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表现“开放的中国改变了世界格局”这一主题,本书采用了新新闻小说的叙述方法。即,在一个真实的背景下展开一个虚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79年,为了保证我政府高级领导人访美成功和安全,中美特工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联手挫败一个阴险狡诈的暗杀阴谋……
假如您在惊心动魄的情节中,蓦然升起一股民族自豪感和中国公民的责任心,请不要自言自语。那正是我们的渴望和追求。
1978年12月15日下午2时30分。
美国。华盛顿。白宫新闻发布室。
卡特总统的新闻助理、白宫发言人鲍威尔向数十名各国驻白宫记者宣布:“卡特总统已要求美国各电视台在东部时间今晚9时留出播发频道,以便他(总统)向全国就一个关系美国和国际上的重要问题发表讲话。”
记者们纷纷提问:“总统要讲什么问题?”
“总统是以国家首脑的身份还是以三军总司令的身份发表讲话?”
“总统目前在什么地方?”
鲍威尔神情肃穆拒绝作任可说明。宣布完这一消息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门一关,谢绝会见任何记者。
15分钟后,鲍威尔的讲话就传遍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五十个州,人们在急切而不安地猜测着,等待着,许多人断言:总统可能要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不少城市出现了抢购食品和燃料的人潮。
下午3时,一辆黑色吉姆牌轿车悄悄驶迸白宫西翼,蓝色的车牌上标着“DPL2”的字样,记者们一眼便认出这是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的专车,黑色吉姆穿过森严的警卫直接开进白宫地下室。从那里多勃雷宁可乘电梯不受任何阻拦地进入国务卿赛勒斯·万斯的办公室。在所有国家的驻美大使中,唯独多勃雷宁有这种走地下室的权利,这是当年基辛格赐予他的特权。
会见只进行了十分钟。
多勃雷宁一出门,即被等候在大厅中的驻白宫记者群围住了,记者们问他同国务卿谈了些什么?多勃雷宁阴沉着脸只答了一个英文词:“圣诞节。”没有人会相信这个答复,记者们尾随着一再追问,多勃雷宁不耐烦地挥挥手,又答了一个英文词:“象棋。”
但是,多勃雷宁在这个时刻在白宫露面,自然引起记者们的关注和另一种猜测:总统当晚向全国发表讲话可能同苏联有关,是美苏两国首脑将举行会晤,是美苏签署索尔特协议,还是美苏发生了军事对抗。
任何猜测都是主观臆想。
到底是什么?只有等晚上9点钟总统自己来讲了。
而此时,卡特总统却披着灰色的法兰呢大衣在白宫大院南草坪上悠闲地散步,但他的心情绝不会是平静的。
两天前——12月13日深夜,卡特总统用高频保密电话通知正在中东为埃及、以色列调解的国务卿万斯:“只有我们五个人知道的那盘‘象棋’已成功在望,请立即返回华盛顿。”他所讲的“五个人”即国务卿万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和总统本人。
万斯接到总统的密电后,当即中断在中东的访问,第二天便赶回白宫。
四年后,吉米·卡特在回忆录《保持信心》一书中这样写道:“已经没有其他问题需要判断了,我决定也让对方感到意外,便建议在两天之后,一俟国务卿万斯从中东回到华盛顿,就立即宣布我们的协议,我要尽快公布协议,以便完整地解释这一决定,不致被人以片言只语透露给新闻界,也许还被某些反对人土所歪曲。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谈判始终是保密的,做到这一点很了不起,但是我不想再存侥幸心理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协议的秘密完全保住了,这简直是个奇迹,12月15日那天,我们按适当的顺序,把这件事尽可能地通知了有关人士,万斯和布热津斯基向新闻界通报,我则打电话给几位领导人,如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还有福特和尼克松以及若干重要的国会议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