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转帖]遭遇尴尬历史评判的边缘英雄

[复制链接] 1
回复
6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6-15 00:2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伴随着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时尚的大众快餐式文化热潮,近年来中国的历史资源也成为一种抢手的文化商品,进行着赤裸裸的拍卖与消费。身着长袍马褂的历史人物充斥荧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不绝于耳。从皇上、太监到忠臣、奸佞,从宫廷后妃到公主、格格,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历史的烟花与战火齐飞,宫廷的厮杀与淫乐共娱,影像的精美与轻松的消费抹去了历史的凝重和肃穆,深邃的历史意识转化为当下的观影快感。这种“娱乐化的历史”是当下中国电影和电视对于历史所作的一次特定的演绎。

从汉武大帝到康熙王朝,从大宋提刑官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都被摄影镜头检阅横扫。可令人疑惑的是,中国百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岳飞,从没有在电视剧中出现,至少没有在历史剧走马灯似的央视荧屏看到。

前些日子,我因前期筹划30集电视连续剧《胡公传奇》,在北京有幸逐一拜访了文坛剧坛大腕邹静之、刘恒、余华、海军少将编剧周振天以及策划一部红火一部的传奇编剧郑万隆。我除了请益历史剧题材创作经验,更请教一个疑团:中国影视缘何遗忘了岳飞。周振天将军说:现在岳飞历史定论有争议,编剧都不愿去碰这个题材。郑万隆直言不讳:上头不希望宣传岳飞,有碍民族团结。

我闻言一怔,继而沉思良久。虽然目前历史剧往往热衷于帝王形象和宫廷生活,或戏说或正传,强化和塑造了我们民族集体性的、对于自身历史选择性的记忆与遗忘,但是忘谁也不能忘记岳飞啊。我努力搜寻记忆,蓦地发现宋代英雄岳飞不仅仅在荧屏没影,在其他主流宣传媒介中也已经失踪多年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中学教科书上,岳飞的“民族英雄”桂冠已经被强行掳走,只剩“抗金名将”一个称谓了。

编辑教科书的历史学家称,岳飞不能称其为民族英雄了,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要区分“广义民族英雄”和“狭义民族英雄”、中华民族英雄和汉民族英雄。故此,岳飞只是抗金名将,文天祥、于谦、袁崇焕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也都一起从“民族英雄”的光辉地位集体下岗了。

历史又再次成了胡适先生所称的“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从薄薄的连环画《枪挑小梁王》到厚厚的小说《说岳全传》,从京剧《满江红》到刘兰芳评书《岳飞传》,彼时官方传播和民间传说,使岳飞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偶像。我小时候,听收音机里刘兰芳说的评书,成了每天最享受的一刻。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和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而显得魅力十足。每天一讲,固定时间、固定频率、固定长度,每天一个盼头,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生动形式。岳飞与杨家将一样,成为当时国人心目不可动摇、不容玷污的英雄主义典范。

岳飞之墓,静穆在我工作生活了八年的杭州西湖边。这座数百年间屡毁屡建的高大庙堂雄踞在北山路边,门楼上高悬着黑底镏金的“岳王庙”三字竖匾,门旁悬挂着岳飞荡气回肠的著名联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想,用这一名句作为岳庙的正门联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走进去,只见岳鄂王端坐在大殿正中,身披金甲,手按长剑,双目炯炯,既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雄气概,更具潇洒自若、气宇轩昂的儒将风度。头上高悬着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巨匾,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天花板上百鹤翔集,象征着岳飞高洁的品格。两壁的数幅壁画,从岳飞童年岳母刺字,到从军后的郾城大捷、被迫班师、风波亭被害均有栩栩如生的表现,展示了岳飞壮怀激烈的人生,让人油然而生无限敬意。从庭院往后走过精忠桥就是岳飞墓。墓丘坐西朝东,墓碑镌“宋岳鄂王墓”,右侧是岳云墓。古柏森森,烟云绕护。石栏正面望柱上刻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墓前建有墓阙,翼角翘起,脊饰鸱尾。阙前有照壁,上嵌“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秦桧、王氏(秦桧妻)、万俟、张俊四个卖国误国、陷忠害忠的罪人铁像,反剪着双手,赤裸着上身,长跪在墓阙下的铁栅栏中,接受千古唾骂。据传明代翰林院修撰秦涧泉,一日与友人同游西湖,见秦桧下跪的丑态,觉得很为姓秦的人丢脸,在岳王墓题联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在墓前愧姓秦。

有幸埋忠骨的青山,依旧郁郁葱葱;无辜铸佞臣的白铁,依旧睥睨长跪。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生前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毒杀在风波亭,死后八百年,却又被软禁在“狭义民族主义”的史学论调和精神藩篱中,排斥在主流媒体之外,影视作品谈“岳”色变,岂不悲哉!岳飞,千百年中国的傲然脊梁、民族的浩然正气、历史的巍然丰碑,而今却只是光会打仗的一介抗金勇夫,成为一个遭遇尴尬历史评判的边缘英雄。

岳飞临刑前宁死不屈,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百年后的今天,我伫立在凛烈万古存的岳鄂王塑像前,为英雄而泣,不禁质问那些只维上、只维新的历史学家,誓为岳飞讨回公道:“历史昭昭!历史昭昭!”

为岳飞讨理之一:华夏文化,造极宋代,岳飞是爱国英雄。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自称“华夏”、“中华”、“中国”、“神州”等。例如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而代之,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颠覆之。

立于960年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元。但宋朝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文化教育最鼎盛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生在中国宋朝的岳飞,誉之为爱国英雄理所当然。

史学名家邓广铭主张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不应有避讳。站在正义一方而又全心全意致力于维护本国家民族利益的言行,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爱国主义。古代中国的内部,在几个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互相征战中,存在不存在爱国主义,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古代中国内部并存的诸国间,既然常常互相兼并、互相挞伐,对于矛盾斗争着的双方,总要就战争的起因、性质、作用、后果等,判定某方为正义性的,而另一方为非正义性的。即使是‘兄弟阋于墙’,不也同样得对其谁是谁非加以区别吗?既然如此,则把属于正义的一方,而又全心全意致力于维护其本方主权和利益的称为爱国者,又把反此道而行的称为卖国贼,当然也就是恰当的和合适的了。

凡是站在正义战争一面,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军事掠夺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都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邓广铭先生指出:“中国只有一个,这不仅适用于今天,也适用于昨天和前天。我国历史上同时并存的几个国家,全都是各自建立一个特定的国号,而不是以‘中国’为其国号的。它们都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却都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这些彼此并存的政权大都不自外于中国,也不把对方排斥在中国之外。它们当时彼此互相视为外国,但这里的外国是相对于另一方而言的,并非对中国而言;如果对中国境外的国家而言,它们就都是中国的国家。因此,我们把其中一个国家的某个或某些人物称为爱国主义者,把另外的某个或某些人物称为卖国主义者,这并不意味着把其他国家排斥在中国之外。以南宋为例,承认抗金名将岳飞是爱国主义者,秦桧是卖国贼,这并不意味着把与南宋对立的金,排斥在中国之外。

为岳飞讨理之二:抵抗外侵、保家卫国,岳飞是民族英雄。

“维上派”历史学家的维新观点,“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若按此划分与定论,中国的民族英雄只有疆域基本廓清落定下的近现代才有,国土多变、分分合合的中国古代难有一个民族英雄。屈指算来,大概只有施琅、郑成功、抗日战争英雄和抗美援朝的烈士才算民族英雄。如此,岂不荒诞与可笑!如此,中华民族岂不成为一个断了脊梁骨的民族?中华民族岂不成小人当道无英豪的侏儒民族?依此而论,如果日本侵华战争胜利了,建立了大东亚共荣圈,那么中国反抗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成了兄弟之战,不知九泉下的抗日英雄会否瞑目呢?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国家。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华夏就亡于外族了)。“披发左衽”的反义词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文化的标志。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

对于古代中国内部反抗民族压迫的英雄人物能否称为中华民族英雄呢?我认为,发生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战争,凡是站在正义战争一面,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军事掠夺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就都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是因为,他们的正义行动,不仅符合本民族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人民的利益。说被压迫民族的英雄人物进行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符合本民族人民的利益,这好理解,说这种斗争也符合压迫民族一方人民的利益,似乎不好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异族人’的压迫,是一根有两头的棍子”(列宁语)。这根棍子的一头打击“异族人”,另一头则打击本民族的人民。当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发动压迫、掠夺其他民族的战争时,为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稳定后方,首先总要加紧压迫、掠夺本民族人民,加强对他们的统治。如金朝的女真统治者为了发动对南宋的掠夺战争,赋税有增无减,“名目烦细,不可殚述”。至宣宗立而南迁,“户口日耗,军费日急,赋敛繁重,皆仰给于河南,民不堪命,率弃庐田,相继亡去”(《金史》卷47,《食货志》)。无休无止的兵役徭役,更是弄得女真人民疲于奔命,“生还者少”。这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就不仅保卫了本民族人民的性命财产,而且也是帮助压迫民族的人民解除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负担和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抵御女真贵族的掠夺和屠杀,固然符合了汉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女真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称岳飞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当之无愧,无需置疑。“维上派”历史学家否定岳飞的民族英雄地位,旨在巩固他们在历史学界的创新性权威地位。但不知这些伪精英们想过没有,若按他们的维新观点,岳飞不算民族英雄,那么秦桧加快了宋的灭亡,阻止兄弟相战,促使了民族融合,莫非秦桧是值得我们顶礼膜拜的广义民族英雄?莫非西湖边岳王庙,端坐的应该是促进民族团结的秦桧,跪着的应该是浴血奋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岳飞?呜呼!

原文作者:郎遥远 

原载网址: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12933.html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00:25:47 | 只看该作者

为岳飞讨理之三:廉洁奉公,身先士卒,岳飞品行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泰山。

岳飞早年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枯枝树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传说岳母在他的背上刺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岳飞在重兵在握、威震四方的腾达之时,一直抱持廉洁奉公的美德。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绸衣,岳飞便道:“皇后与众王妃在北方过着艰苦的生活,你既然与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了。”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南宋诸大将无不豪富,张俊为防盗,铸一千两一个的大银球,称为“没奈何”,堆满大屋,退休后尚有每年六十万担租米的收入。岳飞住茅屋军帐,与士卒同甘共苦。高宗曾要在杭州为岳飞建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他与士卒同例,部队补给艰难时,则“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南宋对军队犒赏极厚,岳飞从来不取一文,全数分给将士。岳飞被害抄家时,连同军备之用的麻布和粮米,总家产不及普通将尉的十分之一。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除非节日,不得饮酒。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被秦桧迫害致死的老上级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而岳云屡立殊勋(多次战斗中“功第一”),岳飞却多次隐瞒不报。为此张浚说:“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也,然未得为公也!”岳飞答道:“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是岳家军的口号,也是真实的写照。严格的军纪外,又有浓浓的温情:士卒伤病,岳飞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相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外,还“以子妻其女”(部将牺牲后仅余孤女无人照料,岳飞让儿子娶她),李氏亦时常慰问将士遗孀。虔城百姓暴乱时曾惊扰孟太后车驾,被岳飞平定后,高宗密旨屠城,岳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南宋诸将中,唯有岳飞坚持一妻,且从不去青楼纵欲。吴阶曾花二千贯买了一名士人家(读书人家)的女儿送给岳飞,岳飞以屏风遮挡问道:“我家的人都穿布衣,吃粗食,娘子若能同甘苦,便请留下,否则,我不敢留你。”女子听了窃笑不已,显然不愿。岳飞便遣人送回。部将谏阻说不要伤了吴阶的情面,岳飞说:“而今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逸取乐之时?”吴阶得知后益发敬重岳飞。

岳飞直至最后一战,都是身先士卒。官职不高时自不必说,升任通泰镇抚使后,为掩护大队和百姓过江,亲率后卫死拒南灞桥头,挡住金兵唯一去路,此役岳飞身被数十创,岳家军后卫战死无数;直到死前最后一场恶战:郾城之战时,还亲率铁骑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怕有闪失,上前劝阻:“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回答:“非尔所知!”

岳飞首先提出“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堪称中国古代官吏的行为典范,无愧是中华民族一面高扬的品行旗帜。“文官不爱钱”,是指官吏对其拥有金钱的态度,要求为官者应端正对金钱的态度,做到遵纪守法,正确看待金钱,力戒贪财之心和敛财之意,不谋奉禄之外的钱财,克已勤政,尽职尽责办事。这样,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进而也就拥护你的政权。纵观历史上“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则是吏治较好的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快。“武官不惜死”,揭示了军旅中将帅校尉的本质,是对武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对武官人生观的最高诠释。“不惜死”,即不畏死,不怕死。战争时期,武官怕死,何以御敌保国!急难险重关头,武官怕死,何以救灾化险!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春天,毛泽东主席嘱时任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给岳王坟献个花圈,他说:“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爱国英雄,精忠报国,心昭天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是值得我们称颂的民族英雄啊。”毛泽东给古人敬献花圈,这恐怕是唯一的一次。他对岳飞这位卓越军事家和民族英雄的敬意,溢于言表。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物质享乐主义盛行,权贵资本主义肆虐。潜藏于政府中的贪官污吏,官德沦丧,官风腐败,瞒上欺下,官位成了腐败分子经营的一种特殊商品,严重地危害着社会道德和人性尊严。岳飞的品行,难道不是当代官员的一面人格镜子吗?

为岳飞讨理之四:统一河山,复兴中华,岳飞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满清入关大明亡,大儒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此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民族国家的沦亡。满清入关虽然消灭了大明王朝,但以中华文明治国,亡国未亡天下,仍是中国。

近代欧洲列强开始崛起,并逐渐向东扩张,中国的优势逐渐消失。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被迫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东亚专制主义帝制,建立了共和体制,但之后中国依然饱受国内外战火之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毋庸讳言,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在西方列强的凌辱和遏制中,逆风向前行。

当今世界虽进入多极化时代,但霸权主义一刻也不停谋求全球新秩序的政治核心。在重整欧洲及北约政治秩序后,美英以“新”欧洲为杠杆,施压于中国及俄罗斯,着手建立以美国为绝对全球政治中心的世界新秩序:谋求以英美联盟为主导欧洲,俄罗斯仍将被孤立于欧亚之外;谋求以美澳联盟控制印度洋、南太平洋,进而登陆南亚,染指东南亚;谋求以美日联盟主导东亚;谋求朝鲜、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反美国家的政权变更;谋求中国的领土瓦解分割和政权分化割据。当代思想家何新先生清醒地剖析,在美国所设计的远期全球秩序中,台湾、西藏、新疆、蒙古将从中国分割出去。美国将不断施压中国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多党民粹主义多元化政治。在这一政治结构内,美国将谋求中国本土进一步分解,逐步割据化,从而扫除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西方反华浪潮,更昭示其险恶用心。

在当下世界政治环境,我们须大力推行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但更不可抛弃精忠报国的岳飞精神,这是有力抵御西方反华势力侵袭和颠覆的民族主义堡垒。一曲《满江红》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誓不罢休的冲天壮志。正是这首完美的千古绝唱,越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世世代代在中华民族子孙的心灵中回响。每当国家危亡之际,它一次又一次地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统一奋勇争先、奔赴战场!在当今西方反华势力和一些乱臣贼子依旧试图分裂祖国之际,岳飞的誓言仍具有现实意义。“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激昂之声,荡气回肠。统一河山,复兴中华,不也正是岳王生前的遗愿吗?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忘记英雄意味着沦丧。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辈出英雄为之献身;一个伟大的国家,必永不会让英雄寂寞;一个伟大的国民,必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