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巴马政府上周五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进口关税后,中国方面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威胁要通过对进口自美国的汽车产品和鸡肉加征关税予以报复。美中两国的这些举措当然是象征性的,其实都是针对各自的国内民众而故作的政治姿态。但两国政府都在玩火──除非他们能迅速熄灭这些保护主义火焰,否则可能会发现情况将逐步失控。
美国政府已把自己逼到了 角,它承诺会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并以此为筹码,为自己在其他国内优先问题上的立场寻求政治支持。根据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所签协议的一项条款,美国有权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以避免从中国进口的某些产品损害国内产业。这一条款可能为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理基础。
但问题是,美国的这些技术性措施是难以与纯粹的保护主义措施区分开的,特别是在公众眼里。因此,显示对华采取强硬立场的象征性措施,其主要作用只能是为中国自己采取明确的保护主义措施、或者将原本暗中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公开化提供借口。
中国在这方面也算不得白璧无瑕。它一直在采取各种补贴手段和其他措施提振出口,包括低估人民币汇率以及不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等。北京继续要靠出口增长来创造就业岗位,依然主导中国经济的低效国有企业在创造就业方面并不十分擅长。中国官员还在继续误导说,只要美国取消某些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限制,中美贸易失衡情况就能得到改善。取消这些出口限制几乎不会对中国在中美贸易及多边贸易中的顺差造成什么改变,中国需要这些顺差来维持其增长模式。
危险之处在于,美中两国政府采取的这些行动可能只是两国出台更多保护主义措施的先声。事实上,美国和中国都已经违反了两国及20国集团其他国家领导人在各类峰会上大肆宣扬的承诺,即要避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美国在其财政刺激法案中加入的“买美国货”条款,使得中国也在自己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入了“买中国货”条款。在美国钢铁工人工会和国内一些钢管制造商的敦促下,美国最近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某些钢管加征关税。所有这些措施都几乎不会给普通美国人和中国人带来任何好处。
一方采取的此类行动只会引发另一方采取与之类似的反制行动,除了能减少美中各自国内一小批生产商的外来竞争压力,这些行动对其他所有人带来的只有坏处。而它们造成的间接损害可能更大。美中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战不断升级,有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使全球经济刚刚开始的脆弱复苏遭遇挫折。
美中贸易紧张关系加剧还会妨碍一些重要的多边谈判取得进展,两国在这些谈判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控制气候变化、到推动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再到应对朝鲜等无赖国家,有关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国际讨论总是由美中两国定调的。两国经济关系出现问题,有可能会波及到其他领域,并导致巨大损失。
现实情况是,美中两国经济彼此的依赖度要高于两国愿意承认的水平。中国需要美国的出口市场来保持经济和就业的增长,随着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政府刺激计划的推动下进一步提高,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只会增强。而随着公共赤字的飙升,美国政府不会放过任何一项融资来源,包括中国对美国国债的购买。
奥巴马政府加征关税措施出台的时机显示,为了巩固国内的政治基础,它甚至不惜冒险损害重要的对华关系,并使外界认为,如果摧毁自由贸易能推动国内其他改革,它也愿意这么做。
这是一个危险的策略。保护主义措施,无论是明还是暗,一旦落实就很难放弃。更大的危险在于,奥巴马政府可能已将中美关系推向了一个更加唇枪舌剑的危险阶段。而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几个工会组织满意。
(本文作者Eswar Prasad是康奈尔大学的贸易政策教授,并担任布伦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6 10:41: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