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分享]无深度的输血、嫁接与移植——残雪批评

[复制链接] 1
回复
7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2-6 15: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9年12月,残雪在 《黑色的舞蹈》自序中表明了她对东西方文化的鲜明态度。她写道:“当一种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已经变得山穷水尽,当闭关自守、近亲繁殖只能产生大量的痴呆儿,当文化本身的致命缺陷已使得很多人将它彻底唾弃,而自身沦为野蛮人之际,输血、嫁接和移栽就成为无比迫切的事情了。于有意无意之间,残雪小说成了移栽的成功的例子——异国的植物长在了有五千年历史的深厚的土壤之中。”
    从残雪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西方文化的由衷赞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端鄙弃。残雪认为中国古老文化已经变得山穷水尽,必须迫切地输血、嫁接和移栽,引进异国的植物才能使自身从愚昧、禁闭、野蛮人的状态中走向现代、走向文明。我们暂且不论残雪对中国古老文化的认识与诊断是否正确、深刻,我们先来看看残雪引以为豪的输血、嫁接和移栽是否诚如所说的那样成功,残雪对西方文化思想是否有着精到的把握与真正深入的理解。
    2000年8月,有采访者问残雪信奉何种哲学,残雪这样答道:“很惭愧,我还没有好好读过任何哲学书,所以也谈不上信奉。我想,我所信奉的是我模糊感到的那种艺术至上的精神,长期的实践告诉我,只要不放弃这个,其它的一切都会有。就阅读范围来说,多年来我都是只读文学书,尤其是经典。经典往往让我惊讶:原来一切的一切早就有了。”2001年7月,又有人问残雪:“为什么不读哲学和心理学、语言学方面的书?”残雪答:“倒不是有意不读,只是没有时间,文学方面的书还读不过来呢。这里头大概也有个‘异道同归’的道理,当我的创作达到一定的深度,当我把自己喜欢的那些文学经典仔细钻研了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同哲学或心理学是完全相通的。”
    现在我们发现残雪了解西方文化的方式并不是通过研究阅读西方的哲学、文化思想,而主要是通过文学阅读这一单纯的手段来实现的。那么残雪的文学阅读又有何偏重呢?有人问:“您对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感兴趣?”残雪答:“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但丁、歌德……他们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可以说表现了人类灵魂中最黑暗的东西。”可见,残雪的阅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具有鲜明的选择性的,即残雪关注的皆是有关灵魂争斗的问题。“凡是同灵魂有关的艺术作品都可能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于其他方面的书我看得极少。我 只凭直觉汲取我需要的营养。”
    残雪正是把她“只凭直觉汲取到的营养”大量移植到她的创作实践中。“我的所有的小说说的全是一件事,只是不停地变换角度而已。……那么这件事是什么呢?是时间的王国、灵魂的王国,或者说精神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里的事。当今所有的现代艺术说的全是这件事。”这就是残雪对现代艺术武断的、狭隘化的理解。她把现代艺术仅仅辖域在灵魂内部的互搏之中,而对现代艺术中其它宝贵的部分视而不见或者嗤之以鼻。例如,当有人问及马尔克斯时,残雪说:“我只喜欢他的几个中短篇,他的长篇不太好,基本上是观念写作。”提到歌德时说:“只有那篇《浮士德》是真正的经典,其他很多作品都是很差的。”有人问她:“你对诺贝尔获奖者高行健的作品如何看?”残雪答:“我读过他一些短小的作品,觉得比较幼稚,他也就是一般水平吧。”提到略萨时,残雪甚至干脆不客气地说:“比如略萨,就是一个读不懂博尔赫斯的二流作家。”
    残雪几乎从来不提乔伊斯、普鲁斯特两位举世公认的文学大师,从很大意义上来说,乔伊斯、普鲁斯特的经典著作《尤利西斯》和《追忆逝水年华》也是关于“时间的王国、灵魂的王国,或者说精神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里的事。”然而,在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上,残雪对两位大师实在是难以企及的。两位大师站在全人类的和永恒的高度上审视,用高度的理性哲思追问和探寻。残雪对灵魂的剖析却是个体的封闭的,非理性狂乱的。残雪揭示的并不是人类灵魂中普遍的“恶”,只能说是代表了无力者无法超脱之扭曲灵魂的狂躁呼喊。这样的人群只能是找不到更高出路的分裂者,不可能如残雪所说代表真正的艺术家形象。
    残雪也几乎不提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包含了太多残雪所专门排斥的政治的、现实的、历史的因素。米兰•昆德拉是一位悲天悯人的思想家,又是一位现实中的战斗者。对于残雪热衷的灵魂内部之封闭式争斗,米兰•昆德拉大概是不会同意的。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说:“人仅需与自己灵魂中的魔鬼搏斗的最后和平时代,也就是乔伊斯与普鲁斯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卡夫卡、哈谢克、穆齐尔、布洛赫等人那,魔鬼来自外部世界, 即人们称为历史的东西。”所以米兰•昆德拉与人类灵魂中固有思想和对固有思想的媚俗搏斗,与海德格尔所说的“对存在的遗忘”搏斗。而马尔克斯呢,他与整个拉美人们灵魂中百年的孤独症搏斗。因此,昆德拉、马尔克斯都是高贵的艺术家,现实和思想的勇者。相形之下,残雪只能说是思想上的乖戾者,现实中的孱弱个体。
    残雪对她极为推崇的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阐释也都是有选择性的抽取性的。选择他们无非是为了映证残雪内心由来已久的固有观念。因此残雪对西方大师的吸收借鉴是毫无新意的,甚至是弱化的。因为经过残雪解读过的大师作品不是变强了,反而纷纷变弱了。原来的终极性、永恒性、崇高性大思考都被残雪淡化了,继之的则是狭隘化的残雪式灵魂互搏思想。所以,残雪说:“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但丁、歌德……他们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可以说表现了人类灵魂中最黑暗的东西。”甚至,残雪竟将大师的作品归于和她一类的潜意识写作。“潜意识是我们的空间,男的搞一段时间就不会搞了,搞不下去了。国外作家可以,像卡夫卡、博尔赫斯,他们是非常女性化的,用我们的话来说是男不男女不女,阴阳怪气的,我们的文化不会让这种人成长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残雪如此关注片面化、辖域住了的小思考,而对深沉博大,崇高幽远的大思想反而视而不见呢?关键的原因,即是感性思考,片面经验对人眼睛和心灵的遮蔽。还是那句话,成长环境与先天气质使然。此外,几乎从来不读哲学也是制约她心境提升的重大因素。因此,大师们的作品大器磅薄,相比之下,残雪作品则显得小器偏执。事实上,残雪不过是阅读了一些西方现代作品,从经验层面获得了西方现代主义思维的一些皮毛。她对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并没有深入的高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充其量不过是管中窥豹。虽然残雪一再地强调西方,但是关于西方的真正的崇高的价值,残雪还远远没能理解。
    且看残雪对她始终青睐的现代主义是如何领悟的。“现代主义都是即兴的。卡夫卡的《城堡》就是即兴,写完了还不知道搞什么东西,几十万字。”“现代主义与技巧无关,反正到了这个程度,有很多话要说,随便找个借口把它发挥,最重要的是心里有没有这个东西。”在残雪看来,现代主义是即兴发挥的,非观念写作的。现代主义文学与技巧无关,关键是心中某个东西引致的随意发挥。这个神秘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无非是残雪式的灵魂互搏。残雪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即是灵魂互搏之发泄,所以“随便找个借口把它发挥”,只需自己玩得高兴,因此越疯狂越好,“地狱里滚来滚去”。理性与观念因此被排斥,因为逃避和麻醉的游戏拒绝清醒。于是乎,终极关怀、价值追问、人性探寻、历史沉思等一系列崇高的主题都被残雪排斥出她所理解的现代主义之外了。
    残雪的思想被一种内在偏执的激情所掌控,因此,她认知世界与艺术的方式是十分感性与主观的,她的心思过分集中于某一点,仿佛一叶障目,残雪的双目和心灵同时被遮蔽。以如此的心灵状态观照世界,难免会要走上极端。残雪对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单一化、极端化领悟无非证明她对西方缺乏真正全面深入的理解。那么,残雪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批评又是否正确、深刻呢?诚然,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思想、文学艺术的确落后于西方,我们应该大胆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吸收、消化并且力图有所创新。但是,中国古老文化是否如残雪所说,已经变得山穷水尽了呢?是否我们的文化只能产生大量的痴呆儿,使我们变成野蛮人?是否中国文化有了致命的缺陷需要将它彻底的唾弃?
    残雪并没有说明中国古老文化山穷水尽,有了致命缺陷的原因。因为残雪除了读“凡是同灵魂有关的艺术作品”之外,几乎从来不读任何哲学文化的书籍的。残雪只是凭感性感觉到了中国文化的陈腐,但是这种陈腐的是僵化变异的产物,并非古老文化的真正精华。凡是博览东西方文化的大学者,几乎都把印度文化推为第一,中国居二,欧洲第三。因为从笼统的大方向来说,印度的文化指向宇宙意识;中国的文化指向人伦价值;西方的文化更偏重物理自然。西方的理性科学思维过分偏重逻辑实证,思维受到堵塞就容易发生精神分裂,而东方文化常常是超逻辑玄思的,能够跳到宇宙意识的高度与之同一,从面淡化现世意识的激烈矛盾。自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当西方哲学、文化、艺术领域发生严重的危机时,就不得不向东方积极地寻找出路。叔本华吸收佛教思想创造了意志哲学,实现了西方哲学由本体论到意志论的伟大变革。海德格尔借助庄子抵达了存在哲学的超凡境界。宠德受到中国古诗的启发,开创了意象派。印象派正是从中国的山水画中获得灵感,才使西方绘画脱离纯客观描摹转向现代。
    可见,中国的古老文化不但没有山穷水尽,反而飘洋过海,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借鉴价值。当然,中国文化亦有严重的缺失,但是,一种延续几千年的文化是不能够不加分析地轻易否定的。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但绝不能完全丢弃传统。像残雪那样一味强调“输血”,极度贬底中国及东方文化,只能是暴露出个人对东方高级哲学思想文化的完全无知。残雪既然不理解中国古老文化的价值,又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西方,那么,残雪引以自豪的“输血、嫁接和移栽”是否成功是值得怀疑的。据说,残雪是中国当代作品被译介到国外最多的小说家,这一点可以说明残雪是独特的,这颗植物是诡异的,但是这颗植物并没有植根于“有五千年历史的深厚的土壤之中”,我认为,残雪式“输血、嫁接和移栽”是缺乏应有的深度的。
沙发
发表于 2008-12-3 16:13:39 | 只看该作者
没怎麽看过残雪的东西,不过如果残雪真的说过这些话,我觉得真的挺有意思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好的很多,渣滓自然更多,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应该会有去伪存真的本事!呵呵,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根,那么多年的底蕴也不至于毫无用处吧!我不是狂热的复古派,但是我始终相信中国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不要妄自菲薄!当然,狂妄自大也是不对的!呵呵,我觉得有句话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