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企业家灾祸十大征兆

[复制链接] 3
回复
17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2-13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家灾祸十大征兆
企业家灾祸十大征兆:看富豪落马前的“异动”


  倒了一个。又倒了一个。

  仰融、杨斌、李海仓、周正毅、李经纬、孙大午、刘波……2002、2003年,商业流星一时之间难以尽数。有的突然枪杀身亡;有的被拘押、入狱,此后数年间将在商业上无所作为;有的则逃奔至海外,国内昔日看似蒸蒸日上的企业王国盛况不再。这些恶性突发事件,对他本人、对他所领导的企业的股东、员工、客户、社会公众,不啻一场飞来的“灾祸”。

  据说有一条“海恩法则”,大意是指,在每一次安全灾难发生之前,必然有数十次轻微事故和若干起未遂先兆,如果能及早洞察和读懂这些征兆,就有可能避免最终的恶果。你或许也听说过,在大地震降临之前,井水会喷出地面、天空闪过蓝光、动物会发出哀鸣,科学家证实,这些都是在地震、山崩等自然灾难之前,大自然以它的语言传递出的某些信号。当科学家以灵敏度足够强的麦克风记录下即将断裂的材料的声响时,他听到了以前没有被注意到的尖细的颤音和低沉的轰隆声,它们越来越高、间隔越来越小,直至材料突然断裂。

  在本期“灾祸的征兆”的封面报道中,我们正是要去辨析企业家遭遇“灾祸”之前在他本人身上及周围环境中所发出的那些“尖细的颤音和低沉的轰隆声”。这些声音潜伏在企业家的商业行为中,潜伏在他的外部关系里,潜伏在他的言谈举止间……

  凭借着回放和解构的手段,人们才看到,之前许多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实际上都指向着同一个方向。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搜集到这些声音即使不能让你明确知道在这家公司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也能让你对它明天的走势作最坏的心理预期,即使你不能举手发言,你也可以用脚投票;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仔细倾听这些来自你周围和你身体内部“尖细的颤音和低沉的轰隆声”,是否可以更清醒地知道该如何自处?

  关于“灾祸”,人们一定有不同的看法和定义。

  确实,商界每天都有企业在滑向失败的边缘,每天都有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的程序,但是我们不把这种渐进式的“不景气”和“衰落”称为“灾祸”,事实上,“企业家灾祸”只是“企业家失败”中的一种,在所有的“企业家失败”中,大部分失败是企业长期经营不善、业绩持续疲弱,这些企业最终出局的结果多多少少在人们的预料之中,而小部份“失败”、即我们所说的“灾祸”却带着极强的突发性和戏剧性,道路似乎还在绵延不断往前铺展开的时候,火车头却突然拐弯、甚至跌出轨道。

  在这里,我们将“企业家灾祸”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人身受到莫名的伤害和威胁,另一类是企业家突然被拖入司法程序中,企业暴露出巨大的黑洞和发展隐患,此时,企业家不是被立案审查、被捕,就是失踪、去国,或者自杀。

  不管是哪一类,“企业家灾祸”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是逐渐地,然后是突然地。

  征兆一:MBO强行军

  MBO是国内企业家欲解决心头产权之痒时首先想到的一根“救命稻草”,但是这根“救命稻草”有时竟然会反弹过来,成为打向企业家的一支闷棍。那些业绩良好、经营层和大股东长期和平共处、互相能理解能妥协、企业领导人在企业灵魂作用无人可替的企业,总是更容易修成MBO正果、或者在产权中分得一杯羹。反之,条件不成熟、形势复杂之下,企业家却还想凭着一己之逻辑强做、暗做MBO,往往会触探红线、一脚踏空。

  从2001年底仰融首度对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几家媒体开口讲他的创业历程开始,华晨亟待正本清源就一直是仰融对外宣扬的一个重点。他曾经不无自嘲地对本刊记者说:“我们这个结构,还不如一个新企业,还不如一个李书福同志。”他的行动比他的语言还要急迫。那时据他说,他已向华晨内部提出了3000人自由入股的倡议书,新成立的公司将做“新的汽车”。在和宝马谈合资事宜时,仰融毫无顾忌地说了类似的话,华晨和宝马都是在化私人的钱。然而在和政府的谈判中,双方对股权比例和价格的想法差异甚远,MBO谈崩。2002年6月,华晨汽车宣布解除仰融的主席职务。据说,解职决定的导火索之一是此前一周,仰融在香港与基金经理的恳谈会上,再度称华晨股权并非国家所有,管理层将收购华晨股权。

  健力宝的李经纬也曾经很想做MBO,他想法如此强烈,以至于据李身边的高层说:“他有了‘破釜沉舟’的想法,宁可短期内放弃市场,也要把健力宝争回来。”但是李经纬一心把健力宝“私有化”的结果是健力宝业绩直线下滑、地方政府大股东对李经纬强烈不满、哪怕贱卖给外人也不让李插手。正是在苦心钻营MBO的过程中,李经纬涉嫌贪污犯罪。

  如果追溯得更早一些,20世纪90年代末张国庆在君安证券以其过人的财技孤心经营,结果刚把君安职工持股会通过各种手段安排成大股东,自己就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在国外,公司管理层可以结合外部金融势力,向大股东积极进攻完成收购,但是在中国,如此这般的MBO只会成为急于明确产权的企业家的滑铁卢。

  征兆二:高层突然大幅减持所持股份、副手弃守

  如果哪家企业正身陷不利传言中,而它的当家人或者其他高层却硬要不合时宜地大幅减持个人所持股份,那么多半意味着这个企业的危机一触即发、当事人无心亦无力遮掩什么。

  杨斌曾在2002年7月在香港向记者保证不会减持欧亚农业股份,但仅一个月后,便出尔反尔,抛售手中所持18.06%股欧亚股份给另外两名独立投资者,套现4.05亿。据说这两名投资者进来之后也是在一直抛售欧亚农业,股价遂连日下跌。又过了一个多月后,杨斌再在连续两天内减持4.93%股股份,套现3746万元。一个礼拜后,杨斌在沈阳被捕。

  2002年春夏之交,关于仰融的传言已经满天飞了,就在这时候,华晨旗下的申华控股,仅次于仰融的第二大个人股东瞿建国,在三个月时间里将股票持有比例从0.687%减至0.22%。仰融本人也有过一次抛售,在华晨宣布他被解职之后,他迅速售出手中持有的华晨汽车的几乎全部股份,共7901余万股,套现近9000万港元,表示他和华晨彻底的分手。但是杨斌和仰融的减持都不及香港上市民企、正中药业的副主席石岳明的减持那么大手笔。自2001年始,他在短短两年内,将个人所持正中药业70%以上股份悉数转让出去。这无异一场慢性自杀。石岳明的妻子、正中药业主席、2001年福布斯富豪第69名的侯丽萍由于控股权旁落,只能在2003年夏天交出董事会主席之位,且不知所踪。

  除了高层尽数放弃股权,高层管理团队中有人突然挂印而去也是个不祥之兆。杨斌和周正毅出事前两个月内,其高层管理者中都相继有人未以任何明确理由匆匆离职。

  征兆三:银行发难

  托普集团2002年所遭受到的遭难,最具杀伤力的由头还不是招5000名软件工程师,而是据说媒体所见的一份来自某银行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称,托普软件目前面临重大转折,随时有可能因项目失败而面临巨大风险,该报告认为,应尽量避免与其发生贷款业务,已发生的贷款业务也要足额抵押。此外,建行四川省分行也对其下的上市公司提出承担担保责任的诉讼请求。

  企业在股市上很容易受到抛弃,而银企关系不一样,出于成本和利益计,银行一般不会是那个指出“皇帝新衣”的小孩,银行总是希望企业还能够运转下去,能将贷出去的钱收回去,如果银行对企业全面看淡,银企关系出现破裂,必表明企业有很难逾越和解决的问题。现逃匿在外的前诚成文化董事长刘波,人间蒸发的直接原因就是各路银行已开始前来逼债,诚成文化四家楚歌。

  而周正毅案件事发的背景之一,正是2003年春夏之交的央行房贷新政。中银香港率先向周正毅在香港的公司新农凯追讨7亿欠款,紧接着,上海数家与周正毅下属企业有贷款往来的银行全体重新评估周氏企业,据说上海所有银行甚至因此全面收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银行给企业下通牒令,意味着资金链紧绷的企业快不能把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征兆四:投资收购和多元化步伐不停,豪言壮语、故弄玄虚

  在杨斌出事前两月,欧亚农业在香港吹响扩张的号角,其发言人称,欧亚农业次年(2003年)的生产能力将增大2.5倍,土地面积增至67公顷,因此准备向银行筹备1.5至2亿元的贸易性融资。

  如果哪家企业猛然开始发力进行一连串的投资收购、在不相关的产业里搞多元化,这极有可能意味着它已接近最后的疯狂。这叫“不得不为之”的扩张。在资金捉襟见肘、投资者和债权人将步步逼近真相的情况下,企业往往进行下赌注式的出击,它需要靠扩张来增加新的融资概念,它需要靠扩张来保持投资者和银行对它的信心,它饥不择食,它投资的项目越多、规模增长得越快、挟持的投资金额越高,外界就会认为它越有钱,便越有可能将更多的钱投给它。

  周正毅是一个善于给别人制造幻觉的高手。他在上海、香港两地交错而行的商业棋局败露之后,人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生意:他先靠不正当手段在上海获得大量好项目,然后用项目抵押贷款、用贷款收购上市公司、再由上市公司购买这些项目的资产。这是一个资金链条不断扩大、不断“绑架”投资者和银行的过程。2002年,他一举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随即向上海地产发起了冲击。周正毅多次向外界放出他如何有实力、在上海大举投资的烟雾弹,他言语之间举重若轻:“上市公司会做得非常漂亮,肯定能赚钱,秘密武器,绝对有。”无法得窥周氏棋局全盘的投资者和银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绑上了周正毅的战车,甚至以能向周氏贷款为幸事。

  极会卖弄和表现自己的周,将“上海首富”概念紧抓不放,甚至还向《福布斯》记者暗示:“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的钱只有那么少吗?”2002年6月,刚收完建联通的周邀请香港各大传媒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期间自称身家达150亿,并向媒体和基金经理们大力推荐他在上海的地产项目。

  这场热闹花哨的“真人秀”整整过去一年后,由于中银的“一口气”没有跟上,周“吹气泡式”的扩张难以为继。

  征兆五:关联交易频繁,名片被太多的头衔所占据

  关联交易毫无疑问是通往产生财务黑洞的危险路径。当企业频繁地进行关联交易时,企业里大多数人陷入盲目和麻木的乐观中,没人掌握全盘信息,每一家公司甚至都可能认为自己很有钱,而事实也许恰好相反。全盘的信息往往只系于最顶端的企业家一人,他的名下有多家名目不同的投资公司、实业公司,但是可能很难找出一家能靠自己主业独立生存、盈

  利的公司,即使某家企业有盈利,也有可能是靠关联交易堆出来的虚假繁荣,而这家盈利的企业只是整个企业王国圈钱解渴的工具。

  杨斌、周正毅、刘波,哪一个不是善玩关联交易的高手?哪一个不是在灾祸到来前夕还忙着通过外人看不懂的交易、投资控股来分解风险、获取利益?

  征兆六:只有好消息,没有坏消息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最好的企业最重要的事是要及时把最坏的信息传播出去。可惜那些真正藏有致命性坏消息的公司一般是让外界尽可能多地听到自己的好消息,他们从来不会提醒投资者要调低下半年的预期,不会正面回应有关负面问题,只笼统斥之为“谣传、瞎说、编造”。仅在杨斌被捕前两天,欧亚农业还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一切正常,杨斌还接受多家媒体访问,粉饰太平。

  如果一家企业声称由于拥有某种独特的产品或者资源,而使公司的利润率相当可观,在几年时间内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并且,他们有把握在未来数年将高增长维持下去,你要小心了,这样的繁荣很可能是“制造”出来的。像蓝田、东方电子等事后证明是做了假帐的公司,之前都被打扮得光鲜照人。

  只能从它那儿听到好消息的公司是危险的。

  征兆七:企业家心态和风格异常,要么突然张扬、频频露面,要么惧怕闪光灯、行踪不定

  如果一个从前和媒体甚是疏远的企业家突然热衷于上镜、急切地对记者表示他现金如何充裕、银行里还有多少亿存款,你最好将他的评级调为“负、待观察”;如果一名曾经对媒体来者不拒,其自述的创富经历已经成为每家媒体熟知的教材的企业家,最近行踪不定、闪烁其辞,你可以断定他在不久的一天会彻底在公众面前消失。

  5月中旬,周正毅的上海农凯竟向上海科委捐去2000万元人民币现金,以资助抗非典科研。其时正值外界怀疑周正毅没钱玩转上海地产之时。他对记者说:“我要是没钱了,我能随便拿出2000万现金捐赠?”这可能是周正毅当“上海首富”这么多年,在内地所作的最大一次慈善行动,和他在内地一贯低调、不爱出头、也从来不热心公益的风格不太相衬。可以断定,其后必有隐情。仅半个月后,他在上海被捕。

  当局势变得对杨斌越来越不利,他变得不无烦躁,在媒体前不再长篇大论,凡事语焉不详,当9月份香港证监会函、当地债权人的律师函发到他那里,他很不耐烦打断香港方面的负责人:“这点小事不要来烦我!”那时的他,好比扑火飞蛾、仓惶急切。

  谈佛论道、悲悯人生、突念友情亲情,也乃预感到灾祸将临时人之常情。

  非典期间,刘波亲手在“诚成紧急通信”上写道:“无常本为有常。风动而心不动,才是众生身处浮云乱世的定力。佛佑我等,共避一劫。”

  一位财务顾问回忆,某知名金融企业家在被抓之前数天还请自己吃饭,席间频频感慨人生无常,只是当时谁也没有多加留意;还有一位企业家突然把欠自己的一笔款给还了,不久,他就听说这位仁兄已逃往海外。

  征兆八:介入非商业的政治漩涡

  有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企业家离政治应该有多远?答案在这里且先不问,有一点却是显见的,那就是和政治缠绕过紧、特别是和个别官员过于亲密贴近的企业家,最终往往会“被政治撞了一下腰”。和政治过于贴近,就往往忘记了商人的本份,不在商业才能上长进,常思靠权力资源获利撑腰,或许一时风光,却难逃以身饲虎的结局。胡雪岩尚不能在这条路上全身而退,今天和政治跳“贴面舞”的商人更难跳尽一曲终了。

  杨斌想拉政治大旗作商业虎皮,结果就是害了自己。所谓的河南首富乔金岭自杀原因,至今在河南仍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如果不是和政治有牵连、如果只是单纯的债务纠葛,怎么会讳莫如深、一言难尽?

  征兆九:面对生意和生活中的某种矛盾,企业家态度强硬、拒绝妥协

  这是“企业家灾祸”中的第一类—企业家人身伤害—的一个主要先兆。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情况:企业家在改革时触动某些既得利益并拒给其任何补偿,企业家拒绝给予某某在生意上的合作机会、企业家回避解决家庭生活中的不和谐问题……这些矛盾虽然小且边缘化,但长期郁结,最终爆发,有如四两拨千斤。本刊在2003年4月关于李海仓之死的封面报道中,有一句形象的话:“就像一只蚂蚁把一头大象轻轻绊倒了。”

  杀害李海仓的凶手冯引亮,并不是突然闯入李海仓生活中的陌生人,在事出前的大半年时间里,他多次纠缠李海仓,欲将其转包给他人的土地强卖给海鑫集团,遭拒绝,遂怀恨在心。据冯引亮老婆事后讲,在凶杀事件前几天,他已经提着枪四处寻找李海仓身影(颇似电影《寻枪》情景),但是忙于海鑫事务的李海仓对此却毫无警觉和防范。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的孙大午所遇虽是牢狱之灾,但灾祸背后的逻辑也与此类似。他是当地有名的“死硬派”,大午集团这些年与当地政府机关、执法部门发生多次纠纷,县里有人因此私下里把孙大午叫作“孙大牛”。出事前两个月,孙大午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进行演讲,呼吁关注“三农问题”,言辞激烈,比如声称中国农村“大沿帽过多”,是“八座大山”。

  结果,被村民认为“说了实话”的孙大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捕,赢了舆论人心,却输了商业。

  征兆十: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

  你可以把这最后一个征兆当作一个黑色幽默。据说,在美国体育界有一个“黑猫规则”,有人做过调查后称,凡是登上著名体育杂志《体育画报》封面的体育明星,几个月内必然会走下坡路。在中国企业界,似乎也存在类似的“黑猫规则”。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散发着最浓烈的财富气息的同时,却因某些富豪刚刚登上该榜,便接连“出事”、遽然跌倒和消失,而被视作不祥之榜(有人戏称为“杀猪榜”)。仰融、杨斌、李海仓、周正毅等等,均是从榜上滑坠下来的明星“富豪”。而《中国企业家》杂志自数年前作“研究失败”系列的封面报道开始,出现在封面上的企业家往往后来果然陷入泥潭,计有牟其中、胡志标、宋朝弟、吴征、仰融等人。

  2002-2003年“企业家灾祸”一览 

 人身伤害

  李海仓:2003年1月22日上午,山西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其办公室里被枪杀。凶犯是作案后在现场自杀身亡的冯引亮。李海仓位列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7名。刘启闽:2003年1月23日,福建省轮船总公司总经理刘启闽在办公室被原公司职工林挺才连刺四刀,送往医院治疗。

  周祖豹:2003年2月12日,亿万富豪、北京照地盛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祖豹,在家乡温州遭歹徒袭击,身中十四刀,当即身亡。

  丁遐:2002年5月26日,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遐被其夫徐建平所杀,徐是该公司总经理。

  李刚:2003年7月28日,包头草原糖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华资实业常务副董事长、包头市政协委员李刚,在一起报复杀人案中不幸遇难。

  刘恩谦:2003年8月17日,亿万富豪、甘肃长青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恩谦在家中被劫杀。

  乔金岭:上市公司黄河旋风(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乔金岭于2003年9月7日自杀身亡。2002年乔金岭以1.2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福布斯内地富豪榜58位。

  失踪、出走、应讼

  仰融:2002年6月19日,华晨汽车突然宣布,其创办人兼主席仰融不再担任主席一职。申华控股10月23日公告,公司于10月21日接辽宁省公安厅通知,公司董事长仰融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李经纬:2002年10月,原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侯丽萍:2003年7月25日,正中药业被香港联交所勒令停牌,大股东易主。8月,原主席侯丽萍不知所踪。

  李海峰:2003年8月初,向社会募集民间资本超过1.3亿元的健特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海峰突然失踪,去向不明。

  刘波:2003年9月,付出原诚成文化董事长刘波逃匿海外的消息。

  劳德容:2003年9月,原深圳市能源总公司总经理、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劳德容被控受贿、挪用公款、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被提起公诉。

  被捕

  黄仕灵:由于涉嫌合同诈骗行为,前高路华的创始人、广东省江门市东菱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灵已被证实于2002年7月底被上海警方正式拘捕。

  周正毅:2003年5月,“上海首富”周正毅夫妇先后被上海和香港当局拘捕。

  孙大午:2003年7月5日,河北大午农牧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被逮捕,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判刑

  隋元柏:因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东方电子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2003年1月被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吴志剑:2003年4月,原深圳政华集团总裁吴志剑,因合同诈骗及伪造国家机关证件两项罪名,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50万元。

  胡志标:2003年6月19日,爱多原总经理胡志标被一审判决票据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虚报注册资本罪三项罪名成立,判处入狱20年,罚款65万元。

  杨斌:2003年7月14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杨斌犯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合同诈骗罪、对单位行贿罪、单位行贿罪、伪造金融票证罪,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8年,罚金人民币230万元。

  刘代禄:2003年7月16日,贵州知名企业家刘代禄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遵义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沙发
发表于 2003-12-15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 我把框架标注为黑体了 !

虽然个别项目我不同意, 但此文值得一读,呵呵。
板凳
发表于 2003-12-15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想看看托普的内容,怎么后来就没了?

PS.本人99年加入托普,2000年离开
4
发表于 2004-1-13 17:14:00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人知道托普是因为托普软件,但是谁都不真正了解托普,除了宋如华本人。 这几年来托普经常被人提及托普的手机、教育、软件园,以及托普旗下若干个上市公司,但是问问自己,托普到底是干什么的?谁能回答上来。海尔多元化,不过海尔有电器主业,GE多元化,每个行业都赚钱,可是托普又没有主业,又不赚钱,这样的公司早该死掉。

  恶迹一:缺乏竞争力的软件


  托普曾经和用友、创智等一起被誉为中国软件业的骄子,然而这个骄子却着实不争气。 托普的软件已经失去了声响,利润还在不断下跌之中。


  2003年7月12日,托普软件发布了2003年中期业绩预警公告,称“由于受全球IT行业普遍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以及‘非典’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公司业绩下滑。预计本公司2003年上半年度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降50%以上。从2001年上半年度的5230.9万元到去年上半年度的3501.8万元,再到今年的低于1700万元,托普软件尽显颓势。


  托普把软件利润下滑归结于大环境说不通,同期浪潮软件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大幅度增加67.32%,净利润同比增加28.56%。用友软件200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实现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7.56%,净利润同比增长2.37%。事实上,托普软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所下降由来已久,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2002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成都证管办就对托普软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几家在国内上市的软件公司曾努力研究托普,一位老总得到的结论是“看不懂它在做什么”。而另一位老总在反复研究后发现,自己企业所涉及的9大软件行业方向中,曾遇到很多竞争对手,唯独没与托普碰过面。从公开资料上看,托普软件的主营业务是网络集成和计算机软件等,产品包括数控系统产品、办公自动化软件、房改、社保和税务等应用软件,此外还包括一些系统集成业务,托普软件一直称应用型软件是其核心产品, 但是据了解,这些行业软件市场份额很低,而被其称为核心竞争力的中间件产品,包括TOP Linux、应用托件组件化开发平台产品TOP M++Build,早就已经没有了市场生息。而托普旗下的托普科技招股说明书显示,其主要产品有税务软件、房改软件及LED显示控制系统等,业务范围几乎与托普软件相同,这不是巧合。


  在软件产品上没动静,但是在跑马圈地建立软件园上,托普绝对不落人之后。2001年7月以来,公司投资3亿多组建托普西北软件园、托普东北软件园,后又投资3.6亿元在陕西咸阳市建托普西北软件园,鞍山软件园,迄今为止,托普拥有27个软件园,面积超过1.2万亩。


  软件是一个很无形的产品,相对于有形产品来说,准确衡量软件的价值较为困难,所以软件公司做资本运作是最有优势不过了,这也为软件企业的资本运营提供了诸多便利。因此推论说托普做软件的目的大部分就是为了资本运作不为过。


  恶迹二:托普手机在哪里?


  托普做手机,一没有技术,二没有渠道。虽然投了好几亿,可是据说现在5条生产线停了4条,业绩和后来做手机的TCL、夏新比,差别极大。


  托普自己说过托普获得第12张GSM手机牌照,但是后来托普又说托普用的是深圳国威的手机牌照,托普以入股1536万元人民币的方式获得该公司经营决策权,深圳国威更名为"深圳托普国威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国威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手机牌照的企业,其"万达铃"手机除了98年曾经推出过几款外,以后几乎没有生产。


  托普说自己的手机技术来源于中天华通。中天华通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而韩方公司就是托普在韩国注册的一家子公司,中方就是托普本身,引进的手机技术是韩国人都没听说过的SEWON TELECOM和MAXON TELECOM 两家公司的改进版本。


  按照宋如华当时的设想,投入6亿元人民币巨资,在成都与台湾四家IT企业、西南交大、中国联通以及当地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成都建设年产100万部的手机生产基地,加上深圳国威的生产能力,托普手机年产量将达200万。但是相比摩托罗拉、诺基业、科健、TCL等竞争对手,托普没有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托普也没有自己的手机销售网络,在市场上除了看见一款贴牌台湾OKWAP的彩屏手机和自己的两三款之外,现在难觅芳踪。


  据媒体称,托普将手机战略理解为,结合软件优势和资金优势,利用系统开发经验,进军终端接入市场,手机是这个战略目标里三环中的一环,其余两环是掌上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飞利浦、爱立信都大量卖掉手机生产厂,国内的名人、商务通等掌上电及厂家日子也过得十分艰难,托普进入一个惨淡的产业难道能起死回生?


  托普解释说自己做手机意在移动数据增值服务和CDMA手机,托普曾经和联通协商联手开发CDMA手机数据增值服务,以及允许托普生产CDMA手机,但这个如意算盘现在看来落空了,市面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托普的CDMA手机。而且就算托普做了CDMA手机又如何呢?连TCL和海尔都打算从CDMA上脱身,遑论托普。


  恶迹三:低回收的教育和房产


  托普做教育被认为是托普唯一还有前途的地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托普一时很难收回它的巨额投资,而托普未必能够等到投资收回的一天。


  托普教育(eTOP)2003年收购成都教育公司90%的股权,从而正式进军教育产业,招生接近两万人,成为托普集团效益最好的集团。除了成都的中学外,托普在全国有九所学院。每所学校1000人至5000人不等。托普软件自己乐观估计2003年将从教育产业中获得3700万元到4000万元的收益,但是托普投入了2.7亿元,什么时候能够收回?


  宋如华认为"教育是传授智力的产业,属于第四产业。托普教育集团把学生招进来,传授知识与技能,再'卖'出去实现就业,中间做的就是真正的增值服务"。而这个观点和南德牟其中在自传说的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第四产业就是出卖自己思想的产业,比如设计、咨询业的言语几乎如出一辙。


  让托普声誉受到严重影响的事情是招收5000名软件工程师,即使连托普高层也承认有做秀色彩。而这场招聘事件引发的风波,也使宋如华痛下决心,砍掉一切非增值业务,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全面、彻底地转入增值服务。据了解,托普最后招聘的软件工程师不足2000人,全部被装进托普集团软件产业化推进部。


  2000年前后,托普先后在浙江绍兴、常州、宁波、上海、威海、长沙等地建立了软件园。据托普提供数据,这些软件园的投资都在1亿元左右。但这些软件园本身利用率很低,1999年落成、总投资1亿元、占地200亩的浙江托普软件园到2002年为止只有七八家软件企业落户。2000年落成、投资近1亿元、占地50亩的常州托普软件园,到2003年为止只有2家企业入住。


  2001年2月以来,托普软件董事会又先后公告:投资3.6亿元在陕西咸阳市建托普西北软件园、投资5000万元在海南省海口市、投资1亿元在台州分别建立软件园。目前托普在全国拥有27个软件园。各地的托普软件园虽然名头很大,其实就是托普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集成业务。有人说托普在搞房地产项目。以成都托普华侨高科技产业园为例,园区占地面积554亩,其中的185亩为工业园区和孵化区,369亩为生活住宅区域的"托普华侨城"。


  托普方面希望通过这种全国撒网的方式,去实现信息技术增值服务的全国第一。但是这种大干快上的方式,能否让托普实现宋如华的宏愿令人存疑。更有人怀疑,宋如华想希望靠各地的这些托普软件园作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影响,这样以后在资本市场上就可以更加进退裕如。


  恶迹四:纸做的资本运作


  一个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无可厚非,但是一个没有主业的公司作资本运作会有问题,而在资本运作成功之后,还不去寻找到自己的主业,仍然执迷于资本运作的甜头中,这种公司是在用纸搭建大厦,禁不住一点的风吹雨打。托普就是走着这样的路。


  宋如华自认为托普的资本运作有实体作为支撑,但是如果真要追问在托普纵横资本市场的背后,足以支持其市场表现的实体,或者说托普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或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看不出来,软件虽然有利润,但是很低,手机的游戏托普已经放弃,教育、房产上面巨大的投入一时又回收不了,物流、金融勉勉强强可以维持。


  1998年,是托普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接触"。当年5月,托普借壳以生产机床的川长征,收购其第一大股东自贡国资局所持4262万股股权,从而登陆深市,之后将之更名为"托普软?quot;,在当时被认为是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的经典案例。2000年托普将旗下托普科技拆分,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发行H股1.69亿股,募集资金1.2亿港元。2000年9月,常州东普科技公司受让了金狮股份的1535万股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常州东普实际上是托普旗下公司,托普又第二次借壳上市成功,并逐步从经营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等传统业务中撤出,号称转向高科技产业,更名为炎黄在线,而这种重组方式遭到中国证监会的通报批评。也就在这一年,托普软件成功增发A股3380万,募走9.8亿元资金。


  但是随着证监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上国内股市的低迷,托普在国内已经很难圈到钱。托普随即将目光转向国外,2002年4月,托普以20万美元收购了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Quixit Inc公司88%的股权,成为了其第一大股东,成功在美国借壳上市。并购消息在美交所发布后,Quixit Inc公司的股票价格便一路上涨,涨幅达到12倍,托普净赚了200多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托普旗下有八大集团公司:托普(TP)、托普软件集团(sTOP)、迈托普(MYTOP)、柯尔(COLL)、托普教育(TOPE)、托普金融(TOPF)、托普制造(TOPM)、炎黄在线(COL)。之间关系是雾锁重楼、扑朔迷离。以至于有人称宋如华为牟其中第二,而《南方周末》去年的报道称:一份来自银行的调查报告称:四川托普软件目前面临重大转折,随时有可能因项目失败而面临巨大风险。该银行的结论是,应尽量避免与其发生贷款业务,已发生的贷款业务也要足额抵押。


  总结


  托普认为自己产业跨度很大,但自己的核心业务是IT增值服务。而宋如华又多次说过托普要学GE,产业实现多元化,利润主要来自非主业,托普现在的情况确实将主业软件放在了从属地位。


  一个企业是长盛不衰还是昙花一现,决定于其如何安排好今天的核心业务和明天的增长业务以及后天的种子业务。如果按照托普核心业务是IT增值服务的说法,那么托普今天进入手机和房产、金融行业就缺乏核心竞争力,其目的就是为了简单的赚到一笔钱,然而,托普还没有赚到这笔钱。


  做多元化,有两家成功公司,一家是GE,一家是诺基亚。诺基亚是卖掉一切不想做的,专注于想做的。而GE背后是一连串卓越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并且在相关行业数一数二的。


资料来源:TOM 科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