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看过我HR沙龙的博客,感觉我的心路历程坎坷,在企业里从事HRD工作时困难重重,情绪也是多变的。一语点破我这段经历的原因,是定位的问题。 从我自身职务的定位,我不禁想得更多的是,我们大家人力资源部门目前普遍定位的问题。很多HR同行都面临跳槽或正在待业。大家都感觉累,不快乐,甚至痛苦,聚在一起时,很有点英雄相惜的感觉。 我感觉,这些是普遍定位出了问题。HR部门在企业里是HR各模块的指挥官(但又不是比部门经理高一级的垂直上级),部门经理是在被动执行(不愿意被平级指挥),老板在一旁,喊着支持的口号,却是以旁观者自居(不懂HR,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不如先看)。 招聘的方法和技巧教了很多,用人部门还是个人喜好在招聘,甚至近亲繁殖,HR好心力推的,用人部门根本看不上。 绩效管理,视老板的投入与态度,用人部门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以不知如何制订KPI为由,希望人力资源部把用人部门指标制定都包了,有了争议,人力资源来救火。 培训管理,内训讲师不在意你那几个课时费,当官的都没有时间来讲课,上班时间安排培训吧,老板不乐意,下班时间培训吧,员工打瞌睡。 ......几个月之后,绩效管理推不下去了,培训效果甚微,招聘来的人老板看得上的没几个,老板开始对HR不满意,用人部门开始质疑HR部门存在的价值,员工觉得有HR是个保障,没有吧,更好,谁让拿绩效来折磨我们呢。 问题在哪里?在定位,角色的定位。 HR只能是教练,只能灌输HR理念与技能给老板,培训部门经理HR的专业技能。 而我们大多时候,被老板认为我们是承包户,你来,人就交给你,选、用、育、留都是你的事,哪个环节有问题都是你HR的问题,部门经理认为,你HR一来,麻烦事就多,绩效指标我们不会定,你来定,表格你来设计,培训你自己组织自己讲,好好的,我们对员工心里有评价,你非得表格管理,目标管理,破坏我下属的团结,非要分个三六九等。你既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还找麻烦,而且还对我们指手划脚,要求那么多,你以为你是老几?还不是我们在养活你! 所以,老板和部门经理,都在依赖你HR专家的能力去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我们都在替老板和部门经理做事,所以我们的绩效管理要失败,所以我们要成为矛盾的集中地。所以我们要承担有责无权活受罪的局面(这个责是他们强加给我们的)。 要纠正一点,在去到一个企业,和老板谈时,就要纠正这一点。我们来是教方法,培养部门经理HR技能,监督执行角色的。再搞承包,还会逃不脱痛苦的状态,要明确一点,HR的执行在部门经理,有问题,追究他们的责任。 而且更重要的是,HR要有法定权力,因此我建议,在中小民企,HR应该为总监,其它可以是经理。在大企业,HR应该任命为副总经理。这也是为什么国企人事管理能执行,在民企,怎么折腾怎么努力,都是自作多情,一个人在战斗。 韦尔奇在《赢》这本书中曾强调:HR工作一定是企业第一,第二把手要抓的工程。 定位不改变,我们必将成为要牺牲的第二代,第三代HR职业经理人。 话又说回来,要想做第一,第二把手,HR你的修练又到了几成?是否有全局观,是否熟悉公司业务,是否有影响力,包容心,持久作战的决心? 甚至,财务,供应链............样样,你都得去了解,呵呵! 由此便又想到,如果是从销售转来做人力资源的,也许更合适。(话题说远了,欢迎大家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8:27: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