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业绩负责。品牌对业绩负责在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而且这也是对股东的最大回报。
2、对客户负责。持续的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并创造更广泛与深刻的认知,维系与加深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在业务遭遇危机时刻,品牌提供缓冲甚至是扭转颓势的能量或消费情感基础。
3、对员工负责。事实证明品牌提供了关于荣誉、骄傲、自我成就等许多情感因素给员工,员工同样存在加深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期待因素的被管理问题,品牌同时提供安全等基础人性需求,与品牌匹配的规范管理、有竞争力的待遇及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将会让员工与企业间共同创造良好的劳资关系。
4、对社会负责。客户与员工也包括股东都来自社会,有社会化的需求,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日益重要,现实及未来社会的基础构成单位就是作为一个个的独立法人的企业,品牌除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必须适应社会的价值观念,发展趋势等要求。
品牌总是和人有关的,品牌的利益就是人的利益,似乎道理很简单,但这一点没明白,品牌战略规划是做不好的,或者存在极大局限性,并不能长远为企业服务,在日益浮躁的经营环境(当然也是迫于竞争、自然资源压力及任期制度下经营经理人机制)下,品牌最有可能被漠视,最后就是战略的不作为,即使有战术的作为亦显得没有规划,因为没有战略规划的策略是没有意义的。国人提倡做“百年老店”,寄予了企业在生命周期、声誉等关于基业长青的企图心,但做事要讲科学,应先把品牌目标界定清楚,同时调整优先级,目标清楚了虚的就能够做实,客户的情感资源就可以转变为实际的购买力。
品牌管理需要什么样的方法论?
小松叉车有着技术上功能强劲,便于操作的核心诉求点,施华洛世奇配饰有着女性对美追求上新鲜惊艳,便宜搭配的诉求点,从工业品到消费品,最起码从操作成功的品牌而言,务虚与务实的品牌方法得到有机和有效率的结合,工业品之于客户,消费品之于顾客,情感,真、善、美的感情经验总和,都是品牌管理希望创造和提升的,如果这些被称之为务虚,那企业不妨务虚了,因为看到利润是得不到利润的,得到利润首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感受都不重要,所谓的品牌经营务实论又有什么用,天天谈产品管理,区域销售目标的提升等等,最有可能导致的是以行业标准取代客户需求,结果行业概念越来越明显,客户需求的新蓝海没人重视,大家都墨守成规,遵循着所谓的缺乏人性化的专业精神。
战略不等于纸质化文件,战略的要义在于可执行及推动战术执行,品牌管理中,务实贯穿了从品牌战略到品牌推广的每一个环节,在目标与战略的指引下,具体战术行动就可以转化为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即做好企业价值链的增值,更好的做好采购、制造、营销、物流及服务,同时解决好配套的财务及人力层面资源。拿市场营销来说,从4P角度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品牌管理确实是务实与务虚方法操作的有机和有效的结合手段:
1、产品来源于需求,但又切合消费能力。有时顾客的想法很好,举个例子大家都希望有个机器人做保姆,诸如带小孩、做家务等等,因为可以用程序来解决许多关于忠诚度、细心等许多问题,但技术、成本的限制,现在是达不到这种理想化的产品需求。所以劳务输出就十分有必要了,因为需求还是存在的,但家政公司会尽量在品牌传播上强调信任、依赖、安全、效率、勤俭、自律等理念,并从人员甄选,入模子培训等先后天素质上进行把控,这就是在把理念(顾客的需求)贯穿于日常的品牌管理中,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菲佣更加有素质、会更多语言、效率和信任,品牌优势一旦从市场凸显,劳务输出的量、附加价值、市场占有率就会不断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2、分销时代,渠道需要架构共同价值观念,即品牌的内核,同时也需要专业的分销手段和管理技术。制造企业选择渠道商,渠道商选择制造企业,有时倒不一定看现金实力、分销据点、人数多寡等等,反而许多企业更愿意选择专业做事业,认真管理细节,勤奋做营销的共同价值体系的伙伴,这是基于客户更加具有弹性的消费时间、付款方式、差异化个性产品需求等决定的,所以说24小时便利店是大型超市的竞争对手,一点不错,像7-11等便利店通过精选的产品线组合、便利的地点、弹性的时间,务实的传达了关于4C完整理念,而且立意比大型超市更高,服务更精细,因此也能够获得更高的单品利润。又比如屈臣氏等个人护理店,不是简单从行业来划分营业种类,而是从一个人的健康、美丽角度出发,实在搭配着产品线,以真正意义上个人护理用品购买一站式服务,获得更高额关联商品购买销量及关联购买引发的高价产品的销售等,这就是务实的战术成功中,显示了高超的务虚战略,没有根据需求设计的营业模式,没有精细化的产品组合定价及服务搭配,就不会有一个新的分销奇迹的诞生,但按照传统的行业观,所谓的行规,这种新的产业至今可能还不会产生,甚至可能阻碍像POS系统、VOIP系统的技术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