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这几个故事真不错···

[复制链接] 2
回复
106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18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富人的别墅      有个富人盖了一座别墅,别墅豪华,里面的古董也珠光宝气。   然而别墅里的孩子却度日如年。   因为由于他十分好动,特别容易损坏玩具,任何玩具玩不了几天都会被他摔坏。富 人经常把玩具放到孩子够不着的高处,不让他玩。   然而孩子的眼睛还是盯着高处发呆。   寂寞中的孩子无事可干,又没有同伴,只好每天趴在窗口,对着窗外的一切发呆。   有一天,一只蝴蝶飞来,孩子看得出神,于是打开窗户爬了出去,他想捉住那只蝴 蝶,一不留神,他从十几米的高空掉了下去。   悲伤中的富人向亲戚诉说,亲戚批评他说:“你的家虽然豪华,但是很不实用,该 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   对于孩子,我们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我们对他们的期 望,难道不像这座表面豪华却毫无实用性和安全感的别墅吗?以“望子成龙“的名义, 我们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却又让他们从不切实际的理想高处摔了下来!          作弊      在一次考试之后,班主任把几个作弊的学生留下来罚站。   他还打电话把学生家长全都叫了过来。   在得知孩子们的作弊行为后,家长们非常气愤。小时候就这样弄虚作假,长大以后 能有什么出息?   老师和家长准备了一肚子的道理,准备向孩子们喷射过去。   偶然路过的校长看到这一情况,非常同情。   他说:“你们哪一个小时候考试没有作过弊?哪一个长大工作后没有作过弊?你们 也从作弊中走了过来,都能为人父母,为人师表,为什么要这样轻而易举地断言作弊的 孩子们长大后没出息呢?别人可以容忍你们作弊,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孩子们作弊 呢?“   作弊,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以低劣的试卷和表面的分数来检验和评判学生的素 质,这本身就是一种弄虚作假。          老师的礼物      老师得了癌症,经医院诊断,他的生命还可以延续两个月。   临终前他什么事都不能做,他甚至无力过问孩子们的学习。   但他还是硬撑起病弱的身子给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写信。   信写完的那天,他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追悼会上,孩子们都来了,校长把老师给他们的信一一发给他们。   他们回去打开信一看,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从小到大,他们受到的不是大人 的冷漠,就是大人的责骂,从来没有人这样高地评价过他们。   孩子们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他们不愿意辜负任何人,更不愿意辜负一位死者的期 望,假如辜负了死者,他们会永远不得安宁的。   于是大家发愤努力,多年以后,他们都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大家重新聚在了一起,谈起当年那封信,他们感慨万端。   老师给他们的信都以这样的句子结束:   “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天地因你而广阔,宇宙因你而美丽!我一生最大的 成功,就是能有你这样出类拔萃的学生!“ 黄金树      山里长出一棵与众不同的奇树,它比别的树都要高大,枝叶也粗壮得多。   它一直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将来有一天在枝头挂满黄金。   它暗暗向上天祈求。   上天帮它实现了这个梦想。   有一天早晨醒来,它的每一个枝子上都密密麻麻地挂上了黄金,在阳光的照耀下, 它金碧辉煌,在十几里外都能看见。   真是一棵神树!   人们不由自主对它顶礼膜拜。   有一天,一位天使从天上飞过,看到人间充满了苦难,他不禁落下了同情的泪水。   天使的泪滴正好掉在那棵因黄金太多不堪重负的黄金树上。   顿时之间,树干折了,神树咔喳一声倒在地上。   天使摇头叹息:“你可以承受无数的黄金,为什么承受不了一滴眼泪呢?“ 虞嫣 2003-04-15 16:39:26 点亮原谅的灯笼      有个十几岁的男孩从家里偷了一笔钱离家出走了,父母找了几个月都没找到他。   在外面鬼混了半年后,这个孩子把钱全花光了,又冷又饿,这才想起家的好处。   犹豫了好久,他才给家里写信,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错了,只有出门在外,才能想起家的温暖,这些日子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 你们,由于对你们怀着深深的内疚,无颜见人,我准备在某一个黑暗的夜晚回家。假如 你们还肯原谅我,那么就请在家门口为我挂起一盏灯笼吧。   你们的儿子“      信发出后,这个男孩就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走到了村外的一道山梁后面,他躲在这里吃了些干粮。等到 夜色降临,他才悄悄爬上那道山梁。当他登上山梁,含着眼泪往村里看的时候,不由惊 得目瞪口呆,整个村庄都亮成了一片。   所有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个灯笼!   犯了错误不要有太重的心理包袱,只要你真诚改正,所有的房子都是你的家,所有 的人都会为你点亮一盏原谅的灯笼!          虞嫣 2003-04-15 16:39:50 最幸福的父亲      城市里的人们在举行一次“最幸福的父亲“评选活动。   经过激烈角逐,有两位父亲入围了。因为他们的孩子都成了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大家要他们讲讲教育孩子的经验。   “我的孩子从来没有恨过我。“第一位父亲说,他讲述了他和孩子之间一系列的感 人故事。   全体观众热烈鼓掌。   “我的孩子原谅我了!“第二位父亲说,他说他是一个非常粗暴、不负责任的人, 孩子从小就没有从他那里得到过温暖,他讲得热泪纵横。   只有三分之一的观众鼓掌。   显然,第一位父亲更幸福,第二位父亲则只是幸运而已,他沾了孩子的光,假如他 的孩子心胸狭窄,他就不会有这样的运气了,而且一个失败的父亲往往是培养不出成功 的孩子的,一个不会爱孩子的父亲也不能培养出会爱的孩子。第二位父亲的孩子,完全 是靠自己的努力原谅父亲的,与父亲无关。   这是评委们的结论。   第二位父亲听得心服口服,他脸上露出了愧疚之色。   不过因为他的愧疚,因为他对原谅的珍惜,他也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会愧疚的人是 幸福的,被原谅的人是幸福的:会愧疚说明他的良知没有死亡,被原谅说明别人对他的 信任没有死亡;会愧疚说明他还爱自己,被原谅说明人们还爱他!          英雄与懦夫      人是一种感情的动物,而感情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会表现得脆弱,人会落泪。目 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人是唯一会流泪的动物,但是自然界的绝大多数动物不会流泪。可见 流泪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之一。凡是符合人性的行为和心理,都有其合理之处。   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却崇尚“男儿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哲学,这样的哲学似乎培养 出了一些大智大勇的英雄,然而细细想来,也觉得可疑。那些英雄就真的超出常人许 多,把身上最脆弱的那一部分克服掉了吗?   我看未必。不流泪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人前不流泪,却在背后流泪。人是需要 交流需要安慰的,可是这些英雄却习惯了在人前呈强。事实上他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强 者,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些演员罢了,自己不坚强却偏偏要给人一种坚强的感觉,这是一 种虚伪。   另一种情况表面看来似乎好一些,那些人无论人前还是人后都不流泪。他们的心灵 像化石一样硬化了,不会感伤,不会同情,不会温柔,不会细致,他们把一切看得天经 地义,无论是世界的冷酷还是他们自己的冷酷,他们都当成家常便饭。受到伤害,他们 不落泪;伤害了别人,他们不内疚。他们崇尚着一种适者生存的法则,久而久之,在他 们的影响下,这个世界日益变得残酷,没有温情。   也许他们一切都满不在乎,是所向披靡的强者。   但是他们只害怕一种东西,他们害怕爱,害怕温柔,在爱跟脆弱之间,他们毫不犹 豫地划上了等号。   他们是不怕海水的英雄,却也是害怕泪水的懦夫!   假如连眼泪都让他们畏之如虎,那么还有什么,能让他们面对呢?          博士      一个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他八岁的时候眼睛就深度近视了,他读的书不仅比同年龄 孩子多,甚至比起许多大人来,也有过之无不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无所不通无 所不晓,大家都称他为“小博士“。   后来,他顺理成章地考上了重点中学。   后来,他顺理成章地考上了名牌大学。   以后的道路仍然是顺理成章,他先考上了研究生,而后又考上了博士,他的考试成 绩十分优异。   然而进入社会以后,他却郁郁不得志。单位分配给他的工作他不是做不来,就是不 屑做,人际关系也非常紧张,心情也非常败坏……到最后,他反而失业了。   他到许多地方应聘,但是由于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   “我从小就听人说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我知识多却反而丧失了力量?“   一怒之下,他把所有的藏书都付之一炬。   他决定跟知识划清界限,他借钱开了一个小饭馆,每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所干的 事情与多年来读过的书根本没有关系。生活虽然并不是特别理想,却也比那段求职的日 子开心和充实得多。   知识是一颗西瓜,而书本只不过是西瓜皮,有的人啃了一肚子别人吃剩的瓜皮,以 为那就是甜美爽口的西瓜,而有的人则被别人扔下的西瓜皮滑倒了。   这位博士的误区就在这里。          奇迹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太平淡了,于是天天期望出现奇迹。为了让奇迹早些出现,他向 上帝祈求。   上帝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奇迹?“   “奇迹就是做梦都想不到,完全超乎我的想象的事情。“   上帝说:“我答应你,奇迹明天就会出现。“   这个人开始焦急地等待。   但是多少天过去了,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他又对着天空向上帝质问:“上帝啊,你为什么没有给我奇迹?“   “我早就给你奇迹了呀。“天上飘来上帝的声音。   “我怎么没有看见?“   “其实你天天都生活在奇迹中。你不是说奇迹就是你做梦都想不到、完全超乎你想 象的事情吗?我给过你了,你以为上帝就能给你奇迹,然而上帝也没有给你奇迹,这是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本身难道不也算是一个奇迹吗?其实除了你自己以外,世界上根 本没有其他的什么可以称为’奇迹’。求上帝给你奇迹,不如求自己给自己奇迹。“          蹦极      听说郊区某个旅游景点可以蹦极,一个姑娘约他的男友同去尝试,一方面她想体验 一下蹦极所带来的那种新鲜与刺激,另一方面,她想借机考验一下他对她的爱有多深。   “咱们一起跳吧!“在悬崖边,她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   “万一……“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十分微弱,一点也不像来以前那样镇定自若。   “你怎么这么胆小?“她有些恼怒。   “我害怕……“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你到底爱不爱我?“她厉声质问道。   “我当然爱你!“   “既然爱我,咱们就一起跳吧!我都敢为你跳下去,你就不敢为我跳吗?你一个男 子汉,怎么连个女人都不如!“   说到这里,她失望已极:“跳下去不会摔死你的,既然你都不肯为我跳下去,你也 不值得我为你跳下去!腰上系着绳子,你都不敢跳下去,你还敢为我去死吗?“   她解下腰间的绳子,扬长而去。   就这样,他们分道扬镳了。   她一直无法释然。一个月后,她又去找他,要求和解,然而他一点重归旧好的意思 都没有。   考验别人的爱可以有许多方法,为什么不用生命来考验,却要用死亡来考验呢?用 死亡做试卷,绝大多数人都考不及格。我们应该尊重别人贪生怕死的本能,尊重别人的 软弱、怯懦和恐惧,软弱、怯懦和恐惧里面包含着对生命的无限温柔与留恋,它不是它 本身,它是一种更博大、更深沉的爱。   这个姑娘的误区就在这里,面对死亡的考验,你可以无所畏惧并且以此为美德,但 是切不要把无所畏惧当成唯一的标准。你可以为了表面上的爱去做死亡的游戏并且乐此 不疲,你可以当一个义无反顾的爱情英雄,然而如果以爱的名义强迫别人如法炮制,你 就把自己变成一个凶手了。因为是你而不是别人让他感觉到了死亡的恐惧、把他逼到了 进退维谷的境地。检验他爱不爱你,有无数种方式,为什么非要选择死亡不可呢?          爱的空间      所有的动物都爱自己的孩子。   然而它们用的是一种比人类更高级的爱,因为它们知道给孩子一个空间。   动物哺育幼仔时,不像人类那样为它包打天下,到了一定年龄,父母会把孩子驱逐 出境,让它自谋生路。   人却不同,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父母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童年,照顾孩子的少年时 代,还要照顾孩子的青年时代,甚至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了,父母还在为他们披星戴月, 日夜操劳。不仅照顾他们,还要照顾他们的孩子,甚至他们的孙子。当了一辈子父母, 却照顾了几代人。   如果这样劳累能得到感激也好,然而现在的孩子却似乎越来越不知好歹、越来越忘 恩负义。父母辛苦一生换不来报答,甚至连他们的一句感谢也换不来。他们总是充满了 各种各样的报怨:   “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   “你为什么要整理我的书桌?“   “你为什么要让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你为什么要偷听我的电话?“   “都怪你当初替我填报志愿,让我进了这样一所学校、学了这样一个专业!“   “都怪你包办我的婚事,让我一辈子都在悲剧中生活!“   ……   儿女报怨父母的时候,全然忘记了父母为他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父母与儿女就在这样一个怪圈中僵持。他们都爱对方,却同时觉得对方不像亲人, 反而像敌人。   我不责备儿女的忘恩负义,却要责怪父母的多操闲心。用这样让人透不过气的方式 来爱孩子,无异于把他们锁进一间插满鲜花的囚室,并挡住孩子的阳光,剥夺孩子的空 气。   要多留些空间给别人,也多留些空间给自己。因为太多的了解等于偷窥,太多的关 心等   于干涉。   为什么不向大自然学习呢?像鱼那样把孩子交给大海,像鸟那样把孩子交给天空, 像蒲公英那样,把孩子交了自由的风。       成语和成人      我是上小学的时候开始做起作家梦的。我认为作家都应该拥有无数华丽的辞藻,为 了让自己的辞藻也像书上那样灿烂华丽,每读到一本好书,我都会大段大段把里面的优 美词句用笔勾了下来,甚至还攒钱买一个厚厚的塑料日记本,把它们抄在本子上,时时 翻阅,不少段落还能背诵。   后来觉得这种办法还是不够用。我又开始通读词典,一本厚达一千五百多页的《现 代汉语词典》,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里面所有的成语词条,我都抄了一遍,整整抄了 一大本。   这样做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老师给我的作文写的评语里,总是少不了“词汇丰富 “之类的表扬。从小学到大学,我的作文一直都是全班最好的。别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生 僻词汇,我都能用得轻车熟路。   但是近年来,我开始对自己的文字产生了怀疑。每当读起自己的文字,总觉得缺少 某种鲜活的个性,某种蓬勃的生命力。   原来是我用的成语太多!   而成语是这样一种东西,在你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时,它可以迅速扩大你的词汇量, 然而当你的语言能力和人生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又会反过来束缚你的思维、剥夺你 的个性。本来是我自己所看到、所经历、所体悟到的东西,却不得不借用前人的语言说 出来,无形之中,我重复了别人,而重复别人,难道不是取消了我自己吗?   由于掌握的成语太多,对成语的依赖性太强,离开成语我就无法写出灵魂中的那种 真实,我不得不暂时把写作放一放,转而去画画。为了还原自己的审美能力,我经常看 画册、看画展。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不是大师作品,而是那些儿童画。就拿画太阳来说 吧,大人画的太阳太像太阳,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可是在孩子们笔下,太阳却是千姿 百态的,有的画成椭圆形,有的画成长方形,有的画成梯形,有的画成正方形,有的画 成三角形,有的画得像苹果,有的画得像桔子,有的画得像鸡蛋,他们画的太阳长鼻 子,眨眼睛,穿衣服,有的还长着叶子,长着翅膀……   假如用“透视原理“、“像与不像“来解释,这些画根本就不是画,而只是信手涂 鸦,充其量也只是些半成品,然而正是这样未定型的涂鸦之作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美的震 撼,唤起了我许多童年的美好记忆,给了我一个成人和成语永远无法给我的世界。   我对“成“一直抱着警惕之心,因为一“成“就定型了,无论成语还是成人,都离 生命本质越来越远,“成“不仅慢慢变成自己的规范,束缚了自己的未来,也可能会变 成他人的规范,束缚他人的未来。    孤儿与上帝      有一个孤儿向上帝哭诉:“上帝啊,你看我多么可怜!别人都有父亲的保护和母亲 的疼爱,都有兄弟的帮助和姐妹的关心,为什么单单我没有?“   上帝慈爱地摸摸孤儿的头:“你是跟别人不一样,不过这没关系,你跟我一样。你 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可是难道我就有吗?你是孤儿,我也是孤儿。正因为我只是 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我才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光明,创造了我自己:成为自己的上 帝。“    迷路的人      虽然走了无数地方、进过无数道门,但我还是一个容易迷路的人。   每当我去朋友家时,都会提前打电话让他出来接我,不然我就无法找到他家。哪怕 多年老友也是如此。更有甚者,我还会在回家的路上迷路。   好在我也有过几次不迷路的经历。   那是一个月前,我去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当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我坐着出 租车到他家小区门口,朋友出来接我了。   过了几天,又有一件急事需要连夜找他。我提心吊胆地坐出租车过去了,我想假如 今天再迷路了就麻烦了。凭着感觉我摸了过去,在一栋感觉有些似曾相识的楼前我停了 下来。我来到楼门口,试着按了一下门铃,想不到里面传来了朋友的声音。   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里了。   像我这样一个爱迷路的人,怎么可能会在这样黑暗的夜晚找到朋友家呢?   我想了许久,得出的结论是,以前迷路,都是因为有朋友接我,使我产生了依赖思 想,而这次没迷路的原因,就是因为朋友没有接我,我放弃了依赖思想。   人生道路不也一样吗?老有人接你、老有人带路,必然会影响你给自己带路的。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4-18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投资与存款
  
  上帝赐给我们的生命只是一笔小钱。
  这笔小钱的正面是时间,背面是快乐,而爱、同情、想象、创造、工作等等,则是
它的颜色和花纹。
  这笔小钱运用成功,就是成功的人生;运用失败,就是失败的人生。
  所谓成功的运用,就是把这笔小钱用来投资,让它几倍、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地
增值,有的人运用得好,多少年后,这笔小钱变成了一笔大的产业。
  无疑,投资是更能展示和发挥一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
  等而下之的就是把这笔钱存进银行,它简单易行,不分男女、无论贤愚,都能无师
自通。存款虽然无法像投资那样,使原来的本钱无数倍地增值,但可以旱涝保收。存款
多年,本利相加,也相当可观。
  奇怪的是,越是容易的事情越是难做,投资成功的人凤毛麟角,存款成功的人也颇
为罕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错误并不在于绝大多数人们经营思想和理财意识的欠缺,而
在于他们根本不认识那笔本钱,他们只是生命的消费者,而不是存款者,更不是投资
者。
  

偷来的爱
  
  像所有的男孩一样,他一直害怕父亲。
  不论他表现有多好、成绩有多优秀,父亲都金口玉牙,绝不夸他一句。
  多少次,当他到同学家听到同学的父母表扬孩子时,他都羡慕得要命。
  可是父亲却守口如瓶,一个字也不肯说,最多也就是“嗯“、“唔“两声。
  有时候父亲的话甚至像刀子一样扎进他的心里:“这有什么了不起呀?你也不跟人
家别的孩子比比?“
  父亲的嘴里,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
  而这,在这个男孩心中,是不可原谅的。
  久而久之,他的成绩明显下降,他变得郁郁寡欢。
  有一天,父亲给大学时的同学写了一封信,让他去邮局寄掉。
  怀着一股莫名的好奇,他把那封信偷偷拆开,躲在外面看了。
  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那封整整三页的信里,全是表扬他的话,父亲从没对他说过
的“爱“字,在这封信里却重复了十几遍。
  他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簌簌掉下来,把信打湿了。
  他把这封信抄了一份保留下来,把原信重新装进信封,塞进了邮筒。
  那封抄来的信,成了他最珍爱的宝贝,他每天都要拿出来看几遍。遇到困难时,都
是那封信给了他力量。
  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变化,他变得开朗自信了,成绩也直线上升。以前看到父亲都
像看到陌生人一样,老是躲着,现在他特别喜欢跟父亲呆在一起。
  多年之后,孩子成了一位著名科学家,那封他一直都带在身边,即使到国外参加国
际性会议时也不例外。
  这个故事是我偶然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我为那个孩子感到庆幸,幸亏他没做一个听
话的好孩子,他违背了父亲的叮嘱,把那封信偷拆了,从而偷到了父亲的表扬与爱。不
然,他可能永远都无法知道父亲是多么爱他、又对他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
  倒是那位父亲让我觉得奇怪,是孩子就应该无条件地去爱他、表扬他、激励他,为
什么要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呢?


命运的门铃
  
  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位企业家朋友讲了这个故事,越想越觉得富有启发意义,就把
它整理出来来跟大家分享。
  有一个性子特别急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来到朋友楼下,按响了朋友家的对
讲门铃。门铃响了两声,里面没有动静,他等不及了,他返身回家。刚刚走了几步,他
又觉得这样回去不甘心,于是又返回来重新按门铃。这一次他还是没有耐心,门铃只响
了两下他又等不及了。但是走了几步,他又返回来了。
  如此反复了五六次,最后他想是不是自己太没耐心了,可以多等一会儿。于是他走
到楼门前。门铃刚一响,他就觉得脖子一凉,浑身上下被冷水浇了个透!
  原来朋友一直在家,几次来开门外面都没有动静,他怀疑有人捣乱,就从楼道里向
下面泼了一瓢冷水,作为报复。
  这样去按朋友的门铃会被泼一瓢冷水,那么按命运的门铃,又怎能不被命运浇一瓢
冷水呢?
  在命运的门前,不妨多拿出一点耐心,哪怕多等一天、多等一个小时、多等一分
钟,情况就可能截然不同。


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一只鹰在追捕一只麻雀,走投无路之时,麻雀突然看到一间宽敞的屋子。就在这
时,外面起风了,屋门被关上了。
  外面已经没有危险,麻雀非常想出去,它就直接向窗户飞去,想不到窗上的玻璃把
它重重地撞了一下,它眼冒金星,掉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它又飞了起来,使出更大的劲
儿向窗户飞去,这一回撞得更重。折腾了几个小时,它精疲力竭,它也没能出去。
  它跌落在地上。临死之前它才发现,门下面有一个缝儿,刚好够它通过,可惜它连
一丝挣扎到门前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这样,它眼睁睁死在了出路旁边。
  这只麻雀就像某些好好高骛远的人。
  高处着眼诚然很好,然而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时候,我们还得从低处着
手。被伟大理想毁灭掉的人,远比被渺小理想毁灭掉的人多,原因就在这里。那么我们
何必像这只麻雀那样一味盯着高处呢?
  


以苦为乐
  
  有一个屡战屡败的青年去算命。
  在算命摊的小板凳上,他跟算命者聊了起来:“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亲情不可靠,
友情不可靠,爱情也不可靠,做什么事情都是难于上青天。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啊?“
  算命者仔细看了半天他的面相,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不要急,到三十岁你的情况
就会好转了。“
  青年面露喜色:“那么,是不是三十岁以后,我就会苦尽甘来呢?“
  算命先生说:“情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你的心态会有很大变化,因为三十岁
以后你就学会以苦为乐了。“
  


一楼
  
  一个新认识的朋友邀我去他家做客。
  打电话的时候他就告诉我怎么坐车、下车后怎么走、在哪拐弯、进哪个小区、找几
号楼几单元。我一一用笔做了记录。
  做完这些,我问他住在几楼?
  他说一楼。
  在北京的房子中,一楼是最便宜的。
  当我问他买一楼是不是为了省钱的时候他说不是。
  “我一直喜欢一楼,老人和小孩上下方便,如果弄出点动静,也不会吵着别人。“

  这就是他选择一楼的原因。
  这样一个朋友的家,我没去就已经能够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温暖了。
  能时时事事为老人着想,为孩子着想,甚至为素不相识的邻居着想,这样的人,一
定是一个富有情趣和爱心的人。
  

上帝的秘诀
  
  一个人求告上帝,让上帝传给他一些人生秘诀,以使他更有力量,更有智慧。
  上帝答应了他。上帝告诉他,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见面,上帝将当面把所有的秘诀
都传授给他。
  那个人喜出望外。
  提前半天,他就达到了约定地点。
  然而到了约定时间,上帝迟迟不肯出现。
  他又苦苦等了三天三夜,等得精疲力竭,上帝还是没有出现。
  回家的路上,他自言自语道:“看来连上帝都会违背诺言,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
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反而寄托在别人身上呢?“
  听到他的这一番话,上帝在天上哈哈大笑:“孩子,看来你是真的得到秘诀了。记
住这个秘诀,你走到哪里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无私与自私
  
  帮助别人是人类最大的美德之一,正因为此,无私的利他主义才能得到几乎所有民
族的认同。
  然而自私的利己主义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候,利己主义甚至比利他主义还能
显示出对生命的关爱。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和尚去见佛祖,佛祖要根据他们各人的功德决定让谁
当自己的弟子。第一个修行者说自己一路上吃斋念佛,普渡众生,心里从来没有想过自
己;第二个修行者说自己一直只顾自己,他虽然没有什么功德,但是他守住了做人的底
线,从来没有让别人给他布施,因为他吃的喝的全都来自自己的劳动。第一个修行者被
淘汰了,第二个修行者却入选了。第一个修行者不满地质问佛祖,为什么会这样?佛祖
说:“你虽然吃斋念佛,但是你却不断地化缘,接受人们的布施,你给别人增添了麻
烦;他虽然只顾自己,但他却从没麻烦别人。记住,不麻烦别人也是一种功德,是一个
修行者最重要的功德!“
  当你为自己的“无私“洋洋自得时,可曾想过,你的“无私“只是一个幌子?你是
否有着以“无私“来达到自私目的的动机?与其那样,倒不如果断地放下“无私“,勇
敢地拿起“自私“。先爱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帮
助别人吧。你能够爱自己、关心自己和帮助自己,就意味着你为别人节省了一笔爱的资
源,让这笔资源用在最需要它的人身上,何乐而不为?
  


生命的高度
  
  一位著名登山家在一座八千多米的雪山上失踪了。
  营地最后一次接到他的信息是三天以前,按原计划,他两天前就应该顺利返回营
地。然而现在已经整整三天过去了,他还是音信皆无。
  他一定是在返回的途中掉进了冰谷,人们这样猜测。
  几年之后,这一猜测得到了证实,人们在山腰上发现了他的尸体和遗物。
  在遗物中,人们发现了登山家的日记,最后一行写着:“千万不要去登你下不来的
高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高度,有的是高峰,有的是小山,甚至有的只是土丘和平
地。
  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最高峰,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最高峰,应该达到什
么样的高度,那要看具体情况。一味追求生命的高度,那无异于绑架自己、虐待自己。
财富、地位、知识和道德,从某种意义上都代表着生命的高度,然而具体需要多高,要
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正因为不同才显出生命的千姿百态。一味追求最高峰,不仅
取消了人的个性,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灾难。一如那个遇难的登山家,上得去,却下不
来。
  
  
          


要先读懂自己,再去读别人。        




冰作的心
  
  听说上帝要选天使,人们都去应征。
  他们特意准备了许多礼物,有的带上了珍宝,有的带上了献诗,然而上帝看过之后
都摇头叹息。
  最后,一个两手空空的孩子来到了上帝的面前。
  “别人都给我带礼物,你为什么空着手呢?“上帝问。
  “我带了。“孩子仰起了头。
  “可是你的礼物呢?“上帝十分好奇。
  “我用透明的冰刻了一颗心带给你,可是由于路途遥远,它慢慢化了,变成水了,
水又在路上蒸发干了。“
  这个孩子被上帝选为天使。
  天使的心就像孩子用冰刻成的那颗心,起初是透明的,最后却连同它本身所夹带的
“真“、“善“、“美“也一起慢慢化掉了。
  天使的心无法用“真“、“善“、“美“来命名。
  
  
          



活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中


  人活在世上有两样东西看似是无穷无竭的,实际上却是有限的。可是若合理地利
用,就能将有限的东西作充分的使用,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样东西一是金钱,另一是时间。


  先说金钱,不管你这一辈子能挣多少钱,花出去的那些钱才可以算是真正曾属于你
的,银行中存储的那些不算是你的。想想也是,存在银行里不花,在你的存单上和在别
人的存单上又有什么不一样?这样一想,算算你这一辈子花出去的钱真的是有数的(只
是那个数目你自己不知道罢了),那么怎么花钱才算是使钱充分合理地利用?


  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想清你想要的是什么,挣钱和花钱都不是目的,在挣钱的时
候更多地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在花钱的时候更好地实现你的人生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想要的是健康吗?那么将钱花在日常饮食上比花在衣物上更合理;


  你想要的是漂亮吗?那么将钱花在保持充沛的体力和快乐的心情上比花在衣饰上更
有意义;


  你想要的是别人的尊重吗?那么将钱花在对自身的提高上比花在炫人的珠宝、惊人
的华屋美厦上更起作用;


  ……


  当然不可避免地,人这一辈子总有很多花错钱的时候,那也无需过分地懊悔和遗
憾,过分地追悔昨天永远于事无补,更重要的是今天应怎样度过。


  时间的利用也是如此,你必须得有一部分时间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也必须得有一
部分时间来应付你所在的这个环境。但只要你合理的安排,就一定会有一些属于你自己
的时间,在那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如果全身心地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你必然有所收
获。


  常有人把时间比作金钱,从而来说明时间的宝贵,聪明的人应该不用金钱的陪衬就
能看到时间的宝贵;可是世上自私的人总是表现在对金钱的占有上,只有少数人的精打
细算不是用在金钱上,而是用在时间上,用这一生有限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体会更多
的美好感情。


  如果你有很多时间不是用来品尝甜美而是用来回味苦涩;不是用来爱和被爱,而是
用来仇恨和伤害;不是用来做事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而只是消耗别人生产的东西,那
么这些坐卧不安、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的日子没有也罢,免得生命再受折磨。


  你这一辈子其实拥有很多金钱很多时间,只是你应该经常想一想你用这些金钱和时
间干什么了。


  你实现你的人生价值了吗?你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了吗?你给这世界带来了一点东
西吗?你使你的生活过得充实了吗?
板凳
发表于 2003-4-19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很好,我觉得还是分开一个一个的贴比较好,这样看着舒服,也容易让大家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哈哈,纯属个人意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