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从并购的整合来讲的话,双方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双方实力相差太远,名气相差太远,行业相差太远,所交易的条款跟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并购也相差太远。”
通用破产,旗下的品牌如“覆巢之卵”,那么悍马品牌在通用的品牌序列中,表现如何呢?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悍马全球销量达到历史最高82380辆,此后开始逐年减少,2007年为66355辆,2008年为37573辆,进入2009年,销量更是急剧下挫,1至5月份在全球仅售出5113辆,和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3.7%。在通用的九个的品牌中,悍马销量萎缩最为厉害,因此亏损也最多。
马光远:“这几年,悍马在美国的市场销量日益萎缩,而且是大幅下滑,所以对通用来讲悍马必须走开,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不管通用是否破产,肯定要剥离一些品牌,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悍马,为什么要剥离悍马呢,因为悍马本身它的一切特点,比如说大马力,大尺寸,高能耗,这种奢华,气派,所有的特点似乎代表了美国汽车业整个衰败的一个最典型的原因,如果不把这么一个最毒最毒的资产,这么一个不良资产,如果不剥离掉的话,那么意味着你在整个汽车消费市场仍然得不到认同。”
事实上,从去年6月份,通用就开始为悍马寻找下家,当时的估价为大约5亿美金,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弗里茨·亨德森6月1日在通用破产保护申请文件中表示:考虑到现阶段经济形势和通用汽车处境,出售条件和过程应“更加合理”。而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行业分析师预计,悍马的售价将低于5亿美元;路透社分析认为,悍马身价行情大跌,现阶段能为通用汽车换回大约1亿美元现金。
马光远:“如果收购的仅仅是悍马这么一个品牌,如果价钱是一亿或者五个亿的话,在通用的资产里边,它是一个负资产,是一个负价值,在整个汽车业的未来里边,悍马的价值应该是零,那么如果谁要是收购的话,他甚至可能是负资产。”
虽然悍马的价值急剧缩水,那么此次收购案中的另一个主角腾中重工,是否具备收购的能力呢?通用和腾中重工对外发布的声明显示:预期交易完成后,逾3000多个在美的就业机会得以保留。而底特律工人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0至78美金,按照这个标准计算,3000名员工一年的工资就需要超过4亿美金。除此之外,交易成功之后,腾中还要承担技术研发和整合运营的成本。
马光远:“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整合甚至运营成本计算在内的话,每年的运营成本应该在6个多亿美金左右,这是最保守最保守的,因为人力成本占到4个亿的话,我们再有两个亿的运营成本应该是少的不能再少,这么多的钱,腾中怎么拿,它每年的产值30亿人民币,仅仅是产值,那么这样的话,我相信这么一笔帐,我不知道腾中是否算过,如果收买资产的话,如果收买股权的话,这个情况可能更严重一点,因为通用它在剥离的时候,我不知道它是否剥离悍马这个品牌的同时要承担债务,那么按照我的常规理解的话,它要承担一大部分债务的,那么目前通用的债务是1700多亿美金,如果分摊到悍马这个生产线头上的话,应该不会太低,那么这么一笔大的巨额的债务,如果你以股权来收购的话,你怎么去消化?我相信按照目前腾冲的实力,它是没法去消化的。”
一件外界怎么看都不划算,而且可行性很低的收购,为什么会发生在腾中重工身上?看来这家神秘企业背后,还另有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不过,比起悍马多舛的命运,全球汽车业还是更关注它的老东家通用汽车。这家百年老店,当年的全球老大,如今沦落到破产保护的地步,其中的转折值得人们深思。
这座高达72层的豪华大楼,是通用位于底特律的全球总部复兴中心。这座大楼被认为是通用的标志性建筑,曾经见证了通用发展最鼎盛的时期。2005年通用不惜投入5亿美元对其进行改造,并于去年,以6.25亿美元买下了这座大楼,但是几个月之后,通用不得不计划以1.26亿美元的低价将其变卖。
经济学博士、汽车业资深评论员贾新光:“通用大楼他应该建的非常豪华,有超市、有旅馆、有餐饮也有办公,那它这个楼里头到处都展示它通用历史上留下来的有名的老爷车。”
通用变卖家产的目的为筹集50亿美元对全球产业布局进行调整,除了复兴中心外,通用旗下的众多加工厂以及欧宝,土星、萨博等品牌,也早在前几年,就被现已卸任的前ceo瓦格纳放进了出售计划。
贾新光:“他号称是底特律斗士,他是极力主张通用不破产,到处去求钱去。”
瓦格纳被称为全球汽车界中最显眼的人物。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高过1.9米的大个子,也因为他接手了全球最麻烦的公司。2005年至2007年,通用汽车分别亏损104.8亿元、19.78亿元、432.97亿元。意识到通用汽车正走向悬崖的之后,瓦格纳就开始操刀在北美进行减法改革。
贾新光:“最显著的就是欧宝,欧宝那个现在是被加拿大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麦格那)收购了。”
2009年,面对惨淡成绩,瓦格纳不得不低头,3月30日,56岁的瓦格纳被迫递交了辞呈。面对困局,临危授命的新掌门人韩德胜仍然不得不做同一件事,就是继续扩大通用可出售的资产范围。韩德胜公开表示:通用在北美洲的资产均可出售,目前通用本土企业也欢迎购买。在通用最新瘦身计划中,旗下将仅保留核心品牌别克、凯迪拉克、雪弗兰和GMC,其余的10个品牌,包括本土品牌悍马、萨博、土星、庞蒂亚克、奥兹莫比以及合作品牌富士、大宇、欧宝、绅宝,沃尔沃都已几经被列入出售行列,此外,位于北美洲的16家工厂目前也已经被贴上了“待售”的标签。
贾新光:“现在通用没有英雄,比如像戈恩,或者在他们历史上有一个斯龙,濒临倒闭的时候,他一出手这个企业起死回生,重新走上辉煌发展道路,就瓦格纳不具备这个,那么现在(韩德胜)也不具备。”
庞大的摘取危机最终压垮了通用这家百年老店。那么,通用待售的这一系列资产,对于急需要产业升级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是否具有收购价值呢?
贾新光:“说抄底的时候到了,通用的股市的价格,市价27亿美元,他觉得27亿美元我可以凑到,可以买通用,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说,你27亿可以买下通用,但是你要把他债务要买下来,300多亿,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没人去买去。”
后通用时代,汽车版图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未来的生存之道又在哪里?
尽管事件的进展仍然扑朔迷离,但在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背后,我们看到,通用汽车力图通过出售资产断臂再生的努力。而从眼下的情形看,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这家百年老店能否起死回生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全球汽车业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后通用时代,汽车版图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生存之道又在哪里?
为了拯救这家“百年老店”,奥巴马政府提供给了通用用以维持60天运营的资金,重金打造通用旗下的新能源电动车雪佛兰Volt。
经济学博士、汽车业资深评论员贾新光:“将来他要能够适应现在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新能源和节能这样的变化,那为丢掉债务和转型,那奥巴马为此已经给它输血600亿美元。”
在6月召开的全球股东大会上,通用宣布将以紧凑型、新能源汽车取代以往大而粗陋的油老虎。但是距离美国政府给通用开出的“生死大限”只有不到约2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是否能出现奇迹,却引来一片质疑。
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专家马光远:“因为通用的问题非常严重,包括它的债务,这个债务在破产保护这个程序,我对他能够解决不抱希望,第二个是包括他的所谓的技术改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进的,他的转型非常难。”
目前,日本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车型,2008年,本田和丰田的新能源车已经在美国市场获得了不菲的销售成绩。但美国的新能源车型却相形见绌,被通用寄予厚望的VOLT电动车要到2010年才能上市。对于奥巴马政府制定的重生计划,伊根-琼斯评级公司总裁肖恩-伊根认为,“在每一条战线上,通用都败下阵来。那些认为通用公司会盈利的人一定得了臆想症。”
马光远:“能不能二次上路,我倒不觉得你救通用是否重生,救通用的破产重组是否成功作为一个标志,而是说他在整个突围的方向上面,比如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确实取得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我觉得这个是最悠关的。”
自从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以节油著称的日本小型车就开始受到追捧,随后,以德国为中心的西欧汽车制造商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展开了争夺。
马光远:“中国汽车业的机会绝不在于去收购美国的落后产能,而在于在最新最新的领域,我们能不能抓住机会,新能源汽车业方面去做一个更大的努力,因为这个大家的起步都是一样的,起点都差不多,美国人刚刚起步,我们也刚刚起步,日本也是刚刚起步,美国汽车产业倒下给我们的机会就是说,他忙于应付它的破产,忙于治他的病,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做。”
经过两年井喷式的高增长后,2008年下半年中国汽车销售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状况,而产能过剩、研发投入过低等老问题也再次凸显。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7%,乘用车的产能利用率仅有63%,远低于欧美的80%及日本的90%。
马光远:“我们看日本好多次产业转型,好多次全球产业整合时候,他都能够抓住机会,政府大投入,会换来大产出,我觉得亚洲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升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政策层面的方面的支持,包括大研发方面的投入,我们一定要舍得投入,来做研发,在新能源方面做一些突破,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谋求新的位置。”
半小时观察:通用破产给我们留下什么机会?
悍马,这种体形硕大、性能强劲的越野车,曾经是美国汽车文化的骄傲。然而当腾中将悍马收入囊中,我们在国内媒体上听到的,却是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和质疑声,焦点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在环保节能理念盛行的今天,高排放、高油耗的悍马车还有没有价值?第二,作为一家从未涉足汽车生产的企业,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能否完成产业链整合?第三,这家企业对收购完成后复杂的劳资问题以及巨额运营成本有没有应对之策?
对这些质疑声我们并不感到这是杞人忧天,相反,我们欣喜地从中发现了一种难得的理性和冷静。事实上,这些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可与此同时,失败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2004年,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第一案,上汽与韩国双龙达成收购协议,但之后上汽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劳资纠纷当中,最终这场“联姻”在今年1月份走到了尽头,虽然还有一些收购最终结果仍然难以预料,但是显然我们出手之前并没有选择到最佳的时机,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仅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亏损已经超2000亿人民币。
我们并不反对海外收购,面对通用的破产保护,留给我们的机会有两个,一个是这些待收购的资产,我们是否应该采用收购的方式让中国的汽车业走向世界,还有另一个机会是通用破产留给我们的市场空间,留给我们对一个没落的汽车帝国的反思,反思什么才是汽车业的未来。
面对这两个机会,我们更看重第二个,中国汽车该如何考量它的未来,借着这个历史性的大机遇走出自我壮大之路,这条路并不是只有收购重组这一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