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次序七原则 多人相互介绍的场合,介绍的次序问题要重视,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二、客人如果多于一人就按尊卑次序介绍; 三、如果有女士在场且职务很高,可以考虑先介绍女士; 四、客方介绍完毕再介绍主方; 五、如果客方人数众多,只要介绍领导和主要人物即可; 六、主客中有夫妇一起出席要一起介绍; 七、有个人和团体同时出席,应该先介绍个人。 如果现场有外籍人士,那就要注意涉外礼仪了。这时候女士的地位、资深人员的地位会被提高。政要的地位往往高于商人,教育人士也会被视为社会贤达,这些人应先被介绍。西方人作介绍的时候,官位职衔的细节并不重要,实际负责什么会比较关键,所以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讲明白。 如果在餐宴时进行介绍,情况又有不同了。主人通常会提早到场,然后依照餐桌座次的位置,依次介绍宾客。中国式宴客,主人多半会带个副手同往,这位坐在对面的副手会先被介绍,以方便他接下来招呼客人。对于宴席上客人的介绍,主人多半会强调今天邀请客人来的目的,根据与主人的亲疏关系依次介绍,这时的官位职衔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是涉外餐宴的介绍又有些不一样了。外国人宴客之前要先“破冰”,也就是要暖场,这时候夫妇主人会在门口站立迎宾,并且将进门的贵宾向已经抵达的贵宾逐一介绍。也就是主人只要见到宾客进来,就把新来的客人向在场客人介绍一次,以便他或她可以逐一了解在场的每一个人。介绍的时候,主人会依照女士优先和尊卑的观念次序介绍,而且要介绍得比较仔细,以便餐宴进行中彼此能够很快熟稔。 涉外介绍六事项 在涉外场合里,由于各国的习惯、风俗、特点不同,在自我介绍或相互介绍时需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自我介绍的方式。 接待初次见面的客人,应该先做自我介绍,然后才相互介绍。介绍应该以简短扼要为原则,不宜过于夸张。 中国人的姓在名前,而大部分外国人的姓在名后。因此介绍前最好先确认一下,不要将对方姓名颠倒。有很多外国姓名并不好念,拼音不准或者姓名很长很拗口,需要事先熟悉一下,切勿弄错。西方人多半喜欢直接称呼名字;东方人则需称呼姓,并加上头衔。若是没有头衔,则需称呼对方先生或女士。 第二,注意发音的正确性。 准确读出中国人的姓名对外国人来说比较有难度,所以最好事先取一个简单的英文名字,或者给自己取个与姓名谐音的昵称(Nick Name)。介绍时可以简单解释自己中文姓名的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大部分外宾都很有兴趣知道。如果没有英文名字或昵称,就要把自己的中文名多念两遍给对方听,或者试着用英文类似发音的字来说明。 第三,初次见面的禁忌。 初次见面时,不能询问女士的年龄、已婚或未婚,为了避免用错Miss 或 Mrs.,最好还是称呼她的名字。男士的姓名前,不可再加上头衔,对方若是教授、博士或医生则例外。 第四,职衔与公司的名称。 自我介绍时,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再介绍任职的公司,最后再提职衔。为便于记忆,可拿出名片或名牌说明字的拼法。如果是女性,自我介绍时,可一并说明自己是小姐或太太。 第五,夫妇接待宾客。 夫妇二人同往迎接宾客时,一般以夫介绍妻为惯例。若有家中小孩或亲友同往,则依辈份高、女士优先为原则介绍。 第六,居间介绍的原则。 自我介绍完毕,再进行居间介绍。居间介绍时,仍从外宾先介绍起。外宾若多于一人,则以尊卑、长幼、女士优先的原则依次介绍。个人先介绍再介绍团体。外宾都介绍完毕,再介绍主人。 其实,介绍中最难的部分是要怎样给予被介绍者正确的点评。这个部分需根据双方的关系远近交情深浅字斟句酌。如果是重要盛大的场合,建议你最好在家先做点预备功课,把今天要预备见面的来宾好好研究打探一下,这样的话才不会顾此失彼,而且能给对方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 |