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面攻击 – 由挑战者直接对防卫者采取迎面攻势。如果防卫者是市场老大的话, 成功的正面攻势必须具备四种条件: •挑战者必须要有非常明显的、且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如果你是低价市场区块里的领导品牌, 那么“低价”就是你挑战市场老大的战略优势。一个具有差异化的优势, 是创造顾客价值的根本基础, 而持续性的优势则能拖住市场老大反击的能力。 •挑战者所提供给顾客的利益点必须接近竞争对手, 或优于竞争对手。例如, 你所销售的产品是挖土机, 而且也可以达到顾客的质量要求, 但顾客却把订单给了你的竞争者, 因为你的售后服务没有别人好。 •成功的正面攻击, 通常是让市场老大的报复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包括申请专利保护、市场老大的面子问题、科技领先及成本问题。当你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或价格领导地位的背后有“专利”的保护伞罩着, 那么市场老大就很难以复制模仿的方式反击了, 如果跟在你后头模仿, 除了助长了你的气焰之外, 也涉及到面子问题, 堂堂一个市场老大采取模仿名不见经传的品牌进行报复, 恐怕报复不成, 还惹来一阵嘲笑。 此外, 如果你是以产品的科技创新去叫战老大, 必须要有把握在未来的几年内, 市场老大无法赶上你。致于成本问题, 也能让市场老大的报复行动受制, 例如, 你是个强势的低成本地方品牌, 在江苏省境内的价格所向无敌, 市场老大也不敢随意降价, 因为他一降价, 即意味着全国的产品都得降价, 除了大伤品牌形象之外, 恐怕利润也将大幅缩水。 •挑战者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源或兵力去抵挡市场老大的反击报复。著名的战略将军克劳塞维茨在研究观察过三十场战役之后, 发现只有两场战役是以极为劣势的兵力取胜。法国的拿破仑也支持这样的说法: “上帝总是站在兵力强盛的这一边”。 特别是在新兴起的市场, 挑战者在攻击市场老大时的资源或兵力, 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 当年互联网浏览器软件的原创者 – 内茨凯普(Netscape)于1995年拥有全球85%的市场占有率, 年营业总额60亿美元, 随后于1997年, 微软跟进市场, 直接叫战当时的市场老大, 微软掌门人比尔. 盖兹倾其全力投入大量的财力, 动用了将近2000名最优秀的软件程式设计专家, 终于推出了IE 3.0, 直到十年后的今天, 已进化到现今大家所用的IE 5.0, 内茨凯普则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而微软的代价是前后投入了70亿美元, 比内茨凯普的年营业总额还高出了10亿美元, 手笔之大, 令人咋舌, 但微软换来的却是现今每年数百亿美元的丰盛回收。 2) 侧面攻击 – 在军事战略中的侧面攻击是指 - “攻击对方没有设防、或防御工事最弱的阵地”。就营销战略而言, 则是指“攻击防卫者设防最弱的地域或市场区块”。当美国的几个主要大型连锁超市陆续转移到郊外地区时, 7-11连锁便利商店见机不可失, 遂加快在市区内开店的脚步, 提供购物者更快捷方便的选择, 同时还首创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 很快地就在以大型超市为主流的零售市场上, 打下一片江山, 这是攻击竞争者不设防的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日本汽车制造商成功地切入欧美的小车市场区块, 后又在跑车的市场区块里捷报频传, 则是攻击对手设防最弱的市场区块的经典案例。 侧面攻击最大的优点, 就在于它不会激怒对方与你正面冲突, 因为你并没有侵入防卫者的主力市场, 通常都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而提高了你成功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 防卫者仍未警觉到你的威胁, 时间久了, 等你的兵力休整完备之后, 你所打下来的侧面阵地, 就可能成为你下一步攻占对手主力阵地的滩头堡。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最惯用的就是这种战术。 3) 包围攻击 – 包围攻击在军事上的定义是指从各个角度与方向对敌展开围攻。在营销上则是指“以各种产品特性组合在每一个市场上对防卫者展开包围进攻。精工表(Seiko)在全球市场推出了2000种不同款式的手表设计, 强调流行时尚和产品精准的功能, 一网打尽所有的年轻上班族群。另外, 还有一种由包围进攻延伸出来的战术, 就是切断防卫者的主要供应商来源, 可透过购并的方式完成。 4) 迂回攻击 – 意指“绕过敌人防线, 施以出其不意的攻击”。1940年二战期间, 德军即以这个战术绕过法国边境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 攻陷了法国。就营销战略的角度而言, 迂回攻击往往能透过科技的创新, 改变了市场的游戏规则, 卡西欧(Casio)以数码科技绕过了瑞士传统手表的主阵地, 一举攻下了大片的电子石英表市场。一家企业也可以透过多元化的方式, 开发新产品, 切入新的市场, 绕过防卫者的主防线, 成功地完成迂回攻击之战略目标。此外, 在营销史上著名的定位战役中, 美国汽车出租业的老二品牌艾维斯(Avis), 巧妙地采用了迂回战术, 绕过老大品牌赫兹, 以“因为我们只是老二, 所以我们更加努力”的老二哲学, 打得老大赫兹头都抬不起来, 最后让出了市场龙头宝座。 5) 游击战 – 游击战在军事上的意义是指“以神出鬼没的偷袭骚扰方式, 像针刺般地的刺痛防卫者, 而非正规的对阵开打”。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当时由毛主席指挥的部队, 因为兵力和装备条件都较差, 就是采用游击战, 经常给予日军出其不意的痛击, 毛主席的游击战术可说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他的最高指导原则是: 敌人打, 我就跑, 敌人停, 我就从背后痛打, 意不在歼灭敌人, 而是消耗破坏敌人的战力与兵力, 所以打得日军叫苦连天。在营销战略上, 游击战也往往能搞得防卫者浑身不舒服, 例如, 突然来一个打折或促销活动, 或是在特定的地区加重广告投放量, 让防卫者疲于奔命、应接不暇。游击战是小公司对付大企业最适合的战术选择, 因为小企业小品牌可以应用游击战一点一滴的攻下一些小阵地, 积少成多, 而不致于招来大企业大品牌的大规模正面反击报复。由于游击战的特性是出其不意、神出鬼没的攻击行动, 因此, 很难防御, 但采用该战术时, 必须特别注意, 千万要将尺寸拿捏好, 如果把防卫者激怒了, 很有可能会对你实施正面的大规模反击报复。 合并或购并 抢攻战略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合并或购并”你的竞争对手。营销战端一开启, 往往都必须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 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 而你的实力也够雄厚的话, 则可以考虑合并或购并的方式, 一举取得对方在采购、生产、财务、营销及研发上的所有资源, 甚至, 合并或购并还可以扩大你的营运规模, 特别是企图扩张海外市场版图的企业, 该方法不失为上选之策。当你进入不同的国家(市场), 兼并或购并必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例如, 文化、语言、商业行为与习惯、以及人事组织上的变动..等问题, 都可能造成并掉对方之后的业务,没法顺利的开展下去。根据麦肯锡企管顾问公司针对全球319家企业的购并案例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 如果以购并后的企业资产投资回收来评估成败结果的话, 只有一半的购并案例是成功的, 换言之, 成功与失败率各占一半。此外, 就营销的角度来看, 兼并或购并可以让企业的销售立即窜升上去, 如果你所购并的企业或品牌是在同一个市场区块里的竞争者, 那么你的市场占有率也自然地更上一层楼。 策略联盟 抢攻战略的最后一种选择是“建立你的策略联盟”, 其主要目的是和你的战略伙伴共同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企业在扩展全球化业务时, 这是最常应用的战术选择。典型的战略联盟方式包括合资企业、授权协议、或是联合进行研发项目。双方伙伴在做决策时, 策略联盟的方式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协商弹性, 不像兼并或购并, 比较没有回旋的空间。 策略联盟最主要的特征, 在于你可以和你的伙伴共同分担产品开发的各项成本与风险, 例如, 据英国业界估计, 开发一辆全球性的汽车产品, 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投资约在20亿英镑; 开发一项药品则要2500万英镑以上。一般来说, 采用这种战术模式的业者, 大部份是中大型企业, 例如,日本的本田汽车切入欧洲市场, 即与英国路虎汽车缔结了战略伙伴关系。 就营销方面来说, 策略联盟也可以让你顺利地切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销售渠道、缩短进入市场的准备期、填补产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扩大你的产品线阵容。英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塔思可(Tesco)和银行及维珍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缔结盟约, 正式跨足保险市场, 而且取得了漂亮的成绩单。同时, 企业也可先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和对方合作, 观察伙伴的真正实力如何, 再伺机予以兼并或购并。策略联盟也有它的风险存在, 因为双方合作久了、相处熟了, 往往会在不经意之间, 将自己最核心的竞争优势科技或技术信息泄漏出去给对方, 因此, 在你和对方达成结盟之前, 必须先设计好一套方法, 不惜任何代价都要防止类似技术单向转移的事情发生。 防卫战略 所谓的「防卫战略」, 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面对攻击者而采取的防卫行动。换句话说, 来自于攻击者所发动的任何强烈攻势, 你都必须将其阻绝于阵地防线之外, 让敌人无法越雷池半步。之前我们提及过, 当年老布什和杜卡斯基的总统选战, 老布什逮到了对手的致命要害, 然后全力针对要害, 奋力重击下去, 而使老布什反败为胜, 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从营销战略的观点来看, 老布什很正确的掌握住了抢攻战略的原则而能获胜,反过来说, 杜卡斯基就是没掌握好他的防卫战略, 才从赢局一路打到最后成为败局。事后, 杜可斯基在一次偶然的场合中, 回答一位年轻学生的问题时, 也透漏出他败选的主因是防卫战略不当所致。年轻学生问他: “我正在学校的模拟选举中, 扮演你的角色, 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杜可斯基不假思索的回答: “立即采取行动, 防卫迎面而来的攻击。” 我们再来看看1992年老布什和柯林顿的总统大战, 柯林顿是如何地防御老布什的猛烈攻击, 迫使老布什将美国总统的宝座让出来。柯林顿的防卫战略执行的十分到位, 他料准了老布什会故计重施, 对他祭出无情的攻击, 选战开打之前, 即成立了24小时回应攻击的防卫中心, 随时对老布什的攻击采取防御行动。果不出所料, 老布什将柯林顿贴上了“高税率”总统候选人的标签, 并在电视上大打广告警告选民, 如果柯林顿选上了总统, 将要提高大家的缴税额度。柯林顿阵营这边, 很快地在24小时内, 也打出了澄清广告, 并举证说明老布什信口开河的举止, 有误导大众视听之嫌。后来, 柯林顿选上了总统, 专家学者们经过一番研究分析后, 都一致认为, 他的24小时快速防卫系统, 是柯林顿赢得选战的最大功臣。现在就让我们来一窥「防卫战略」的个中奥妙之处: 市场战况的适用性 – 一般而言, 防卫战略较常见的情况是, 市场老大处于市场成熟期或衰退期的阶段, 这是标准的BCG矩阵当中的“金牛”战略的应用与实践(见图4)。
一家企业要防卫市场的领导地位, 至少都必须拥有一只以上的金牛产品, 才能创造出足够的现金流, 再将多余的现金投入其他需要极力抢攻市场占有率或需要扩大销售量的产品, 或是投资在新产品开发之上。市场老大的防卫战略比较容易办得到, 因为本身是第一品牌, 无论是在销售渠道上的议价力, 或是品牌形象及美誉度上, 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同时因为产品在市场上卖的好, 在经济规模上也能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甚至, 就算处于市场衰退期阶段, 由于竞争者陆续都退出市场了, 反而有机会在市场上形成一支独秀或变相垄断的格局。
还有一种情况亦适合应用防卫战略, 当你处在市场成长期阶段, 抢攻市场占有率及扩大销售取得重大成果时, 可能会严重影响到竞争者的利益, 而遭致对方强烈地攻击报复行动。碰到这种状况时, 你最好能审时度势, 除非万不得已, 应尽量避免正面的严重对抗, 以保存你好不容易才积累下来的实力, 但还是必须机动快速地采取防卫行动, 适时地给予回击, 这完全要看你的实际情况去下决策。 战略焦点 – 成功的完成防卫战略目标有两种方法: “监控竞争状况的发展”及“面对竞争”。 监控竞争 任何一个市场皆同, 你不但要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是所谓的「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同时, 还希望市场能够在稳定的情况下繁荣发展, 因此, 你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监控市场的竞争状况。或许市场上的每一家企业都是属于比较保守型的竞争者, 每个人也都不想破坏产业界稳定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 你还是必须去监控市场竞争状况或竞争行为, 掌握任何可能发生的变化, 但无需去改动你的战略。 面对竞争 市场无战事, 你要监控状况, 一旦遇上了竞争对手的侵略行为, 你则必须立刻采取战略行动, 捍卫你的销售与市场占有率。抵御攻击的防卫战略主要有六种战术选择(见图5): 1) 巩固防卫阵地 – 意指“在你既有的地区或区域建立坚固的防御工事”。二战期间, 法国在德法边境构筑了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 可惜却无用武之地, 因为德军绕过该道防线, 直捣法国境内, 最后攻占了整个法国。就营销而言, 是就你既有的产品, 建立牢固的防御工事, 例如, 将你的产品赋予最具竞争力的价格, 以最有效的促销方式推广出去, 如果你的产品具备了差异化的优势, 那就不容易被别人所复制模仿。此外, 企业的营销资产如品牌名称和美誉度, 也是防卫攻击者的有力武器, 但过度倚赖它, 则会变成一种相当危险的战略。例如, 早期的英国的常备电池(Ever Ready), 一向都是锌碳电池市场的老大品牌, 当它面临金霸王碱性电池(Duracell)的挑战时, 却无动于衷, 仍然死守在寿命较短的锌碳电池的阵地里, 还糊里糊涂地加注了200万英镑的促销力度, 最终不但完全没有效果, 还走上了被购并的穷途末路。这就是企业过度依赖品牌声名, 没有采取正确防卫战术的失败案例。 90年代, 英国的路虎休旅车也是个典型的“巩固防御阵地”的失败案例, 由于过度的自信, 认为路虎在英国是一块无可撼动的金字招牌, 而疏于新产品的研发, 这让日本的速霸陆(Subaru)有机可乘, 及时推出了价格低廉的四轮传动休旅车, 一下子吃掉了路虎不少的市场占有率, 这时路虎才惊觉过来, 成功地推出路虎“发现号”车系应战, 夺回失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