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子书籍] 曾国藩的那套办法:藏·露Exe+TxT

[复制链接] 7
回复
18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15 21: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写的不错。但是不好评价,为什么呢?小瑕疵比较多。 
摘两个大家看看: 
1,维多利亚时代中期,也就是19世纪60年代,英国达到了强盛的顶峰。当时,它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      这个帐是怎么算的?部分大于整体吗? 
2,几万里之外两个越来越强壮的强盗----英国和法国…… 
这个比喻用在给少年儿童看的书里比较合适,如果是给成年人看,似乎有点浅。历史是复杂的,简单定性的方式不是研究历史的方式。 
 
一章之内就出现了很多令人不信服的细节,不能说不是本书减色的地方。 
 
不过从总体上说,还有可赞同的地方。算是给曾国藩的普及工作作出了一些贡献。但是必须提醒大家,依个人观点,这本书仍然属于成功学类的书籍。远没有触及曾国藩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哲学。如果大家认为此书可以真的为您揭示一个“真实”的曾国藩,怕是要失望的。 

曾国藩的那套办法:藏·露Exe Txt.rar :[upload=rar]down10_0715.asp?ID=133224[/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21:24:4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1:19:57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序言 这个男人了不得!
第一篇 大清出了个曾国藩
 第一章 大清出了个曾国藩
  一 大清出了个曾国藩
  二 如果领导们是庸才,你的机会就来了
  三 机遇是很烫手的,要抓住得有足够能耐
  四 危机总能催生出卓越的领导者
 第二章 别把曾国藩当“人”
  一 曾国藩是一头“狮子”:领导力卓越
  二 曾国藩是一条“狗”:忠心耿耿
  三 曾国藩是一匹“狼”:深谙“狼道”
  四 曾国藩是一尊偶像:“粉丝”无数
 第三章 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一 大业靠志:想法决定活法,定位决定地位!
  二 大智靠学:学习积蓄智慧,有智才有未来
  三 大誉靠德:良好的品格是成功的前提
  四 大成靠严:吃苦当吃补,严师出高徒
第二篇 政治是这样玩的
 第四章 成大事要有“黄金搭档”
  一 切政治都是乡土的
  二 成大事要有“黄金搭档”
 第五章 好领导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一 好领导贵在有战略头脑
  二 好领导贵在立人达人
  三 好领导贵在以诚换诚
  四 好领导贵在严绳人才
  五 好领导贵在头脑清醒
 第六章 善用人,你将无所不能
  一 如何让人才乐意为你所用?
  二 成功选人的三大原则
  三 成功用人的关键
  四 优秀领导必备的三大素质
 第七章脚踏实地:天下是干出来的
  一 天下是干出来的
第三篇 晚清官场的圈子圈套
 第八章 藏露:曾国藩升职记
  一 少年得志的传奇人物
  二 十年京官,连升十级
  三 位极人臣,忧多喜少
  四 流血的仕途
 第九章 沉浮:晚清官场的圈子圈套
  一 为官者都有一段心酸史
  二 官场就是战场
  三 当官很精彩,当官也很无奈
 第十章 输赢:咸丰老板与曾员工的博弈
  一 能不能当官,全是形势说了算
  二 皇帝的命令,也有不遵从的办法
  三 有实无名的“东南之主”
  四 怎样闯过“狡兔死,走狗烹”这一关
第四篇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第十一章 待时期: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一 低姿态处世是自我保护之道
  二 要想高成,不妨低就
  三 保留傲骨,放软身段
 第十二章 谋进期: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
  一 锋芒毕露者前途无“亮”
  二 势不使尽,进退有度
  三 学会在妥协中保全自己
 第十三章 得势期: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一 春风得意,藏锋而居
  二 富而不奢,贵而不骄
  三 凡事低调三分,家世不易衰落
 第十四章 问鼎期:居高堂之位,怀凡人之心
  一 别太迷恋名利场
  二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三 让别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1:21:2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藏露:曾国藩的那套办法》主要讲述了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
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
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舞文弄墨占了,寿终正寝占了。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
是什么让他如此幸运如此完美如此辉煌?是天资?是努力?是机缘?还是另有秘诀?
 
编辑推荐
学曾国藩,一本《藏·露》足矣。
            ——成君忆
  从贫贱底层到富足高层的发达之道。
  他的创业精神,比李嘉诚的更值得汲取;他的成功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参考;他的处世哲学,比《菜根谭》的更值得琢磨;他的管理之道,比杰克·韦尔奇的更值得效仿!
《藏·露》里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有追求的人心潮澎湃,充满力量。曾国藩作为晚清和民国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学习甚至崇拜的榜样,其身上必定有独到和可贵之处。我想,也许不光是狭义的“知识分子”,公务员、商人、经理人、学生等等,读读这本书。也必定很有收获。
            ——何涤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藏·露》无疑是一本上佳的创业指导手册。它启示了你,应该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获得创业的巨大成就。
            ——曹毅 北京建龙国基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当西方管理理论已成为全球企管界的主流之际,近几年来,华人社会却逐渐掀起了一股股学习中国老祖宗的经典史籍的热潮,大家都希望能从中萃取出适合东方文化的管理哲学。向古人学管理,正成为一种新流行。在众多的中国历史人物中,曾国藩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人。
            ——曾仁强 “中国式管理”专家
《藏·露》通过入木三分的洞察、重点深入的剖析,充分阐述了曾国藩这位中国本土励志鼻祖的过人的理念和智识。这本书是在讲曾国藩的创业成功史,在讲曾国藩的智慧,更是在讲一种人性。任何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里获益匪浅。
            ——安迪·樊(Andy Fan)美国环太平洋商贸集团董事局嘛席兼总裁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1:22:03 | 只看该作者

序言

虽然《藏·露》还没有出版,但我已经在一些场合推荐施宏哲先生写的这本书了。我认真地通读了书稿,启发良多,获益匪浅。
在《藏·露》这部书中,作者施宏哲先生用一种全新的笔触和角度,通过四个部分的内容,给我们深刻地解答了下面四个问题:
1.如何在机遇出来的时候,把握住机遇,成就你的功业。
2.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优秀到卓越地创建一支团队或创立一个组织。
3.如何能够在关系错综复杂、处处危机四伏的官场中游刃有余,迅速青云直上。
4.如何为人处世,才能在未发达前积蓄力量,在发达之后不招来祸患。
而我在读完《藏·露》后,最大的心得体会是:如果希望个人与团队一起走向成功,赢得卓越的成就,那么,向曾国藩学习,绝对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每当提及曾国藩,很多人会马上想到这句名言:“为官当学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可见,曾国藩的为官之道与处世智慧是深入民心的。不过,《藏·露》这本书建议我们,除了公务员应该多学一学曾国藩外,想成功创业的人、企业的领导者们和团队的管理者们更应该多学习学习曾国藩。
施先生在书中就说到:“曾国藩在不被老板(满清皇帝)信任的窘境下,衔命组建湘军,处处受到朝廷的钳制,却能够打败太平天国,并创造了同治中兴大局。在如此逆境中都能够创建出极具战斗力的团队,从而成就大业,这种创业精神和训练团队的方法,值得任何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学习和实践。”
确实如此。通过创立一个成功的团队,赢得自己的成功,同时也帮助了团队的各个成员取得各自的成功。这是最稳妥的成功之路。这也是最好的成功模式。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做得很棒。他自己成功了,他的下属将领以及幕僚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其中,像李鸿章、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李元度、彭玉麟、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容闳这些名字,即使到今天,依然为很多人所熟知。
我认为,《藏·露》这部书最令人赞赏之处,是它提出了一种如何去有效地实现个人与团队共赢的模式。
团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领导团队去取得胜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知道,组成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管人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曾国藩让世人最佩服的能耐,就是他的识人用人管人的功夫。
要成功,靠团队。要成功,就要懂得如何让团队成员为你提供力量。通俗地说,就是如何让别人很乐意帮你。在这个方面,曾国藩又是一位高手。曾国藩能够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去帮助他。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因为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常常是一种能够决定胜负的能力。
在拙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我曾经提到过,《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而施宏哲先生对曾国藩的解读,让我们能轻易地发现,曾国藩和唐僧一样,是一位完美型的人物。
为什么曾国藩能够带领湘军这个团队去赢得成功呢?因为曾国藩是一个完美型性格的人。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完美型的人比任何人都想得多、想得透,目光也更为长远。他们喜欢做战略上的规划,并且会用高标准、严要求去执行这个规划。完美型的人的座右铭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出类拔萃”,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对别人的要求也近于苛刻,他们的标准不仅仅是“胜任”,而更要求“杰出”。因此,他们往往能成为政府部门的领导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者行业的领袖人物。他们愿意接受挑战,他们不怕艰难险阻,他们屡败屡战,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策划组织中的变革,因此,他们往往能成为社会和组织进步的箭头人物。毫无疑问,曾国藩和唐僧一样,都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与杰出代表。
唐僧或曾国藩式的人物之所以能成为组织的核心、成为大家的领导者,关键不在于他天赋有多高、能力有多强、脑子有多活,而在于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达成目标的意愿,并具备极为强大的执行力。
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培训师常常使用这样一道测试题:“假设成功是由意愿和方法组成的,你认为两者各占多少比例?”答案有11种之多。有意思的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强调方法的学员往往比较消极,总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方法而裹足不前。与之相反,强调意愿的学员则通常会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斗志,因而也总是能够神奇地突破难关。
曾国藩无疑是后一种学员。他指挥湘军,在与太平天国大军交战过程中,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尽管遭遇到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每一个坎都被他蹚过去了。最终,他打败了强劲的太平军,终结了太平天国运动,到达了个人事业的巅峰。
仔细品读《藏·露》这本书,你会发现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创业行动方案,更提出了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其实,早在2500年前,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就给了世人一个非常科学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这个成功的模式,就是《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上,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而无论是对个人的自我管理,还是对组织的管理,曾国藩无疑都是极为成功的。因此,学习《藏·露》,最大的意义是,我们从中不但可以学到为官之道、管理之智,处世之智、识人之学,还能获得一种很适合中国人甚至是东方人的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一种已经被时间证明过是非常有效的成长成材成功的模式。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21:23:14 | 只看该作者

书摘

第一章 大清出了个曾国藩
一、大清出了个曾国藩
有些时代,记录着伟大的历史。
  有些人物,创造了伟大的历史。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有时候,历史就像一位超级策划大师,把足以决定各个大国前途命运的大事件,都安排在了同一个时代。
  19世纪60年代,对于西方列强欧美大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十年。因为,这是一个为大国崛起起了奠基作用的十年,一个大国开始兴旺发达的十年,一个值得大国史学家们大书特书的伟大的十年!
这个十年,美国崛起。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在随后爆发的历时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领导的北方联邦军取得了最终胜利。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这次内战后,美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政治进行了较大改革,文化教育有了较大进步,美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至19世纪末,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超过了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大的工业国。
这个十年,德国崛起。1862年9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随后就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发动了三场王朝战争,开始了统一的历程。1868年,在普法战争中,德军俘虏了10万法军,其中包括法皇拿破仑三世本人。随后,俾斯麦挥戈巴黎,并在拿破仑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国的成立。从此,在“科教兴国”的指导下,德国逐渐成为欧洲实力超强的经济军事大国。
这个十年,日本崛起。1868年4月6日,日本睦仁天皇发表了《五条誓文》,作为新政府的开国宣言,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指明了基本方向。同年9月8日,日本新政府改年号为“明治”,日本从此开始了“明治维新”的历史,迅速走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
这个十年,俄国崛起。从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阵痛和日益严重的国内危机中意识到加快发展国内经济的重要性的沙皇政府,决定在1861年进行改革,迅速加大了对工业建设的扶持和投入,从此使俄国真正走上了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使俄国工业发展在19世纪出现了持续高涨的局面。
这个十年,英国崛起。这个十年,英国鼎盛。1837年,18岁的女王维多利亚登基,开始了她漫长的64年的在位时间。她在位的时期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时代中期,也就是19世纪60年代,英国达到了强盛的顶峰。当时,它的工业生产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英国的富庶,令新老世界均为之侧目。
这个十年,法国崛起。这个十年,法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极为疯狂,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者们有不少得意的业绩:1860年和英国一道洗掠了中国圆明园,获得了满清政府提供的大量赔款和特权。1863年柬埔寨成为法国保护国,1867年越南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法国殖民地。此外,第二帝国在北非、西非、东非、地中海东岸地区以及大洋洲也大肆拓殖,结果使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国。
19世纪60年代,美德日俄英法这些大国或崛起或改革或繁荣或富强或扩张,同为大国的中国,这个时候又在干着什么呢?在这个十年,中国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件?谁成为了这个十年的绝对主角,谁主宰了这个时代,谁又影响了未来的半个世纪?
一、“重症病人”与“再世华佗”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19世纪时,身体早已羸弱不堪的大清王朝,开始生病不断,苟延残喘,谁也没有帮它根治的本事。
  屋漏偏遭连夜雨。几万里之外的两个越来越强壮的强盗——英国和法国,开始一次又次地欺负体弱多病的中国。先是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抢走了香港;后是和法国联手发动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毁了圆明园,逼清政府签了两个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大量赔款。不过,这种被抢劫的不幸事,对大清统治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早在多年前,荷兰就侵占过台湾,葡萄牙抢走了澳门!
落后就会挨打,体弱易被欺负。谁让你成了弱势群体呢?打不过我就花钱买个平安吧,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和约与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
  也许,对于大清这个有气无力的病人来说,被身强体壮的强盗抢劫和收保护费,都还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情。毕竟,老命还在。但如果在本就虚弱的躯体上,突然长出了几个肿瘤,且已开始癌变,这可就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否则,肿瘤一旦恶化,癌症进入晚期,就性命难保矣!
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上看,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这20年间,最可怕的肿瘤,毫无疑问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个肿瘤转化成癌症之后,迅速地恶化,导致大清这个病人被立刻送进了重症加护病房,然后全天下的名医都被找来,对其进行诊治营救,最终还是发现,没有一个人的药方子和医疗器械管用。
正当大清病人陷入绝望之际,突然冒出了一个“再世华佗”。这个“华佗”在对付恶性肿瘤来说,之前完全是个外行,因为他一直是搞行政工作的。但在临危受命之下,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名叫“湘军”的特效药,最后居然把“太平军”这群极为生猛的癌细胞给消灭掉了。
肿瘤除掉了,大清病人康复了,“再世华佗”于是大名闻于天下了,功绩彪炳史册了。
虽然大清这个被“再世华佗”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重症病人,在肿瘤被除掉之后,依然没有改掉之前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日后还是被新的“癌细胞”革了命,但这已经不关“再世华佗”的事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个“再世华佗”,就是曾国藩。
  2.曾国藩的时代
  19世纪60年代,是属于曾国藩的。
  1868年,德意志实现了统一,野心勃勃的德国开始走向强大;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大和民族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1868年,中国依然内外交困,中华民族仍旧水深火热!但对于曾国藩来说,1868年,却是最“春风得意”的一年。
据说在这一年,奉旨进京面圣的大功臣曾国藩,在进入北京城时,竟然引得北京万人攒动。原来,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们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位盖世功臣的风采。前往紫禁城面圣并接受加官晋爵赏赐的曾国藩,一路上面对万民或膜拜或羡慕或忌妒或好奇的目光,也许内心里会感慨万千,也许脑海中早已回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离开京城前后发生的事情,以及这十多年来经历过的风风雨雨、生死成败、酸甜苦辣,自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851年,眼看着大清朝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以“为国藩篱”为己任的曾国藩,向咸丰皇帝上了一个锋芒直指咸丰本人的折子,结果差点儿让自己的脑袋搬了家!幸亏有同事们向皇帝求情,才留住了性命。
正在曾国藩因犯颜直谏而差点被咸丰砍了脑袋的时候,远在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由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自1851年在广西金田起义的太平军,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领导下,在短短的数年间,就横扫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满清那些一直作威作福的八旗兵被打得屁滚尿流,那些整天只会鱼肉百姓的绿营兵被打得魂飞魄散。由大清统治者指派的各位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将军们,在那支由土包子、泥腿子、烧炭佬等卑微老百姓组成的太平军面前,被打得狼奔豕突、哭爹叫娘,毫无还手之力,几乎找不着北。
太平军定都天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同时开始北伐和西征。一路上势如破竹,如摧枯拉朽。眼看着大清朝这座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倒塌之期指日可待,忽然,曾国藩带领着他那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湘军出山了。
曾国藩领着湘军,与太平军苦战了12年。期间,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三次想自杀,数度被猜疑。然而,他咬牙坚持住了。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有胜利。知人善任的曾国藩、团队建设科学的曾国藩、领导和管理团队水平一流的曾国藩、打落牙齿和血吞的曾国藩,成为了两军“持久战”的最后赢家,成为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功臣!
大清朝的一次灭顶之灾,就这样被曾国藩消弥了!
  曾国藩保住了大清朝的老命,也成就了自己!
  12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业绩平庸的文吏;12年后,他已经成为朝野举足轻重的“中兴名臣”,荣宠一时。
  曾国藩,成为了19世纪60年代的绝对主角,他主宰了这个时代!
  3.曾国藩:谜一样的男人
  曾国藩扶大清朝这座大厦于将倾的故事是精彩的,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12年的较量过程是悲壮的,曾国藩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扼杀是争议极大的,曾国藩的是非功过是永远说不完的。
事实上,除了这段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事件外,在曾国藩身上,还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读,还有太多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学,还有太多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参考。
 曾国藩自28岁中了进士后,十年内加官七次,连升了十级,到37岁时已经成为了二品大员。如此年轻就成为了朝廷高官,这在整个大清朝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是如何在关系错综复杂、派系勾心斗角、朝堂危险四伏的大清官场游刃有余、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的呢?
  太平军势力浩大,清军无力对抗,清政府下令地方官举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在此背景下,为什么会有多股力量把曾国藩推往前台?是谁要把他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
他是如何创建和训练湘军的?为什么别的清军都被太平军打得丢盔弃甲,他的湘军却拥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居然能够与如日中天的太平军大扳手腕,并最终战而胜之?
  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是有清一代“儒学藩镇”。那么,他是如何修炼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内圣”“外王”的最杰出代表的?
   为什么他的子孙后代能人才辈出?他是如何治家和教育儿女的?
  作为大清朝的“打工皇帝”,他是如何与老板咸丰以及满清董事会博奕的?
  为什么梁启超会认为曾国藩是中国有史以来,乃至世界有史以来,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为什么毛泽东同志会“独服曾文正”?为什么他创建队伍、管理队伍以及带兵打仗的智慧与曾国藩创建、管理和指挥湘军的思想那么相似?曾国藩对毛泽东的影响都有哪些?
  其实,我们还能在曾国藩身上问出无数个“为什么”。在后面的章节里,本书将为读者诸君提供上述问题的若干参考答案。
  中国出了个曾国藩,欲在仕途上建功立业者,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为官之道;欲创办企业笑傲商界者,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创业之道;欲打造拥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的领导者,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治军之道;欲修炼内心增进智慧者,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明理之道;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治家之道。
越是深入了解曾国藩,笔者就越有一种激动:欲告诉大家一个真实而全方位的曾国藩。
  越是感悟曾国藩智慧,笔者就越有一种冲动:让他的智慧给更多的人以启迪和帮助。
  有形的东西,越分越少;无形的东西,越分越多。曾国藩的智慧,尽管无形,却是无价。那么,让我们开始分享吧!
  第三节机遇是很烫手的,要抓住得有足够能耐
  成就大事需要机遇。抓住了机遇,就能鲤鱼跃龙门,名利双收。机遇从哪里来?产生机遇的原因很多,而混蛋领导的混账式管理很可能就是给你创造机遇的主要原因。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机遇是很烫手的,准备不足、本事不强、能耐不够者是抓不住的。鲤鱼如果能力不及,很容易撞到龙门的横梁上,轻则被横梁撞回,重则被撞伤,甚至被撞死!
跃过龙门的鲤鱼总是少数。人也一样。不断提升个人实力与时刻准备着的人往往是少数,故而,功成名就的人总是少数。
大清朝中晚期的不少混蛋领导,把大清王国搞得乌烟瘴气,导致老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各地起义不断,最终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这绝对是大清朝的一个致命危机。这些混蛋领导们搞出来的烂摊子是如此的烂,以致于几乎没有人能够收拾得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22:25:17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9-7-15 22:19: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7
发表于 2009-7-17 12:05: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8
发表于 2009-7-17 12:50:0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很想拜读一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