬子: 这也可以说是传统古典哦,呵呵
少天: 太古典了,我文言文很差
扬子: 传统也者,我还是觉得鲁讯先生已经把话说完:我们要保存国粹,也需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是第一重要的。
扬子: 活得好好的了,自然可以去发掘和鉴赏。不要刻意去做“保存”的事,让你觉得好的理念融入你的生活,那是最好的保存
扬子: 典章文物,建筑服饰,这些是不那么重要的,我个人观点
少天: 考你一下,你觉得我是那种人?就有关文化、理念方面
扬子: 二十四史下来,可有哪个年代真的称得上圣人之世?传统的哪些精神是在书本上还是在大地上,我很怀疑,此其一; 借怀古而搅正事,把自己的思维搞得更酱缸,我很担心,此其二。
少天: 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你还是支持的,对不对?包括文化发展的趋势你也是认同的
扬子: 国人学文科的,甚至太多学理科的,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思维、判断。原谅我说得如此直白,很不“传统”
少天: 呵呵,没什么原谅不原谅的,你一人之见而已,放开说
扬子: 用王怡一篇文章来说,我们的教育其实太戕害性灵,让我们脑子里太多大粪
少天: 我发现你也够愤青的
扬子: 我找下那篇文章......其实里有没有感觉,我们的讨论中,我不太关心和你辩论的观点,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
扬子: http://art.westcn.com/wlws/jmww/wangyi/44.htm 在作弊中慢慢成长
少天: 作弊关于那次余的事件中,看到你说了很多观点
扬子: 你不是说喜欢看外电文章吗?有没有想过,学习下那种事先不设限,基于事实和逻辑、可证伪的方式,来进行思考
扬子: 嗯
扬子: 这篇文章里的作弊,说的是另外一回事
........
扬子: 回到我们今天聊得话题,兄送你一句话
少天: 洗耳了
扬子: “一遍遍地在政治课、语文课,在时事政治的考试中背诵领袖的讲话,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全部的精神成长。”--其实也是上面推荐给你的那篇文章中的。推荐一本书给你:房龙,《宽容》
少天: 呵呵,知道,没仔细看过。我的座右铭就是宽容。
扬子: 有机会到上海来我们喝一顿,呵呵
少天: 谢了,正中我意
少天: 我喝酒很厉害的
扬子: 我舍命陪君子好了,呵呵
少天: 说到宽容,我常说两句话,宽容自己宽容他人,我到现在几乎没有恨的人,也很少有人恨我。因为我经常一觉起来什么都忘了,呵呵
扬子: 宽容在西方的理解,不是宽恕
少天: 我是根本记不得,确实,不是我有意为之,而是我天性就是那种不记仇的
扬子: 而是:尊重异端的权利,接受多元的选择
少天: 咳,实际呀,今天我的观点就是,发生就发生,我只是很痛心
扬子: 连痛心都大可不必,呵呵
.........
扬子: 回头掐掉后面我们的私聊,在家园发出来如何?
少天: 那你发吧,你想去什么就去
...........
扬子: 好吧,就去掉说喝酒啊斯文啊什么的就可以了,呵呵
当时聊的时候没什么感觉,现在怎么越看越逗,很可乐!
[em01][em01][em01][em01]都灵裹尸布?????
小猪可真损,我觉得我们可算不上是老男人,别扣这个帽子弄的洒家票房受损。
长是长了点,扬子很博学,和他聊这方面的玩意还是很有意思的。
呵呵,长了一点,但愿有时间和心情时能把他看完
嘿嘿~
传统与宽容~
如果一个人忘了他以前的经历与感情,那他还是原来的他吗?
如果一个中国人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那他还是中国人吗?还只是在户籍上的中国人而已?
宽容是强者的修为吧!
哈哈~看长的我有兴趣~
幸好是两个很有见解却有不同观点的碰到的一起,要不然。。。(想起了教师节上的聚会我们最后关心的一件事:主题演讲者肖老师是个“面霸”如果他去面试也遇到一个“面霸”该怎么办?哈哈)
呵呵,谈古论今,了解了解。。。不错!
有够务虚啊
要是我的话,就这几句就搞定了:
“扬子: 有机会到上海来我们喝一顿,呵呵 少天: 谢了,正中我意 少天: 我喝酒很厉害的 扬子: 我舍命陪君子好了,呵呵 ”
[em02]哈哈,楼上说的是,除去聊天不谈,引用这几句倒是最有用的话了。
侃大山,侃到哪算哪,本就没多少实的,侃的开心就可。
少天这厮竟然还在世啊。我还以为……[em07]……原来还健在,好,好。
最近酒虫作怪,一想到以前有少天那厮能陪俺喝一杯,心里很不是滋味哪!
什么时候在上海和来上海的兄弟一起喝一顿,呵呵!
jsabby我印象中也在上海?
什么时候在上海和来上海的兄弟一起喝一顿,呵呵!
jsabby我印象中也在上海?
支持!搞一活动得了!
少天这厮竟然还在世啊。我还以为……[em07]……原来还健在,好,好。
最近酒虫作怪,一想到以前有少天那厮能陪俺喝一杯,心里很不是滋味哪!
传统与宽容的话题,广州就是很好的例子,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是对外的通商口岸,包括清朝闭关锁国都没有中断和外界密切的交往。面对各种文化的交流与冲击,广东人开阔了眼界,善于学习吸取别人的文化,同时也坚持自身的传统。
广东福建可能是中国大陆保留传统文化最好的地方,然而也是思想最开放的地方。传统而不守旧,我认为这是广东人的一个特质。
关于坚持传统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说广东比中国大部分其他地方更看重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中秋不必说了,冬至有“过冬大过年”的说法,每年清明重阳我都要随父亲回老家扫墓拜山、祭祀先人,老家还有追溯到500多年前的详细家谱。广东的家庭观念较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深入人心:男人就应该在社会上搏杀、挣钱,养家糊口;女人要照顾好全家的健康、饮食,家人没有健康什么都是假的,男人没有健康就没有事业,煲汤文化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老婆煲的汤不仅是对家人健康的关怀而且是家庭感情的纽带。还有更多的例子就不一一举了。
思想不守旧,广东人一向以务实、思想开放著称,这就不用多说了。近代史上的思想启蒙家康有为、梁启超,以及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都是广东人。还有改革开放也是从广东开始,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不少初抵广州的外地人因为语言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会觉得广州排外,其实广州是一个很宽容的城市,思想开放眼界开阔就会宽容。不仅我是这么认为,我所知道的有不少在广州生活过有一段时间的外地人也这么认为。关于宽容,我认为有太强烈的是非观的人往往缺乏宽容,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能以是或非来定性的。抛却是非对错来看待自己不接受的事物,就会发现自己有不了解的东西和道理。而了解的东西越多,眼界越开阔,就越知道不能以对错来下判断。而有强烈是非观的人,想问题常常会去想这是对还是错,当脑子里已经存了对错之判断,何来宽容?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boardid=89&id=67905
相关链结:“迷失的一代?迷失的中国文化?”
有不少回帖很好。
中国文化太深太深。。。。。。。。
中国文化太深太深。。。。。。。。
那还用说,中国文化是68度五粮液,有些国家,你比如美国,充其量是啤酒。
酒鬼,不但是酒鬼,更是老酒鬼,而且这些老酒鬼里还搀杂着大量的色鬼
色鬼无罪,不色有病。
色即是空,无罪;
而酒则一醉万事休!
是的,俺在浦东的。
喝酒是俺目前还能说得上来的爱好了。
[em06]
记得喊我啊!
忽 新来 不过两位的对话正中我怀 一个很严肃的谈到国粹保留问题(我与之持相同观点,似乎有点理想主义的意味)另一个独善其身,颇有中国传统儒家观念(很能适应生活,至少不会太痛苦,这种是我欣赏与羡慕却无法做到的价值观念) 无论怎么样,两位都是小女子愿意结交的朋友 只是不要嫌我太幼稚就行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em01][em01][em01]我个人还是对扬子和少天之间的对话很友认同感的,
的确我们今天传统丢弃的太多了,我碰到一个在台湾做过外教的英国人,
他和我说台湾人认为他们比我们更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看是被共产党在做科学社会主义试验时搞出来的怪物,我们的基因已经变异了,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自己时谁?!
希望扬子和少天两位家人继续在这方面引领讨论。
确实我们丢弃的传统太多,看到一些东西也会让人感到寒心。舶来品越来越多,自己的却越来越丧失,这中间有一个实际问题,就好像农村里的人看到城市里的繁华不会不动心,还说一句他们没有了农村的朴实与自然。这也是一个过程问题,当初在日本占领台湾的时候他们不是实行了一些洗脑教育么?台湾是因为经济实力比大陆强,所以会不甘将自己屈于大陆之下,于是乎传统也说自己的比较货真价实。
关于传统,是中华民族经过几百年形成的,可以说是百姓的结晶,就好像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这中间凝聚着人民对屈原的怀念,更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如今,当这种向往渐行渐远,人们便会遗忘,然后寻找另一种愿望取代,这也是为什么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很流行的一个原因。
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立个贞节牌坊就让人证明这是好的,就好像科举制度,如今人们一谈科举制就深恶痛绝,其实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五四以来大家形成的一个误区,但五四时期反对的是迷信与专制,科举制度本身并不是专制的,它只是在统治者的运用下极端化了,如若那样就将它全盘否定,未免太不公平。
要保持传统,我想还是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知识结构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我依然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就好像巴老对文坛态度乐观一样。
确实我们丢弃的传统太多,看到一些东西也会让人感到寒心。舶来品越来越多,自己的却越来越丧失,这中间有一个实际问题,就好像农村里的人看到城市里的繁华不会不动心,还说一句他们没有了农村的朴实与自然。这也是一个过程问题,当初在日本占领台湾的时候他们不是实行了一些洗脑教育么?台湾是因为经济实力比大陆强,所以会不甘将自己屈于大陆之下,于是乎传统也说自己的比较货真价实。
关于传统,是中华民族经过几百年形成的,可以说是百姓的结晶,就好像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这中间凝聚着人民对屈原的怀念,更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如今,当这种向往渐行渐远,人们便会遗忘,然后寻找另一种愿望取代,这也是为什么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很流行的一个原因。
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立个贞节牌坊就让人证明这是好的,就好像科举制度,如今人们一谈科举制就深恶痛绝,其实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五四以来大家形成的一个误区,但五四时期反对的是迷信与专制,科举制度本身并不是专制的,它只是在统治者的运用下极端化了,如若那样就将它全盘否定,未免太不公平。
要保持传统,我想还是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知识结构的提高是不可或缺的。我依然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就好像巴老对文坛态度乐观一样。
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立个贞节牌坊就让人证明这是好的,就好像科举制度,如今人们一谈科举制就深恶痛绝,其实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五四以来大家形成的一个误区,但五四时期反对的是迷信与专制,科举制度本身并不是专制的,它只是在统治者的运用下极端化了,如若那样就将它全盘否定,未免太不公平。
呵呵,有道理!不然就是因噎废食了!
拿现在网上暴炒的网游防沉迷来说,到底防的是什么?是那些未成年人还是大多数正常工作的或是职业玩家?不去治理整顿黑网吧、未成年人未节假日进入网吧,倒来个这一招防沉迷~~
莫名其妙,典型的文革风格:一棍子打死!
[em06][em06]都看了几遍
也来罗嗦几句
少天与扬子的对话中
表达较多的是在传统的“传”字上
所列举的各种迹象也在说明近几代人可能会形成传统文化的断层
可反观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未经王朝衰落、战乱、外族入侵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传统的东西,想丢也不定丢失得了
来,喝酒喝酒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