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与宋如华“过不去”?
作者:沧海一声笑999 提交日期:2005-9-14 1:10:00
影片《无间道》第一集里有一段精彩对白:在大厦的楼顶平台上,陈永仁(梁朝伟饰)要把刘健明(刘德华饰)捉拿归案,面对刘的威逼利诱和生死选择,陈永仁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对不起!我是警察!”
今天,宋如华及其党羽对知情人的人身威胁和即将实施的打击报复,不仅仅挑战着这伙人自身的道德与良心的底线,还是对社会正义力量的公然藐视,更是对惩处金融和证券市场犯罪行为的法律的挑衅,尤其是对执政党解决资本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少数违法乱纪案件的决心和耐心的公然叫嚣。
面对风雨欲来的黑恶势力报复,我想对他们说:“对不起!我不是和宋如华存心“过不去”,我是一个有良知的公民!更是一个有良知的党员!”即使你们有本事让我从此消失,我也要说出自己埋藏内心已久的心声。
一、宋如华党羽威胁知情记者,引发各界密切关注。
上周六(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IT版以“托普宋如华美国浮出:洛杉矶卖书卖茶悠游人生”为题报导了其最新动态,引起了各方的密切关注和广泛反响。
看过报道,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士都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托普制造出40亿元的资金黑洞后,不但没有任何人员受到法律的惩处和追究,宋如华本人还悠哉游哉地出国做起了书商,法律尊严何在?社会正义何在?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报道中提及的詹俊武对记者进行了赤裸裸的威胁,措辞严厉,动机明显,诸如:
“这小子自找死路啊?!”
“托普以前都不怕,现在更不用怕什么了!”
“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会觉得自己一直很牛逼的。”
“他怎么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知道好歹呢?”
“我是说如果,反正防着点好.人不能为了象杨志宏一样为了一点小利什么都不顾吧”等等。
笔者的一些友人也私下好心地提醒:“你怎么自己走到台前?太危险了!”
“宋如华也没有得罪你,你何必和他过不去呢?冒这么大的风险值得吗?”
宋如华及其党羽的厉害手段,笔者曾经耳闻目睹过,一位女记者就曾经报道过托普,在闹市街头暴打一顿,住院治疗。还有多名与其有“过结”的人被跟踪、恐吓、威胁甚至是人身伤害和攻击。
我自问,宋如华确实没有得罪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和他“过不去”?自己也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平头百姓,自身安全不说,家人的安全总要顾忌,凭什么和这些人斗到底?
在中国改革论坛、天涯论坛等知名网站,一些有正义感、素未谋面的网友们四处发贴声援,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与某些人奉陪到底!我们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笔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也相信,党和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有关部门不会置之不理,不会让这伙人继续猖狂下去。
二、1995-2002:对宋如华和“托普事业”从盲目崇拜到深刻怀疑
1995年10月,笔者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离职,应聘到当时只有二百余人的托普集团,并在1996年底到1998年下半年期间任宋如华秘书。2002年4月,在完成“向托普集团十周年庆典献礼”的《托普之路》后,被莫名其妙地“待岗”。据具体执行经办的托普高层说:“是宋老板的意思。”
客观地说,早期的宋如华确实有干事业的魄力和决心,内外很多人都是在他的事业心感召下,心甘情愿地在薪资待遇并不高的托普工作,笔者更是以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托普事业”中,对宋如华由衷地佩服,甚至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1998年,宋完成了自己在资本市场的得意之作——重组川长征,品尝到掌声鲜花、名利双收的快乐与得意,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所谓“资本运作高手”。
2000年4月托普软件实现增发,融资9.5亿元。9月,重组金狮股份,更名为“炎黄在线”。2001年,托普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1年底,宋如华以“投资换市场”的名义在全国大肆圈地上万亩,建设所谓的软件园共计30个。
在一系列大张旗鼓的资本运作中,宋如华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和银行贷款为筹码,精心设计了一个庞大无比的赌局,无论输赢,受伤害的都是他人。
在托普集团内部狂热的资本运作高潮中,笔者开始动摇对所谓“托普事业”的迷信,怀疑宋的真实动机和目的到底何在。
2001年6月,一位陕西西安的女股民的血泪陈述深深地打动了笔者(当时任股证事务代表),她在增发后,极度看好托普软件的三高——高科技、高净资产和高公积金,把多年来做小生意积攒的钱全部在40元的高位买入该股票。不仅如此,她还大力向亲友们推荐,结果深度套牢。在电话里,该股民哭诉:“我现在自己亏了还不说,还把亲友拖累了,现在我里外不是人了,我该怎么办啊?!”在把情况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后,领导淡淡一笑,没有任何表示。
一个普通股民的哭声,使笔者心中开始产生了疑问,如果一个上市公司不能为股民创造财富,只能吸血不能造血,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一个宋身边的亲信不无得意地对笔者说:“宋老板把那些当官的玩的团团转!”
我不禁一阵难过,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竟然被商人所随心所欲地“戏弄”,又如何能够尽好人民公仆的职责呢?
从2000年起,托普集团内部上下有钱就摆阔,一些人以近乎世界末日的心态在抢权捞钱,正常企业经营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宋狂热扩张的欲望和内部严重的挥霍贪污,2001年后,资本市场开始不景气,银行贷款开始成为托普资本运作的对象,所谓的“圈钱、圈地、圈人”——“三圈运动”大张旗鼓地全面展开。
后来的结果众所周知,托普集团5000名软件工程师大招聘的泡沫被媒体捅破,2004年初,宋如华在以2元钱的价格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消失在国内公众的视线,开始在美国遥控。
2002年初,在完成《托普之路》的采访和编写任务后,出于员工的责任心,2002年3月底,笔者曾经以《对托普事业的系列思考》为题,以两万余字的篇幅,就当时托普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反映给宋如华,对于宋最厌恶的媒体跟踪炒作问题,笔者的意见是:媒体的关注实际上反映了托普作为公众公司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有人要“整”托普。
宋如华很不以为然,不久,笔者即被待岗处理。在离开托普之前,笔者通过内部员工的BBS表达了自己的深刻怀疑:“为什么目标越来越远大,前途却越来越迷茫?为什么土地越圈越多,发展空间却越来越狭小?”
三、2002-至今:从密切关注到痛心其危害
在离开该企业后,笔者继续在密切关注托普的发展,真心地希望宋如华和托普能够吸取教训,在媒体的风波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宋后期的自暴自弃和不负责任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所有关心他的人,特别是2004年,他离开后曝光的资金黑洞,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宋如华不仅抛弃了数千名员工,套牢了股民,还套牢了各地银行、各行业业务伙伴和软件园工程商,更让曾给予了托普大力支持的政府领导难堪、难过。
目前,已经完成的公开处理无法解释很多疑问:托普的数十亿元资金到底是如何消失的?究竟流失到哪里去了?违规骗贷造成的巨额损失到底谁来买单?这样的资金黑洞能不能避免和杜绝?托普的闹剧还会不会再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界重演?
如果不能好好地总结其中的深层次问题,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不但难以向社会公众交代,更难以向党纪国法、向天地良心交代。
笔者认为,“托普黑洞”的出现,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严重危害:
1、“托普系”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有效性造成严重破坏,托普系呼风唤雨之后,钻了政策的漏洞,伤害了数万名股民,托普软件一旦退市,54153名(截止6月31日)股东恐怕永远没有返本的机会了,托普科技停牌至今,如果不能重组,炎黄在线(6436名股东)也即将退市。
2、对金融领域带来严重危害,有资料显示。托普给各地银行系统造成的损失总计约40多亿元。有知情者透露,托普通过150多家子公司把骗贷获得的资金不断倒帐,转移到新设立的其他公司中,目前洗钱活动还在各地进行。一个托普垮掉了,几十个“托普”又诞生了。
3、对托普曾经圈地圈钱的地方经济和部分行业产生严重危害。嘉善的问题已经有媒体报道过,托普贴牌手机在该行业也被同行一致谴责,广为诟病。
4、对社会公众的严重伤害。除托普系上市公司的数万名股东外,托普各地的信息技术学院还将牵连到数万名在校学生及其家庭,近日,宋如华通过股权游戏将再次掌握对托普教育资产的控制权,其潜在危害不可小视。
5、托普迷团悬而不决的潜在危害。德隆、格林柯尔、托普都曾经在资本市场风光一时,从公开的报道看,前两者已经进入审理或司法处理阶段,惟独托普成了漏网之鱼,不仅如此。宋在美国又公开浮出水面,其遥控的国内党羽还在光天化日之下,对记者进行人身威胁和恐吓,一些内部人借机大发破产财,猖狂地洗钱。
一个曾经的托普高管慨然长叹:“如果真有谁(不论媒体或者领导个人)能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指揭开托普黑洞、对相关人员绳之以法),让我们这多难的祖国少遭些破坏践踏,我也会做些有益的工作,可问题错综复杂,不以意志为转移。”
于是,出于历史的责任感,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努力下,我们决心揭露此事的来龙去脉,争取对社会、对历史、对公众、对宋如华本人有一个交代。
上周六的报道应该是初步的举措,没想到对方反弹如此地公开、如此地猖狂、如此地肆无忌惮。
四、公开呼吁及身份公告
为此,我公开呼吁如下:
1、对“托普黑洞”能够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对责任人绳之以法。
2、对资金和财富来源于社会公众的上市公司、富豪人物的舆论监督应该受到法律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应该得到保障。
3、积极妥善地解决资本市场遗留问题。股权分置改革可喜可贺,但是解决不了少数违规企业治理中的结构性和主观犯罪问题,要真正地消除危害,挽回投资者信心,需要通过树立鼓励正面典型、严惩反面典型来引导和警示后来者。
最后,我想把自己的党内身份公告如下:本人杨志宏,1972年出生,1992年在学校入党,2004年6月,被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组织部任命为“川信大厦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13年的党龄。
我深信,无论从公民的责任感和党员的党性来讲,对违法行为的斗争也应该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如果某一天,面对着某些人的黑棍屠刀威胁,我将大声地说:“对不起!我是党员!我不能对你们的违法行为坐视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