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是"钝感度"。是一本“心理”杂志上介绍的。说日本有个作家叫渡边淳一的(好象是个畅销书作家)出了本新的随笔叫《顿感度》,他自己造的一个词,说现在的人都太焦躁太敏感了,于是容易受伤容易脆弱。何不迟钝一点,简单一点,不察觉也许就没烦恼。
钝感度,也就是敏感度的反义词,或者说是从另一角度看敏感。这就如同现代人吃惯了精细粮,现在要吃吃粗粮了。可能是精细粮吃多了,才有这么多毛病,也包括敏感度。提倡高一点的钝感度,实际上就是说人要把敏感度降低。敏感度高了,的确有好处,对周遭事情敏感才能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里立于不败。敏感高了,实际上人就如同一个在加速度的物体。如果没有刹车,是很恐怖的。一个高速运转的物体和人体,都有濒临崩溃的危险。人要的是一个平衡器,过于高速了,要降低一下速度;过于慢速了,可以调整一下,加速一把。
所以,钝感或敏感,对高人来说,全是操之在我。提倡一下钝感,实际上就是说,不要任何时候都敏感。就如同吃惯了细良,吃点粗良吧。郑板桥老先生不是说了么,要“难得糊涂”。这位“难得糊涂”的老先生就是一代“钝感度”大师啊!
不管敏感或钝感,实际是要人能适当过滤一些东西,平衡自己的心理。要敏感的人去钝感是不容易的,这就如同要身在名利场的人要抛弃名利一样不现实。当然,知道敏感对人可能的负作用,也是有好处的。
写到这里,看到一则某著名IT公司又有人自杀的消息。看来,现代社会,越来越要重视心理建设了。
不知道是否此书已经有了中文版,有机会的话,会去买本《钝感度》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