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白话TOC之采购问题

[复制链接] 13
回复
40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2-30 14: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日常消费品的购买到复杂软件的招标,这一切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采购。

 

目前,我也面临采购的问题。

 

通过以往的采购经验,首先要有几条标准:采购什么东西,价格标准,供货要求等等。但事实上,这几条标准之间不是一层套一层的关系,而是一个组合的关系。因此,标准越多,组合也就越多;组合越多,所需要采购准备时间也就越长,决策也越不容易。尤其是在差异化战略如此重要的今天,供应商为了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种情况更是有增无减。

 

您可以想象到一家陌生的高级餐厅吃饭点菜时候的情景。那种痛苦是很不好受的,尽管我们都可以理解餐厅这么做的原因。也许,这也正是您为什么需要一个秘书去做这件事情的原因;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采购经理的原因。当然,如果您要宴请一位很重要的客人,估计就不会完全让秘书代劳了。但如果您是董事长,对于采购,我想就不是代劳不代劳的问题了。

 

所以,标准,本来是为了简化决策,或者说规范决策;但一涉及到组合,就完全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是哪里出错了么?莫非是不需要标准?如果没有标准,那又应该是用什么来辅助决策呢?

 

请您先等一下。

 

还是先从餐厅的例子说起。吃什么?这个问题,您知道我最害怕的回答是什么吗?也许您跟我一样,对,就是:“随便”。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和尴尬,我总是说:今天我们能吃咖喱羊排么;或者酸烧辣鱼也行。如果大家同意把这作为主菜,那后面的菜就好点了;当然,我也会主动为这顿饭买单。

 

也许您明白了我的意思了:面对具体采购,先要确定核心标准;然后以此为首,对其他标准一一与其配套,最终顺利完成采购决策,同时也完成了采购过程的规范。

 

这真是一举两得。如果您是董事长,您更应该非常清楚:在采购问题上,这,对您意味着什么。

 

是的,您可以规定:面对具体采购,必须先确定核心标准;并提交报告,交上级批准。

 

这样既让上级了解情况、减少风险、管理规范,又能充分发挥上级的知识和经验,使下级能在未造成事实后果的情况下就能够在错误中学习,使其成长。另外,这也避免了很多文书工作、汇报工作和长时间等待,直接进入正题。更重要的是,整个采购可以“又好又快”!

 

这,还是一举两得么?

 

好,现在我想回答您提出来的问题,也许您自己也有了答案。但为了让我自己也在错误中成长,还是斗胆说出来的好,毕竟不会造成严重的事实后果。

 

是哪里出错了么?

 

是的。这个错误出现在我们没有对采购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只是对采购结果进行了种种考虑。可以想象,我们有那么多的组合才形成了我们的采购结果,这个工作量有多大!如果我们每种重要采购都如此,即使增加一个采购标准,我们的工作量决不是简单地线性增加。

 

莫非是不需要标准?

 

不,我们仍然需要标准。标准,是我们实现可替换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简化和效率的法宝。我们不需要的是标准的组合。对,原来认为正确的东西,到现在,却成了错误;而且是首要错误——这个接受起来确实很难。

 

如果没有标准,哪又应该是用什么来辅助决策呢?

 

核心标准。而且不仅仅是辅助决策,更重要的是:得到核心标准的过程是一个规范管理的过程!是的,过程同样重要。她是我们财富实现的秘密。

 

恩,能不能在核心标准定完之后,再确定一个与其配套的相对次要的标准呢?

 

这是一个好主意。理论上,这是完全可行的。但还要看具体情况;事实上,在“具体采购”这一词里就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因此:与其这样一层层嵌套,陷入以前的思维陷阱中;不如对这个“具体采购”定义清楚,将过程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更明确化——这样规定也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也更有生命力,而不再是为ISO9000审核准备的文件。

 

TOC,又一次起了作用。

 

该贴来自群组:TOC约束理论

沙发
发表于 2009-1-4 10:01: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核心嵌套,看上去像是在对采购的决策流程做出的规范,其实也是一个标准了,我一直想推广这个东西,可惜不是那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都觉得变量太多也习惯了在变量中凭艺术决策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1:03:12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接受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采购计划的问题、采购人员考核的问题、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问题等等。

在推广上,不知道您采取的是什么策略?
4
发表于 2009-1-4 14:02:30 | 只看该作者
衡量指标是围绕目标来服务的。当然,多个指标时,就需要定出个轻重缓急啦!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4 14:31:55 | 只看该作者
Yorky 兄,目标和指标都不是事情本身。我们需要的是深入事情本身。这样才能发明新的指标,发现新的目标。
6
发表于 2009-1-7 11:55:4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kimi在2009-1-4 11:03:12的发言:
不容易接受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采购计划的问题、采购人员考核的问题、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问题等等。

在推广上,不知道您采取的是什么策略?

说起来有点惭愧,因为职位比较低的原因,我采取的策略更像是以点突破的方式,就是选取某个经常被困扰的人作为对象,从他这里开始尝试,可惜失败了,其实我之所以说人们习惯了,主要是指他们的心境,或者说是责任心,在我们公司采购的人责任心都很强,但这种强并未转化为科学的行为,反而由于交织的责任心强和墨菲的因素搞得乱七八糟,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等着看谁先死。

考核应该不是核心,因为事实上忽略其中1个标准都会有可能被考核的,金额也类似,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左是死右也是死,计划是大家都抱怨的问题,像是核心(我没有仔细分析过),如果计划不老调,应该就没那么多问题了,他们的责任心也不会好心办坏事。

7
发表于 2009-1-7 11:57:5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kimi在2009-1-4 14:31:55的发言:
Yorky 兄,目标和指标都不是事情本身。我们需要的是深入事情本身。这样才能发明新的指标,发现新的目标。

其实有时是挺矛盾的,可能更像一个循环,目标-指标-事情-目标-指标

8
发表于 2009-2-12 18:51:34 | 只看该作者

没看明白,这TOC有什么关系?TOC在采购上的挑战假设“为了降低营运成本,我们要采购便宜的材料”,面对的冲突“是要便宜”还是要“是要可靠的”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9:16:3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把TOC放到那些经典的环境下去而已,无他.
10
发表于 2010-6-17 17:05: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啊,我正读的有趣呢,戛然而止,下面呢?

 

你刚说的是一个采购需求识别的问题,就是要用TOC来确认采购需求的瓶颈,但下面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