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义
儒家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战国时的孟轲曾着重提出,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有较大影响,肯有一定的欺骗性。《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对于这两个字的理解出于1990年的夏天。儿时的记忆是。。爷爷告诉我的。。。关于老太爷的。
吴氏祖辈的兴盛始于明朝,传到太爷手上历经多少代我也不知道了。从爷爷的讲述中知道了太爷是做盐、茶生意的,在福州的南后街有家大铺子。
每当爷爷讲到兴起时总说道铺子中间的仁义二字。据说那字也是家训。
仁义的理解,起初由电视中的,行侠仗义而来,后来又转变为对爷爷处事的理解。
直到大学时老师的概述。又到后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