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溜》看完了,虽然故事情节一般,还是老题材,不过总体感觉还过得去,我对它的评价是:这片儿,可以看!
看完这片儿后,我时常会思考片中的一些情节,想着想着,却有新的发现:这片儿不就是一部讲能力管理的故事吗!于是我便产生了从能力管理的角度来解读《顺溜》的念头。
一、发现能力:关键是潜在能力
《顺溜》第一集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顺溜入伍不久,与班长及另外几位战友去执行三营长的命令——伏击“吴大巴拉”。但是,由于骑着大马、戴着钢盔的陈大雷与班长所描述的吴大巴拉的外形非常相似,顺溜便向陈大雷开了枪,把他的帽子给打掉了,让陈大雷,这位刚上任的司令员,感到大丢面子。
然而,正当暴跳如雷的陈大雷要责骂顺溜一伙人的时候,顺溜却说自己是“故意”开的枪,目的就是为了确认陈大雷是否就是他们要打的吴大巴拉,因为顺溜对自己的枪法有十足的信心。但是,陈大雷怎么也无法相信顺溜能有如此出神的枪法,于是,自己亲手拿着火柴盒,要求顺溜打,以检验顺溜的枪法。接下来在一番折腾之后,顺溜轻易地打掉了陈大雷手中的火柴盒,展示了自己出神入化的枪法。由此,本片进入了故事主题:陈大雷发现了神枪手。
其实这就是能力发现的过程。大雷对顺溜能力的判断,采用的是非常独特的手段:自己手里拿着火柴盒让顺溜打,看到这里,可能观众们也会觉得大雷是否有病,完全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放着让顺溜打啊。其实,这正好说明大雷的高明:因为他知道,对于人的能力判断,绝对不能仅仅看表面,更重要的是他的潜在素质。
关于能力,大部分人认为就是知识和技能,顺溜的“准”就是一种技能。然而,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只是能力的表面部分,能力的构成其实包含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社会角色、动机、特质等。
也就是说,能力是由两部分所组成的:表面部分是知识和技能,这是容易观察、容易测量、可以改变的;潜在部分是自我认知、社会角色、动机、特质等,这是难以观察、难以测量、难以改变的。真正决定人的行为的其实是潜在部分。
大雷对于顺溜能力的判断,其实就是在分析其能力的潜在部分。作为一名“神枪手”,最关键是要具备“善于观察”、“冷静”、“沉着”、“不易受影响”等能力素质,而顺溜在得到了“把大雷当成吴大巴拉打”的命令后,能够轻而易举地打中火柴盒,可见其潜在能力里必然包含这些能力素质,所以,大雷也就确认了顺溜具有“神枪手”所需的基本能力素质。
关于员工的能力识别,决不能仅仅从他的知识、技能或是工作经验来判断,必须要多接触、多沟通、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要从他的行为当中去了解,这个人到底有哪些潜在能力,这些能力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能力发挥:有效的激励+良好的态度
1.有效的激励:来自于对需求的满足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充分发挥能力呢?需要对这个人的潜在能力部分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使这个人发挥能力的潜在动机、价值观等因素,其实就是分析他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而且人的需求还会随着时间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满足其需求来使其充分发挥能力,这就是激励。
那么,陈大雷是怎样激励顺溜的呢,他主要是准确地把握了顺溜的需求,并对顺溜的需求进行了有效地满足。
顺溜作为一名“新兵蛋子”,父母已经去世了,是姐姐把他养大成人,而顺溜在山里出生、长大,没什么文化,之所以投入军营,就是为了能够多杀几个鬼子,成为英雄,让姐姐能够为他感到骄傲,这就相当于报答了姐姐。
所以,为了能够激励顺溜发挥能力,陈大雷出了这么几招:
首先,肯定人才的地位和能力。在发现了顺溜的能力后,陈大雷做了两件事,先是给他取了一个好名字——二雷,让顺溜知道:你是我兄弟,这就确立了顺溜这个“关键人才”的地位,也是在肯定其作为“神枪手”的重要性。接着,在片中第一场战役里,顺溜要求给自己多配备几把枪的时候,陈大雷立马答应了他的请求,这就使顺溜感受到自己获得了司令员的高度信任。
其次,创造良好的能力发挥条件。陈大雷把最好的武器——狙击枪交给了顺溜,其实就是为了给顺溜创造能力发挥的条件。因为顺溜的兴趣点在于多杀鬼子,如果有一把好枪,则能杀更多的敌人,因而给他创造良好的条件,就是对他的最好激励。这也使得顺溜在以后的战役中,能够屡建奇功,创造了良好的绩效。
第三,准确把握需求,抓住激励的根本。当顺溜建立了几次战功之后,陈大雷立刻把顺溜提拔为排长。虽然看上去顺溜不太在意,但实际上顺溜此时是非常高兴的,这可以从顺溜回家探望姐姐的情节中看出来。之后,顺溜要求回家时借用大雷的马,大雷也马上答应了,因为这是对顺溜进行激励的最佳机会。顺溜的需求是什么,不就是能够在姐姐面前露露脸嘛,当上排长,骑上高头大马,不就是最好的证明。陈大雷就是把握了顺溜的需求,抓住了激励的根本,才能够使顺溜在之后的战役中进一步使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
2. 良好的态度——能力发挥的推动力
人才总是有毛病的,不改变人才的毛病,必将影响业绩,也就是影响能力发挥。在第一场战役后,陈大雷很快便发现了顺溜的坏毛病。作为一个刚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顺溜身上有不少恶习,主要是无组织、无纪律,这是态度问题,如果不把这些毛病改掉,势必影响顺溜今后的绩效,更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整个部队的业绩。所以,为了让顺溜能够改掉这些毛病,陈大雷也花了不少力气。先是让他学习文化,让他改变认识,使顺溜明白,作为一名军人,纪律是铁的要求,不服从纪律的军人,就不是好的军人。其次是不断地言传身教,陈大雷利用每一次与顺溜的接触,充分与顺溜沟通,把思想传递给顺溜,从而使顺溜的潜在思想在不自觉地发生变化。片中最后,顺溜没有打出最后一枪击中坂田,就是受到了这种影响,说明,陈大雷的思想教育还是起到了作用,成功地改变了顺溜的态度,也保住了顺溜的英雄地位。
绩效是什么,绩效=能力+态度,要使员工产生良好的绩效,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使员工愿意发挥能力,还要让员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从而推动员工发挥能力。
三、能力发展:组织竞争力的保证
如果人才的能力保持不变,组织的竞争力不会得到发展,甚至可能使组织的竞争力无法保持。所以,人才的能力是需要不断发展提高的,只有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组织始终保持竞争力。
陈大雷在通过各种方式使顺溜充分发挥能力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训练措施使顺溜的能力得到发展,并进一步扩展到整个部队。
陈大雷让三营长对顺溜进行了残酷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一方面是改变顺溜的态度,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高顺溜的能力,不仅是作战的技巧,关键在于潜在能力的提高。在三营长对顺溜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陈大雷要求对顺溜要“往死里训”,不要有一丝的放松或不忍,这种训练方式看似残酷,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的训练,才使得顺溜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级狙击手,因为他不仅原有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还增加了潜在能力项:耐力和毅力。可以这么说,片中顺溜参与的第一场战役的胜利,靠的是其原有的能力素质,而之后的第二场战役以及击毙石原,则来自于对他的训练,使他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关于员工能力发展,不仅是要使关键人才的能力得到发展,还要使能力得到传递。片中,为了传递顺溜的能力,陈大雷也采用了一些方法,如让顺溜介绍经验、让顺溜训练新兵,其实是使顺溜成为“内部讲师”,将能力传授给其他员工;同时陈大雷还让翰林编了一首射击口号,也就是将顺溜的经验和方法编为“教案”,再将这种教案渗透到训练过程中,成为一种文化。片中虽然没有直接说这种训练的效果,但从后来新兵们营救吴妮的情节中可以略微显示看出。
所以,能力发展,关系到员工能力的提高,更关系到组织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是组织竞争力的保证。
能力管理是什么?能力管理就是通过能力发现、发挥与发展的管理过程,实现员工的高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高绩效。
《顺溜》就是在一部关于能力管理的教科书!
作者:李彬 (华信博达管理顾问公司高级顾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0 14:20: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