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咨询战略] 不妨玩世不恭:“绩效考核七宗罪”有感(一)

[复制链接] 63
回复
205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7-24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天在去往客户的列车上,有同事开始探讨绩效考核的问题,并征求我的意见。我半开玩笑地说,除非在客户那里而且万不得已非谈不可,除此以外,我坚决不谈绩效考核。

最近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扯的够多的了,所以虽然标题当中有绩效考核的字样,但是本文的主题不在绩效考核。如果有如我一样被绩效考核折腾的够戗已经有些反胃的朋友,请你放心往下看。

李峰先生在其文章当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企业应当废除绩效考核,并在接受东方早报的采访中谈到,聪明的管理者不赶(绩效考核)这个时髦。李峰先生的观点在现实当中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颠覆”作用,现在尚不得而知,但当中引发的思考和辩论,应该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今天是周末,坐在床上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在中国管理实务界中,像绩效考核这样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潮流和时髦绝对不止一例。

比如核心竞争力。与目前的日渐平息相比,是前几年的热炒。长江商学院曾鸣教授在其新书《略胜一筹》当中写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核心竞争力的说法被西方的管理学界逐渐淘汰,却在最近几年的中国找到知音。核心竞争力虽然可以非常简明而准确地阐述企业过去成功的原因,却很难预测未来是否成功。‘核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今天的核心能力可能在未来毫无价值,而现在毫不起眼的能力却可能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

“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中国企业浮躁的心理。因为有了核心竞争力,似乎就有了‘芝麻开门’的口诀,企业发展就可以无往而不利,迅速发展。但实际上,今天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就会变成明天被淘汰的能力,甚至成为核心障碍。某种程度上,核心竞争力成了时髦版的‘一招鲜’”。

其实这种情况也不只中国才有。

比如员工满意度。在96版罗宾斯的《组织行为学》中,员工满意度仍然是关键词。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员工满意度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像以前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有研究结果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是与此前的结论截然相反。于是员工满意度在西方已经逐渐被抛弃,代之以员工敬业度。

比如扬长还是避短。虽然德鲁克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在其《有效的管理者》当中提出管理人员在管理下属的时候不仅要避短,更重要的是要扬长,但是这么多年的很多管理实践背后的假设,仍然是改变一个人的缺点,然后他就能更出色。

盖洛普推出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就提出几乎截然不同的观点,仍然改变一个人的缺点几乎是徒劳的,最重要的是,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并发扬它。这可真应了那句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与西方相比,我们国家由于西方管理理念的涌入而带来的这种风云变幻就更加明显一些。

比如多元化。先是所谓“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提倡多元化;后来随着西方企业近年“主营业务”、“归核化”的提出,很多学者也以此为思路来指导前来咨询的企业界人士。去年IT经理世界上有篇文章对此问题提出了质疑,认为在西方企业看来,是否多元化是个战略问题;而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多元化目前只是一个争取利润空间的问题,算是在此问题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亦步亦趋,而是扎根于现实进行分析的文章之一。

再比如BPR。最近有个客户要上ERP系统。本来基本要定下来了,不知道谁给出了个“高招”:上ERP系统怎么能不先做BPR呢?!昨天得知,某刚刚合并国内一家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跨国咨询公司给客户提交的项目建议书的第一页,赫然写着“流程再造”四个大字。

ERP系统上马之前做BPR是前几年非常流行的一个认识误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两年前IT经理世界上一篇《BPR正本清源》的文章已经分析的非常透彻。简单来说,BPRERP根本就没什么关系。在BPR已经有些沉寂的今天,仍然有人把这两者打造成焦不离孟的关系,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再比如最佳实践。这样一种思路的背后,往往是认为存在唯一一种正确且有效的管理手段。长江商学院的院长项兵教授提出“一指禅”和“蹲马步”的形象比喻,指出不同企业情况不同,所谓最佳实践往往会给人误导。

无独有偶,在很多公司纷纷模仿惠普、GE这些成功公司的理念时,柯林斯在其《基业长青》书中以“有‘正确’的理念吗”为小标题,引出自己的研究结论:总之,我们并未发现任何特别的理念内容和成为高瞻远瞩公司息息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理念的真实性和公司连续一贯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内容重要。

西方管理理念的涌入对中国的管理学界和管理实务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管理秀使得管理时髦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可能会让很多虔诚的管理者感到沮丧和无所适从。但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不良心态在作祟。肖知兴先生认为是武侠小说害了大家(《浮躁与沉潜》):总希望能够找到葵花宝典或者九阳真经,一劳永逸,一招鲜,吃遍天。我觉得这可能还跟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这世上存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有这样的潜意识的一大好处,是我们对待理论尤其是“先进理论”的态度是虔诚的,看看国外大师来华价格不菲的讲座门票而人们仍然趋之若骛就知道。但是这样的潜意识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太过虔诚和太过严肃。所以回到标题,当我们对一个不算太长的时间段里管理界发生的事情进行回顾,发现在这个被认为很圣洁的领域也在像时装秀那样感时髦的时候,不必太在意,不必太沮丧,何妨来点玩世不恭?

有趣的是,关于这个问题中外名家都有表述。

爱因斯坦表述的比较幽默:昨天被奉为圭臬的,今天可能会被抛弃;明天将被遗忘的,后天可能会被奉为圣贤。对此,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保持适当的幽默感。

相比之下,杨慎表述的就比较深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1 11:00:38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4-7-24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生活在彷徨的年代

板凳
发表于 2004-7-25 00:19:33 | 只看该作者
木人发表了一篇真正的好文章,让人掩卷深思。
4
发表于 2004-7-25 10:59:2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真切地描述了我们目前的纷乱变化的现状。

我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纷乱变化的;对中国来说变化的更快一些,原因在于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本来就没有很好的基础,在学习国外理论时免不了随风飘舞。

国内企业管理界---我是指运作企业的这个层次,大多数人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即使有理论基础也会碰到难题,正如我们看了很多教育孩子的书,觉得能够教育好孩子了,实际情况呢?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了,不能太相信那些理论,因为孩子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多的,有非常多的不同的情况和表现。其实企业也一样,有没有理论都会遇到难题---这才是管理专家、咨询家存在的理由。很多时候,即使你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原则,但现实的复杂性和变数还是远远超出你的驾驭能力。于是大家又开始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理论或者模型。

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管理念是否先进,是否大家都不提了,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提出什么样的做法都可以,最后只看管不管用。

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管理理论界、咨询界喜欢吹风和跟风;企业界喜欢现代化管理的词语,却往往忽略了管理的提高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基础管理都没做好,上什么ERP,上一个不就死一个吗?!

欢迎各位兄弟拍砖!

5
发表于 2004-7-25 16:50:31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意见![em01][em01][em01]
6
发表于 2004-7-26 12:51:1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没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泯灭了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一些私企把绩效考核当作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工具,比如硬性规定员工绩效一律不得超过1.0,否则“公审”,还有靠拆补各部门绩效工资来协调总绩效工资的平衡性,“打击”绩效评定过高者,.............绩效的初衷完全违背了!

可是,现在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方式来促使员工的积极上进呢?

7
发表于 2004-7-26 12:54:21 | 只看该作者
[em01]
8
发表于 2004-7-26 15:44:33 | 只看该作者
<绩效考核七宗罪>原文能否提供?
9
发表于 2004-7-28 10:07:29 | 只看该作者
看我们国内有多少ERP是真正成功的呀,多数是成了摆设呀,国家投入的信息化的财力就这样被白白让沸!
10
发表于 2004-7-28 17:01:5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楼主文章,感想良多。

我以为这样的现象其实与这个时代是脱不了干系的。速度的加快、周期的缩短、大量的概念扑面而来,常常让人无所从。有时我们连静下心来听别人说完一句话的时间似乎都没有,又哪里能够挤出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完概念,想清楚它的前因后果、它的适用条件了?所以常常就是“想到了就用,失败了再说”。不过话回过头来讲,正是因为这样例子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去完整审视这些概念。

当然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当事人也曾是深思熟虑的,只是对环境认识不足,低估了一些因素导致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