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寻找远去的家园——沅陵返乡札记(二)

[复制链接] 2
回复
248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8-10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龙兴讲寺与虎蹊书院
一连半个月的阴雨天气,使得窗前诗意浓浓的山水景色晕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来了沅陵,龙兴讲寺是一定要去看的。”刚刚一场小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春天的树木披挂着嫩绿,难得一见的阴晴天气,踩着古城的青石板路,一家三口和姑父来到了龙兴讲寺。
在沅陵,真正称得上古文化经典作品,应首推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龙兴讲寺,比南岳庙还早97年。讲寺依山坡而建,座北朝南,背仰虎蹊山,俯临沅水河,与对河的笔架山遥遥相望,气势峥嵘,站在船头,远远望去,龙兴讲寺象一头雄狮饮清流,大有跃跃欲跳之势。龙兴讲寺主体建筑达14座,其规模之庞大,气势之恢宏,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独特,堪称南国古建筑原版一绝。唐太宗以“龙兴”赐名,是希望籍此传播佛法,以感化“叛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五溪,稳定西南,保障大唐帝国迅速兴起的目的。据传唐睿宗李旦曾命宫中妃子连夜赶制袈裟赐给龙兴讲寺,上面绣有999个形神兼备、姿态各异的和尚,连同身披袈裟的高僧在内,刚巧合千人之数,人称:“千佛衣”,年纪在五旬以上的沅陵人都曾亲眼所见这件袈裟,现已被送往湖南省博物院收藏。
龙兴讲寺的兴建,使沅陵学风渐开,民风益淳,对唐后一千多年的大湘西特别是沅水流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乃至后来的李白、黄庭坚、王昌龄、董其昌、王守仁、林则徐历史名流及现代文化名人沈从文、周立波、欧阳山等纷纷来这里参禅朝拜并留下墨迹,为沅水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
大雄宝殿青瓦重檐、大红梁柱,檐下重叠的斗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姑父得意的指着东南角的斗拱称:这是我亲手修复的,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除了新旧的成色不同,我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赞叹工艺精巧的同时,也为此而慨叹。由于四清、文革的影响,龙兴讲寺的大雄宝殿内空空如也。仔细观看,所余的24根大红梁柱,却使得大殿更显得高敞空旷。柱子很特别,上下小、中间粗,成织布的梭子型,称之为梭柱。这在古代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据我在地产界的工作经历从建筑学角度考证,殿内的梭柱、柱下所垫的楠木木质,屋脊上的驼峰、檐下的斗拱,都很明显的体现了唐代建筑风格。
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自贵州龙场谪归,路过沅陵(当时史称辰州)沅陵古城的青藤古巷,淳俗民风,让这位官场失意的大学者心胸为之开阔,为不拂沅陵学子盛情之邀,寓居龙兴讲寺,讲授“致良知”学说,还在寺内留下“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问惠休”的题壁诗。后来弟子们为纪念王阳明之德举,在龙兴讲寺后院建虎溪精舍,就是现在的虎蹊书院。
如今的虎蹊书院冷清至极,再加上连日阴雨,游人甚少。县里早将这一处场所辟为县博物馆陈列室。里面有一样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力,经过仔细辨认,竟然是历传了十六代的金刚经模板!正准备伸手拿下,主人却称此物为祖传至宝,陈列于此,只是想和同道有缘人共同欣赏,无意出让。
离虎溪书院数尺之遥,有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那里安息着元代辰州刺史黄澄存尸体。玻璃棺中的男尸面容生动,肌肤腠理都如生前一般鲜活,当年棺木启出时,专家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从其股动脉输入1000mm防腐液,居然动脉输液畅通!与其同年出土的潭州(今长沙)银朱商标纸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主顾收买银朱请任元日祖铺内外图书印号为记”——一则标准的现代商品广告,而且防伪意识之强烈,难以让人相信是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天!这可是在元代!据称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商品广告。这一发现,把“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于明朝”的结论至少提早了半个世纪或更长时间。
五强溪水电站未建成时,龙兴讲寺地处半山之间,从中南门码头一路行去,半山间山门朱红隐约可见,气势甚为壮观。沅陵新城建起,五强溪水电站蓄水成功,水位线拔高近百米,使得如今的龙兴讲寺的朱红山门距中南门码头只有二十米之遥,全失了往日傲领辰州的气派。
一行人出来时,正是龙兴讲寺临着中南门的渡口码头,昔日的繁华萧瑟,荣辱兴衰都已随木楼与石板的呼吸淡淡而去。站在时间的废墟之上,我无法挽留岁月的脚步,只能在沅水的岸边,倾听历史那寂寞而又遥远的回声。
二千二百年前的那一年,说不清是秋日还是冬日,一条残破木舟,在两岸纤夫的号子声中,缓缓而行。
船头迎风肃立一个峨冠博带、腰佩长剑、脸如刀削斧凿的楚大夫,一路仰天长啸,一路离骚长吟。
就是这一次流放之旅,成就了一代诗人的诞生,这条大河也因了这个诗人的丰碑而成了承载中国文化的诺亚方舟!
——他就是屈原,
——这就是沅江。

这就是沅陵!我的故乡!
[em11]
沙发
发表于 2003-8-12 00: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ellowrose在2003-8-10 8:20:00的发言:

一行人出来时,正是龙兴讲寺临着中南门的渡口码头,昔日的繁华萧瑟,荣辱兴衰都已随木楼与石板的呼吸淡淡而去。站在时间的废墟之上,我无法挽留岁月的脚步,只能在沅水的岸边,倾听历史那寂寞而又遥远的回声。


很喜欢这一段!
板凳
发表于 2003-8-14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文化气息厚的景点就只有用心去感受才美,不是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