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零售的基本概念 ● 零售是指把商品或劳动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 零售商出售的商品是用于直接消费,而不是转售或加工。
● 零售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零售企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
中间环节,零售商业经营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是否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且会影响
整个经济的增长。 二、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市场销售比较 项目
零售商
制造商 1、顾客
个人
组织
2、决定购买的顾客
女性为主
男性为主
3、顾客购买的主要原因
功用
利益
4、顾客购买的态度
感情
理性
5、顾客购买的数量
少
多
6、顾客付款的方式
现金、信用卡
转帐、票据
7、买卖方式
聚集顾客来店
到顾客的地方
8、销售者
女性多
男性多
9、销售者的商品知识
少
多
10、与顾客的关系
断断续续的
连续的
11、销售员每人营业额
少
多
12、顾客人数
多
少
13、毛利率
低
高
14、取得商品的方式
经销、联营、代销
自己公司生产
15、商品品牌
其它公司品牌
自己公司品牌
16、经营商品的种类
多
少
17、地点选择
重要
不很重要
18、地点成本
高
少
19、商圈范围
窄
广 三、零售业的循环模式和生命周期 由于流通业的发展,零售业从“生产导向”变为“消费导向”,使零售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不同的零售业态不断推陈出新,相对老旧的零售店也面临歇业,由此预示零售业的生命周期。
引导期 成长期 高度成长期 成熟期 饱和期 衰退期
A B C D E F
A、旧有型态的零售店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购买的需要;
革新的零售店孕育而生,与传统的零售店形成鲜明的对比;
卖场机能凸显,活泼而开放;
商品线较宽促销手法新奇;
销售量递增,但同期的投入回报并不高。
B、新的零售店逐渐被消费大众接受和喜好,革新后的零售店广被媒体宣传;
销售量稳定上升利润逐渐提高。
C、新的零售店已经逐渐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大众的偏好;
销售量大幅度提高利润也大幅度提高;
仿效者和竞争者竟相投入市场;
连锁经营方式展开。
D、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逐渐位于高峰;
利润贡献趋于最高;
组织内部管理矛盾逐渐出现,组织内部协调成本急速提高;
内部管理复杂化,精英效率渐有隐忧。
E、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逐渐下划,利润额也呈同样的形式;
革新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人才产生无法管理现阶段规模商店的能力;
组织协调无力成本继续上升,内部复杂相互牵制抵制,步调不统一。
F、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急速下划;
利润额急速划落变为薄弱直至亏损;
上述零售业态开始致力更新或退出市场,另一种新的零售业态正在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