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像驴子一样去休闲?

[复制链接] 5
回复
13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5-6-15 13: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前,大街小巷流行一首名为《我想去桂林》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有了钱,还要时间,看来这哥俩还真是传统休闲的两大要素。十年过去了,我们有了双休日长假黄金周,荷包也涨了,可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新浪文化频道最近一项名为“中国人休闲方式调查”的结果显示,仍有超过半数国民把“睡觉、看电视、做家务、逛街”作为周末主要的休闲活动。   对此,一位德国朋友语重心长地开出处方:你们中国人缺的是休闲文化,不是休闲时间。接着,人家列出柏林市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的数量。而在中国,这样的公共文化休闲场所还是太少。   看到德国友人的话,我的脸皮禁不住微微发烫,因为猪睡半日,漱洗罢再在电视前吃零食发呆间或傻笑半日的生活是我对每个周末寄予殷切盼望的动力之一。所以,看到35%的人选择了喜欢在“家里”打发闲暇时间,我立刻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    如果说呆在家里睡觉、看碟就是单调、沉闷没文化,我一定老大不乐意。可我也承认,排除懒惰、怕麻烦的因素,“钱”和“时间”的确对自己选择休闲方式有很大影响。身边常有朋友、同事为出行的时间、地点着恼,在他们看来,好不容易耗时耗钱出去一趟,一定得深思熟虑、计划周详,一次出游,经常因为被赋予太多含义而把人折腾得疲惫不堪。   在这一点上,我倒得承认人家德国人的快乐休闲观值得学习,无论出游还是约会,他们的原则是有兴趣有时间就OK,用句时髦的话,就是just do it for fun(随兴所欲)。这种观念,我们的古书里不是没有,比如《世说新语》里那位雪夜起兴访友,半路兴尽而归的王子猷,可惜,他的故事被搁在《任诞篇》里,何谓任诞,任性放纵,不拘礼法是也,可见,just do it for fun还没被主流认可。   打开古书,里面有放鹰、养鸟、曲艺、管弦、诗社、楹联、啜茗、风筝、金石、观鱼,上千年的传统绵延下来,又有哪样不算兴趣文化?可是,如果不能以欣然之态选择爱做之事,休闲的快乐真谛又该如何寻觅呢?大家期盼的“休闲文化”,不一定非得留连于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这样的阳春白雪休闲场所,而是自由从容抉择的心态,我们可以看肥皂剧,可以去“钱柜”飙歌上街买衫斗靓,同样可以出门踏青远足。   休闲意义所在,全在“兴趣”二字。如果一切都被人设置与驱使,借用朋友的一句话,“既然已经像驴子一样去工作,怎么还能像驴子一样去休闲?”<南方都市报>

[em05]
沙发
发表于 2005-6-18 08:11:07 | 只看该作者

太多的旅游变得象驴游,倒是真的。你看长城上到处是“好汉坡”的牌子供人拍照留念,有的还特意注上“海拔888米”;你看到处的导游变成了导购--[em01]

为兴趣而游,为兴趣而玩,呵呵,难,也不难。

板凳
发表于 2011-9-10 14:14:3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适当休闲一下。
4
发表于 2011-9-10 15:41:3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有钱又有时间,难啊!!!











signature--------------------------------------------------------------------------------
Being deeply loved by someone gives you strength, loving someone deeply gives you courage. nike free run 2,   nike lunarglide 3,   nike free run
5
发表于 2011-9-16 09:43:32 | 只看该作者
休闲意义所在,均在于兴趣。 有了兴趣就乐在其中了,不出门呆在家里有家里的乐趣,出门赶热闹,年轻人喜欢呀。这就是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寻找自己的快乐!
6
发表于 2011-11-5 14:34: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驴子一样去不得休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