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柯式模型的实务探讨

[复制链接] 0
回复
9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12 16: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企业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日益重视(如图,培训的效益成为人力资源部门最关注的问题),柯氏评估模型已成为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标准。


一、柯式模型

柯克帕特里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并且提出在这四个层次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该模型的主要内容是:

  • 反应层(reaction)评估: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
  • 学习层(learning)评估:测量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行为层(behavior)评估:受训人员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
  • 效果层(result)评估:判断培训是否能给企业的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

由于存在着执行难度的原因,大多数企业对柯氏评估模型的使用,都只是进行到了反应层和学习层,很少企业能够推进到行为层和效果层。

二、结合培训需求调查做效果层预评估

作为培训主管,你有没有拒绝过部门或高管提出的培训需求?99%的人没有。部门说要培训什么,培训部门就去找供应商,高管说培训什么,培训部门就落实什么。实际上,能不能将培训提升为战略职能,就体现在这个环节上。

作为培训管理者,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培训围绕绩效展开。因此培训需求调查的逻辑是业务需求-->绩效需求(行为需求)-->培训需求+环境需求(这点常常被忽略,以后另文探讨)

在实务中可以通过下列问题来进行:

  1. 遇到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个问题的?为什么现在要解决?
  2. 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行为化,数量化)?如果现在不解决后果是什么?
  3. 通过培训后,想达到什么结果(行为化)?如果实现了上述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行为化比较好理解。如果公司有能力素质模型的话,这个工作相对更轻松一些。当然,大部分公司没有素质模型,那么行为化也为设计课程或挑选合格供应商提供了依据(同样的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却可千差万别)。

如何量化呢?在这里我推荐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平衡记分卡分为财务、客户、流程和成长(与培训密切相关)四个层面,并且卡普兰非常强调这四个层面的指标应当是量化的,并有因果关系的。也就是说在做培训的需求调查时,应当将培训目标和流程、客户和财务层面的指标连贯起来,以便对培训的ROI做出判断。(具体的例子,大家可以去看卡普兰的著作,里面有很多事例。)如果无法量化或ROI无法达到企业投资要求的培训就要缓办或不办(以逻辑和事实合理拒绝高管的培训需求,告诉老板你不只是花钱的成本中心)。

另外,卡普兰还提出,从成长到财务的内在逻辑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更多是一种假设,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这种内在逻辑或改进假设。我想,这也正是阻碍培训管理者进行量化管理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管理层就能够了解培训所带来的收益,提升培训为战略职能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三、结合绩效考核做行为层评估及效果层评估

有了需求调查的阶段的基础,行为层评估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笔者一直强调在设计课程或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坚持两化:流程化和表单化。(参见:优秀培训课程的标准:流程化+表单化


提供任务清单、行动计划、表单和核查表之类的工具能有效减少培训落地的阻力和障碍。另外,直接主管的COACH能力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好的COACH能帮助受训人员消化和熟练培训中的知识和技巧。

为了让评估的成本合理化,笔者建议季(月)度做行为层评估,年度做效果层评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3 10:35:31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