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周证监会关于“酝酿对新股申购制度进行变革,以提高散户中签率的消息”甫一传出,立刻引发业界对于银行及其他机构打新理财产品的担忧。
多位券商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去年曾经风光无限的打新理财产品,在今年以来收益率已大幅萎缩甚至不及定存利率的情况下,已经陷入了“鸡肋”境地。如果新股申购制度进行变革,将进一步令其“雪上加霜”,从而不得不面临退市风险。“虽然证监会并未明确采取怎样的变革方式,但散户中签率一旦提升,打新产品旨在集合资金量提升中签率的方式将优势不再,更不要提这些产品还要从微薄业绩中收取超过一成的管理费。”
收益急剧萎缩逼近定存利率
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指出,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新股网上申购累计收益率仅有2.1%,年化收益率相当于仅有5.2%。“与去年16%的年化收益率相比,这连1/3的水平还不到,剔除印花税和佣金等交易成本后,收益率并不乐观。”
打新产品收益率严重萎缩,令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兴趣越来越小,银行推出产品的积极性也大受挫折。记者在招行和工行网站看到,在3月份金钼股份和紫金矿业两只大盘股发行的情况下,两家银行只针对紫金矿业推出了相应的单项打新股理财计划。相比较而言,浦发银行仍坚持推出了“金钼股份新股申购直通车”业务,但日前其网站公告显示,参与该项业务的客户仅获得0.0826%的收益率,年化收益不足3.5%,还没有1年期4.14%的定存利率高。
福州某银行于今年1月份推出的一款打新产品,2月份的当月年化收益为5.72%,3月份的当月年化收益竟然倒退到4.68%。“这主要是因为从3月份开始的一个月时间内,沪深两市没有发一只新股,在累计收益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年化收益自然也就下滑了。”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解释。
林瑾分析指出,新股发行数量锐减、大盘股资源稀缺、中签率大幅下降,是新股申购收益率急剧萎缩的三大“拦路虎”。据统计,2007年沪深两市共有123只新股上市,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在近5个月时间内只有27只新股上市,其中大盘股只有4只。在新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却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一级市场,令新股网上中签率从去年的平均0.30%大幅下降到今年以来的0.15%,相当于下滑了一半的水平。
制度变革令大资金优势不再
在收益率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兴业银行、中兴银行等为了争取客户,不约而同地都对打新产品的管理费率进行优惠,并将单一打新产品改良成为增强型理财产品。除却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外,资金闲置期间还可参与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也可用于银行间市场、货币市场基金、交易所债券和银行存款等。“但由于单个资产收益率偏低,如在理财产品中配置比重较小,对于整体收益率贡献度不高,因此该类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也将有限。”上海一家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这种改良型的打新理财产品前景也不乐观。
该研究员称,尤其是一旦通过变革新股申购制度提高散户中签率,将直接导致集合资金打新股的方式失去意义,对散户也不再具有吸引力,相当于打新产品将失去生存的土壤。“换句话说,散户不用再抱团取暖,而是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参与新股申购。由于不用缴纳资金管理费或业绩提成,收益率很可能会比打新理财产品高。”目前,几乎所有银行对打新产品的业绩提成都在10%以上,较高的甚至高达15%-20%。
该研究员指出,银行或其他机构的单一打新理财产品将面临退市风险,这从香港市场也可窥见一斑。据了解,在香港这个散户中签率较高的市场上,单一以“打新股”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并不存在,“打新股”只是作为理财产品众多收益点中的一个部分存在,很可能这就是内地理财市场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